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近代史参考资料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近代史参考资料](https://www.shukui.net/cover/51/31461097.jpg)
- 蒋世弟,吴振棣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ISBN:7040009528
- 出版时间:1988
- 标注页数:483页
- 文件大小:17MB
- 文件页数:494页
- 主题词:中国-近代史(学科: 高等教育 学科: 自学参考资料) 近代史-中国(学科: 高等教育 学科: 自学参考资料)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近代史参考资料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第一部分中国近代史学术研究动态综述1
第一章鸦片战争1
一、对清政府闭关政策的评价1
二、清朝统治阶级内部严禁和弛禁两派的斗争2
三、是否签定过《川鼻草约》3
四、关于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的领导者4
五、社学的性质和作用5
六、对林则徐的评价6
七、对道光帝的评价7
第二章太平天国革命的爆发和前期的胜利发展9
一、太平天国运动的性质9
二、洪秀全有没有创立一个名叫“拜上帝会”的组织10
三、《原道觉世训》写于何时11
四、金田起义的日期12
五、建都天京的得失12
六、《天朝田亩制度》的性质13
七、太平天国政权的性质15
第三章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后期的斗争18
一、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18
二、对叶名琛的评价19
三、对“天京事变”的评价19
四、对洪秀全的评价21
五、对杨秀清的评价23
六、对韦昌辉的评价24
七、对石达开的评价25
八、对李秀成的评价27
一、洋务运动的目的29
第四章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29
二、洋务运动的性质30
三、洋务派兴办的近代工业性质30
四、洋务派兴办的近代工业的作用31
五、洋务运动与太平天国、戊戌变法的关系32
六、洋务派思想渊源33
七、洋务派与顽固派的关系33
八、洋务运动是不是彻底破产了34
九、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34
十、对洋务运动的总评价35
十一、近代中国是否存在官僚资产阶级36
十二、民族资产阶级是否近代中国的时代中心36
二、中法战争时期清政府内部的主战派和主和派37
三、中法战争的性质和失败原因37
第五章边疆危机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37
一、清政府对中法战争的态度37
四、黑旗军的性质38
五、中日甲午战争能否避免38
六、甲午战争时期清政府内部是否存在主和派39
七、丰岛海战中济远舰的表现39
八、黄海海战中北洋舰队的编队39
九、黄海海战的胜负问题40
十、黄海海战后方伯谦被杀是否一桩冤案40
十一、对台湾民主国的评价40
十二、对刘步蟾的评价41
十四、对刘永福的评价42
十三、对丁汝昌的评价42
十五、帝党与后党争论的性质43
第六章中国人民为挽救民族危机而斗争44
一、戊戌变法的性质44
二、戊戌变法的历史作用44
三、戊戌变法与洋务运动的关系45
四、戊戌变法与辛亥革命的关系46
五、戊戌变法与帝国主义的关系46
六、对康有为的评价47
七、对谭嗣同的评价48
八、对粱启超的评价49
九、对光绪帝的评价50
十一、义和团运动的性质51
十、翁同龢对变法的态度51
十二、义和团运动的历史作用52
十三、义和团的源流52
十四、“扶清灭洋”是否具有策略意义53
十五、对“东南互保”的评价53
第七章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逐渐高涨54
第八章辛亥革命54
一、辛亥革命时期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54
二、辛亥革命与“反满”问题54
三、中国同盟会的性质55
四、光复会的性质55
六、对共进会的评价56
七、资产阶级革命派与农民的关系56
五、对中部同盟会的评价56
八、会党的成分、性质和作用57
九、对国粹主义思潮的评价57
十、辛亥革命的下限58
十一、华侨与辛亥革命58
十二、孙中山早期革命思想的形成59
十三、孙中山的反帝思想59
十四、对孙中山民生主义(平均地权)的评价60
十五、对黄兴的评价60
十六、对章太炎的评价60
十七、立宪派与清政府的关系61
十八、立宪派与革命派的关系62
十九、立宪派在辛亥革命中的功过62
二、袁世凯有没有做成皇帝63
第九章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和新时期的曙光63
一、“二次革命”的历史地位和作用63
三、护国运动的历史地位和意义64
四、护国运动的发动者与领导者64
五、护国运动与护国战争是否有区别65
六、护法运动的历史地位和作用65
七、对宋教仁的评价66
八、对蔡锷的评价66
九、什么是近代军阀67
十、近代军阀与帝国主义的关系67
十一、北洋军阀集团的阶级基础68
十二、北洋军阀集团的历史地位和作用68
第一章鸦片战争69
一、鸦片烟例禁愈严流弊愈大应亟请变通办理折69
第二部分中国近代史原始资料选编69
二、钱票无甚关碍宜重禁吃烟以杜弊源片71
三、广州番鬼录75
四、谕各国商人呈缴烟土稿77
五、义律致巴麦尊私人机密件79
六、巴麦尊致义律机密件81
七、密陈夷务不能歇手片82
八、三元里打仗日记85
九、尽忠报国全粤义民申谕英夷告示86
十、耆英等又奏战无长策惟有羁糜片89
十一、道光密谕耆英、伊里布镇江危迫著俯顺夷情早戢兵萌90
十二、南京条约(即江宁条约)91
十三、中英五口通商章程93
十四、中英五口通商附粘善后条款(即虎门条约)94
十五、中美望厦条约95
十六、中法黄埔条约96
十七、筹海篇三议战98
第二章太平天国革命的爆发和前期的胜利发展103
一、原道救世歌103
二、原道醒世训107
三、原道觉世训109
四、太平天日113
五、时时遵守十款天条115
六、奉天讨胡檄布四方谕116
七、天朝田亩制度119
八、东王杨秀清等奏请晓谕良民照旧交粮纳税本章123
九、太平天国革命亲历记124
十、讨粤匪檄126
十一、请推广捐厘助饷疏128
第三章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后期的斗争130
一、克勒拉得恩伯爵致包令函130
二、叶名琛致西马縻各里照会132
三、中英天津条约133
四、中英通商章程善后条约137
五、咸丰谕英夷开衅受创仍宜设法保全抚局138
六、中英北京条约(续增条约)139
七、中法北京条约(续增条约)140
八、俄国海军军官在俄国远东之功勋141
九、呈海军大将亲王殿下的秘密报告142
十、中俄瑷珲条约143
十一、中俄北京条约(续增条约)144
十二、石达开告示146
十三、资政新篇146
十四、李秀成自述152
十五、赖文光自述160
十六、同治谕与英法两国迅速筹商借师助剿162
十七、刘丽川安民告示163
十八、捻军163
十九、云南哀牢山彝族李文学起义檄文165
二十、杜文秀回民起义166
第四章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168
一、请设总理衙门等事酌拟章程六条折168
二、复陈购买外洋船炮折171
三、置办外国铁厂机器折173
四、拟购机器雇洋匠试造轮船先陈大概情形折176
五、轮船招商请奖折181
六、记陈启沅设机器厂缫丝182
七、筹议海防折183
八、筹设炼铁厂折193
九、盛世危言196
第五章边疆危机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202
一、法越交涉事端重大遵旨妥筹全局折202
二、谕黑旗将士檄205
三、力阻和议片207
四、敌陷基隆炮台我军复破敌营获胜折210
五、日本议立专条折212
六、疆臣贻误大局沥陈危急情形折214
七、据实陈奏军情折217
八、中日《马关条约》218
九、台湾人民抗战檄文223
第六章中国人民为挽救民族危机而斗争226
一、原强226
二、公车上书236
三、译《天演论》自序250
四、变法通议253
五、上清帝第六书263
六、保国会章程272
七、仁学275
八、劝学篇284
九、文青田碑文291
十、义和团揭帖291
十一、团规292
十二、曹福田挑战书(天津)294
十三、济公禅师降坛诗(北京)295
十四、拳乱笔记295
十五、辛丑条约304
第七章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逐渐高涨311
一、兴中会宣言311
二、驳康有为论革命书312
三、革命军323
四、警世钟339
五、同盟会宣言349
六、民报发刊词351
七、民报与新民丛报辨驳之纲领353
八、三民主义与中国前途355
九、川路事变记363
十、有志竟成366
第八章辛亥革命385
一、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宣言书385
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387
三、代草国民党大政见392
四、致众议院咨请增修约法案文400
第九章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和新时期的曙光404
一、白朗告示404
二、中华革命党宣言405
三、二十一条406
四、孔子与宪法409
五、兰辛石井协定411
六、辞大元帅职通电413
七、本志罪案之答辩书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