图书介绍
美国对亚太政策的演变 1776-1995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美国对亚太政策的演变 1776-1995](https://www.shukui.net/cover/23/31467877.jpg)
- 王玮主编 著
- 出版社: 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 ISBN:7209018603
- 出版时间:1995
- 标注页数:470页
- 文件大小:18MB
- 文件页数:483页
- 主题词:美国对外政策 外交史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美国对亚太政策的演变 1776-1995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言1
第一章 太平洋的诱惑(1776--1844)11
第一节 太平洋及其早期开拓11
辽阔而富庶的太平洋11
探寻东方之路13
第二节 初涉太平洋15
雷雅德与“东方热”15
“中国皇后号”的处女航17
向西北海岸开拓的最初尝试20
第三节 太平洋帝国的拓荒者20
“向太平洋挺进的智慧之父”与路易斯安那购买23
刘易斯与克拉克远征27
约翰·昆西·亚当斯与太平洋29
第四节 免费搭车闯中国31
平等贸易中的浊流:鸦片贸易31
美国与鸦片战争35
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望厦条约》36
第二章 打通太平洋之窗(1845--1850)40
俄勒冈争议的由来41
第一节 俄勒冈争端:并非仅仅为了土地41
美英逐鹿俄勒冈42
和平解决俄勒冈争端的原因45
第二节 夺取太平洋窗口:加利福尼亚与美墨战争48
加利福尼亚:港湾的魅力48
英国:潜在的竞争对手51
美墨战争53
第三节 从大西洋走向太平洋:是“天定命运”吗?56
第三章 古老而新奇的帝国梦(1850--1870)59
新时代的到来60
第一节 “青年美国”的呼唤60
“青年美国”行将“扬帆远航”62
第二节 太平洋的最初开放65
敲开日本门户65
对夏威夷的图谋70
对中国的“修约”外交72
《蒲安臣条约》中的“开放”原则79
第三节 西沃德与太平洋商业帝国的构想80
西沃德的“门户开放”思想80
购买阿拉斯加87
形形色色的社会达尔文主义91
第四章 帝国狂澜(1870--1898)91
第一节 扩张福音:新“天定命运”91
“边疆学说”、“文明兴衰规律论”和“海上实力论”95
第二节 太平洋深处的拼死争夺:萨摩亚和夏威夷99
美英德争夺萨摩亚99
兼并夏威夷104
第三节 跃向中国最近的踏脚石:菲律宾110
开拓新市场的迫切性110
“小而辉煌的战争”111
第五章 无边界的帝国:门户开放(1895--1905)116
中国均势的动摇和美国的反应117
第一节 美国政府面临的政策抉择117
美国政府面前的三种选择124
第二节 “门户开放”政策的提出129
约翰·海的两次照会129
“门户开放”政策主板134
第三节 “门户开放”的最初挑战者140
从中国大门蜂涌而入140
打开还是关闭?--美俄在中国的矛盾142
第六章 新的对手(1905--1920)149
转换中的对手:日本威胁“门户开放”150
第一节 鹰与太阳国的初次较量150
失衡的砝码:美国远东外交地位的孤立155
“可怕的外交错误”:《鲁特--高平协定》156
第二节 金元外交在中国158
塔夫脱和金元外交158
“金元外交没有交到任何朋友”:美国与湖广铁路借款合同160
“把那个门钉死,把自己关在外面”:诺克斯“满洲铁路中立化”计划164
第三节 日本对“门户开放”的挑战168
印着无畏舰和机关枪的透明水纹的备忘录:“二十一条”与美国的反应168
并非像月光一样难以捉摸:《兰辛--石井协定》170
“外交史上一件最肮脏的事情”:威尔逊、日本与巴黎和会上的山东问题173
第七章 并非一统天下:脆弱的均势(1921--1931)177
第一节 两强相遇华盛顿178
新一轮军备竞赛的开始178
《四强条约》和《五强海军条约》179
《九国公约》182
关于山东问题的讨论186
第二节 咄咄逼人的攻势188
美国加强在华势力188
东方会议和《田中奏折》192
第三节 敲响华盛顿体系的丧钟194
“九一八”事变和美国的反应194
华盛顿体系的崩溃200
第八章 难忘的珍珠港(1932--1945)203
第一节 芦沟桥旁的观望者204
日本的攻势与罗斯福的“勉强自卫”方针204
美国远东政策的初步变化209
第二节 力不从心的迁就212
有限禁运212
美日推牌214
通向珍珠港之路216
第三节 珍珠港:美国走入战争之门220
珍珠港事件220
倚重中国战区的战略221
美国的战略转变224
美蒋矛盾和“史迪威事件”227
第四节 从雅尔塔到广岛232
远东战略大调整232
“放在门后的枪”:原子弹237
第九章 雄踞太平洋之鹰(1945--1953)240
第一节 亚洲冷战肇始241
美国援蒋反共政策的失败241
美国对日占领政策的转变246
朝鲜的分裂250
美国开始插手印度支那254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初斯美国对华政策257
中美对抗格局的确立257
美国政府对台湾政策的演变263
美国卷入朝鲜战争270
第三节 美国侵朝战争的失败270
一场有限战争276
朝鲜战争时期美国的亚太政策280
第十章 太平洋上无太平(1953--1969)288
第一节 “大规模报复”下的亚太政策288
美国外交的“新面貌”288
结束朝鲜战争291
第二节 遏制与孤立,美国的对华政策296
艾森豪威尔政府的对华强硬政策296
第一次台湾海峡危机300
中美大使级会谈307
第二次台湾海峡危机309
肯尼迪、约翰逊政府的对华政策315
第三节 深陷越战泥潭320
插手印度支那320
肯尼迪政府的越南政策332
实现越南战争“美国化”337
第四节 走向对等:美日合作伙伴关系的开始342
修改日美安全条约342
新型伙伴关系的建立346
第十一章 无可奈何的收缩(1969--1981)349
第一节 尼克松主义与美国亚太战略的调整350
尼克松主义的形成350
抽身泥潭:美国侵越战争的结束354
第二节 美中外交关系的建立和发展361
打开美中关系的大门361
中美关系停滞不前369
中美建交371
第三节 合作与磨擦:70 年代的美日关系378
归还冲绳问题378
经济磨擦380
美日关系的变化383
第十二章 重返亚洲:旧梦还能重温吗?(1981--1993)385
第一节 里根的亚太战略386
调整亚太政策386
美日关系两面观392
第二节 布什政府的亚太战略及政策调整399
筹建“亚太地区新秩序”399
调整对亚太国家的政策404
中美《八一七公报》的发表409
第三节 美中关系的发展和波澜409
“新现实主义”对华政策412
布什政府对华政策415
第十三章 冷战后美国亚太政策的走向(1993--1995)418
第一节 克林顿政府的“新太平洋共同体”418
第二节 美国对亚太政策的调整424
第三节 美国对亚太政策的发展趋向435
附录1:大事年表439
附录2:参考书选目445
索引451
后记4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