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Nortel网络技术大全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美)James Knapp著;张晓亮等译 著
- 出版社: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 ISBN:7111090918
- 出版时间:2001
- 标注页数:838页
- 文件大小:100MB
- 文件页数:852页
- 主题词:计算机网络(学科: 基本知识) 计算机网络
PDF下载
下载说明
Nortel网络技术大全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译者序1
前言1
第一部分 网络概述1
第1章 网络和OSI模型1
1.1 OSI模型的七层结构1
1.1.1 物理层1
1.1.6 表示层2
1.1.5 会话层2
1.1.4 传输层2
1.1.3 网络层2
1.1.2 数据链路层2
1.1.7 应用层3
1.2 网络体系结构3
1.2.1 以太网3
1.2.2 令牌环3
1.2.3 光纤分布式数据接口3
1.2.5 广域4
1.3 网络构件4
1.2.4 异步传输模式4
1.3.1 中继器5
1.3.2 网桥5
1.3.3 交换机6
1.3.4 路由器6
1.3.5 第3层交换7
第2章 以太网基础9
2.1 以太网规范9
2.2.3 广播地址10
2.2.4 以太网帖格式10
2.2.1 单播地址10
2.2.2 多播地址10
2.2 以太网地址10
2.2.5 以太网帧类型11
2.2.6 冲突域12
2.2.7 广播域12
2.2.8 共享式以太网12
2.2.9 交换式以太网12
2.2.11 使用VLAN分隔广播域13
第10章 Accelar生成树组和多链路中继13
2.2.10 使用路由器分隔广播域13
2.3 802.ld生成树14
2.3.1 生成树协议14
2.3.2 阻塞和转发16
2.3.3 以太网速度和双工模式17
第3章 异步传输模式基础19
3.1 传统技术和ATM的比较19
3.1.1 无连接系统19
3.1.2 令牌传送系统19
3.1.3 面向连接系统20
3.2 传统系统间差异的分析20
3.2.1 体系结构的不一致20
3.2.2 广播21
3.3 信元21
3.3.1 信元和帧的比较21
3.3.2 传统帧和信元之间的转化21
3.4 ATM适配层22
3.4.1 AAL子层22
3.4.2 基于信元系统的优点23
3.5.1 信元组成24
3.5 信元传输24
3.5.2 操作和管理信元25
3.5.3 信元速率去耦26
3.6 虚拟连接26
3.6.1 VPI/VCI对27
3.6.2 边缘设备27
3.6.3 PVC28
3.6.4 软PVC30
3.7 ATM小结31
3.6.5 优点和缺点31
第4章 令牌环基础33
4.1 环33
4.1.1 物理上的考虑33
4.1.2 环的行为35
4.2 站点和状态机37
4.2.1 有限状态机38
4.2.2 环插入40
4.2.3 环上站点活动43
4.3 令牌环电缆46
4.3.1 令牌环电缆类型46
4.3.2 令牌环连接器类型47
第二部分 Nortel网络上的以太网49
第5章 Nortel网络上的以太网交换49
5.1 BayStack系列交换机49
5.1.1 BayStack 30149
5.1.2 BayStack303/30451
5.1.3 基本配置53
5.1.4 BayStack 35055
5.1.5 BayStack 450 10/100/1000和350 10/100/100055
5.1.6 802.1Q VLAN56
5.1.7 吉位上行链路59
5.1.8 多链路中继59
5.1.9 级连45060
5.1.10 IGMP探听62
5.1.11 802.lp通信业务优先级实现64
5.1.12 350/450 10/100/100上的端口镜像65
5.1.13 升级250/450 10/100/100067
6.1 系统信息68
6.2 网络管理信息68
第6章 Centillion平台上的帧交换68
6.2.1 IP信息69
6.2.2 SNMP信息69
6.3 交换模式70
6.3.1 网桥组70
6.3.2 虚拟局域网71
6.3.3 生成树组71
6.4 IP多播72
6.5 包过滤器73
6.5.1 使用包过滤器73
6.5.2 NetBIOS过滤器75
6.5.3 多链路中继76
7.1.1 LattisSpan包78
7.1.2 干线端口和支线端口的比较78
第7章 LattisSpan交换78
7.1 LattisSwitch技术78
7.2 设计考虑的因素和LattisSpan干线79
7.2.1 MAC地址限制79
7.2.2 干线考虑因素80
7.2.3 LattisSpan环境中的冗余链路82
7.2.4 LattisSpan交换机组82
7.2.5 修改交换机优先级82
7.2.6 LattisSpan VLAN83
7.2.7 流控制83
7.3.2 修改Boot参数84
7.3 升级LattisSwitch84
7.3.1 双闪存模块84
7.3.3 开始升级85
7.4 LattisSwitch体系结构86
7.4.1 281xx86
7.4.2 2820088
7.4.3 5800092
8.1.1 交换和路由的比较95
第8章 Accelar基本体系结构95
第三部分 Accelar第3层交换机95
8.1 第3层交换基础95
8.1.2 Accelar体系结构96
8.2 硅交换机组织97
8.2.2 存储介质98
8.2.1 SSF功能98
8.3 运行时CLI100
8.3.1 建立控制台连接101
8.3.2 引导监视器CLI102
8.3.3 使用日志和查看日志105
8.3.4 使用系统日志特性107
8.3.5 使用跟踪特性108
8.3.6 运行系统测试110
8.3.7 Accelar MAC地址分配110
8.4 设备管理器111
8.4.1 设备管理器中的设备模块化111
8.4.2 模块化Accelar112
8.4.3 基于Web的管理113
8.5 VLAN管理器113
9.1 VLAN116
9.2 基于端口的VLAN117
9.3 基于策略的VLAN120
9.4 配置IP子网特定的基于策略的VLAN123
9.5 配置基于MAC的VLAN124
9.6 查看VLAN信息125
9.6.1 通过设备管理器查看VLAN信息125
9.6.2 通过CLI查看VLAN信息127
9.7 VLAN通信业务排序131
9.7.1 接入端口各继端口的比较131
9.7.2 802.1Q帧标记133
10.1 生成树和Accelar139
10.1.1 802.ld生成树139
10.1.2 多生成树组140
10.1.3 冗余和多STG141
10.1.4 配置多生成树组146
10.1.5 FastStart和inkSafe150
10.1.6 多链路中继152
11.2.2 IP接口配置156
11.2.1 全局IP配置156
11.2 IP配置156
第11章 在Accelar平台上进行路由选择156
11.1 Accelar路由选择概念156
11.2.3 查看并配置IP主机缓存157
11.2.4 隔离路由器端口之间路由选择159
11.2.5 查看IP路由表160
11.3 动态主机配置协议与Accelar162
11.4 用户数据报协议转发163
11.5 远程矢量多播路由选择协议167
11.5.1 DVMRP概念168
11.5.2 通过设备管理器配置DVMRP169
11.6.1 把Accelar配置为第3层IGMP172
11.6 因特网组多播协议和Accelar172
11.6.2 查看并配置IGMP参数173
11.6.3 Accelar上的IGMP探听175
11.7 Accelar上的IPX路由选择178
11.8 Accelar上IPX的配置180
11.9 开放最短路径优先协议的配置184
11.9.1 全局OSPF的配置184
11.9.2 OSPF接口配置186
11.10 OSPF区域配置188
11.10.1 OSPF VLAN配置194
11.10.2 查看OSPF信息194
11.11.1 RIP参数199
11.11.2 RIP和RIPv2状态200
11.12 配置桥式路由器端口202
11.13 IP策略204
11.13.1 路由器和网络列表204
11.13.2 OSPF接受策略206
11.13.3 OSPF通告策略208
11.13.4 RIP和RIPv2接受策略210
11.14 Accelar平台上的虚拟路由器冗余协议214
12.1 过滤器类型216
12.1.1 源过滤器216
第12章 通信业务管理216
12.1.2 目的过滤器218
12.1.3 源过滤器和目的过滤器示例218
12.1.4 全局过滤器及其示例220
12.2 设置过滤器221
12.2.1 在设备管理器中配置源过滤器和目的过滤器221
12.2.2 创建过滤器集合222
12.2.3 把过滤器列表应用于端口223
12.2.4 通过CLI设置全局过滤器223
12.2.5 通过CLI配置源过滤器和目的过滤器224
12.3 指定优先等级224
12.3.1 按照端口225
12.3.2 热赛照VLAN225
12.3.3 按照MAC地址226
12.3.4 按照IP流227
第13章 ATM信令和LANE229
13.1 用户到网络接口229
13.1.1 用户到网络接口协议体系230
13.1.2 AT的UNI功能231
13.1.3 ATM层管理232
13.1.4 UNI信令规范说明232
13.1.5 UNI4.0特性233
13.2 处理ATM呼叫238
第四部分 ATM技术239
13.2.1 点到点的呼叫控制指示239
13.2.2 全局呼叫引用消息240
13.2.3 点对多点的呼叫控制240
13.2.4 临时本地管理接口242
13.3 LANE第一版244
13.4 仿真LAN248
13.6 LANE用户到网络接口和LANE网络到网络接口255
13.6.1 ATMLANE用户到网络接口255
13.5 LANE第二版255
13.6.2 LAN仿真网络到网络接口260
13.6.3 选择性多播服务器260
13.7 ATMLNNI下的LANE服务器功能263
13.7.1 LECS-LECS以及LECS-LES/SMS的交互263
13.7.2 LES和LES/SMS实体之间的交互265
13.7.3 协作BUS实体之间的交互266
13.7.4 选择性多播服务器的功能267
13.7.5 服务器高速缓存同步协议267
13.7.6 LANEv2特性小节268
13.8 通过LANE网络处理呼叫268
14.1 Qos功能273
14.1.1 Qos参数273
第14章 ATM服务质量273
14.1.2 Qos服务类274
14.2 Qos服务类275
15.1 IISP信令279
15.1.1 信令因素279
第15章 通过IISP呼叫路由选择279
15.2 IISP路由选择280
15.2.1 IISP编址考虑280
15.1.2 ILMI280
15.2.2 地址匹配282
15.2.3 呼叫路由表282
15.2.4 冗余路由283
15.2.5 平行链路284
15.2.6 链路失效285
15.2.7 CAC支持285
16.1.1 PNNI特性与要求286
16.1 PNNI的概念286
第16章 专用网络间接口286
16.1.2 PNNI概述287
16.1.3 Hello协议290
16.1.4 PNNI信息交换293
16.1.5 数据库同步297
11.11 RIP和RIPv2的配置298
16.1.6 建立一个指定的传输列表305
16.2 进一步了解PNNI分层309
16.2.1 多级结构309
16.2.2 建立一个指定的传输列表索引320
16.2.3 最高分层等级325
16.2.4 地址摘要和可达性328
第17章 ATM上的多协议和下一跳解析协议331
17.1 ATM上的多协议331
17.2 MPC和MPS的发现333
17.2.1 使用时间、长度和值标识符333
17.2.2 MPOA概述334
17.2.3 MPOA功能336
17.2.4 MPOA客户337
17.2.6 使用LECS获取配置信息338
17.2.5 MPC编址338
17.3 入站与出站数据流340
17.3.1 入口通信业务340
17.3.2 MPOA解析请求342
17.3.3 出站通信业务343
17.3.4 发送MPOA高速缓存添加应答给MPS344
17.3.5 MPOA服务器346
17.3.6 使用LECS获取配置信息347
17.4 MPS处理MPOA解析请求348
17.4.1 使用NHRP实现地址解析348
17.4.2 生成MPOA缓存添加请求349
17.4.3 提交MPOA解析应答351
17.5 MPOA存活协议353
17.6 下一跳解析协议353
17.7 MPOA捷径354
17.8 MPOA高速缓存管理357
17.8.1 入口MPC入口高速缓存管理357
17.8.3 入口MPS调整缓存维护358
17.8.4 出口MPS调整缓存维护359
第五部分 Nortel网络上的ATM361
第18章 Nortel网络平台上的ATM361
18.1 Centillion种类361
18.2 C100363
18.2.1 基本的机架体系结构363
18.2.2 C50364
18.3 5000BH365
18.3.1 基本的机架体系结构365
18.3.2 冗余MCP366
18.4 Clx00基本体系结构366
18.4.1 C1200366
18.4.2 C1400367
18.4.3 C1600369
第19章 在C100/C50/5000BH平台上配置PVC和SPVC371
19.1 在Centillion交换机上配置ATM371
19.1.1 配置CLC371
19.1.2 故障诊断CLC和SPVC378
第20章 在C100/C50/5000BH平台上配置LANE381
20.1 配置ATM信令381
20.2.1 配置LES/BUS382
20.2 创建ELAN382
20.2.2 高级LES参数383
20.2.3 LANE版本2性能384
20.2.4 配置协作LES/BUS对384
20.3 配置LECS385
20.3.1 LECS Scope例子386
20.3.2 添加ELAN388
20.3.3 LANEv2性能388
20.3.4 高级LECS策略388
20.3.5 LECS高级成员资格389
20.3.6 高级控制参数391
20.3.7 冗余LECS服务392
20.3.8 LECS MPOA参数392
20.4 配置LEC392
20.4.1 LEC的初始配置393
20.4.2 建立VPort和一个网桥群、生成树群的关联395
20.4.3 LEC生成树与VLAN关联的例子396
20.4.4 LANEv2 LEC性能397
20.4.5 配置LEC以找到它的LES397
20.4.7 直接指向LES399
20.4.8 高级VPort参数399
20.4.9 LANEv2 LEC VPort参数401
20.4.10 未知帧协调401
20.5 LANE故障诊断402
20.5.1 检查LEC的注册状态402
20.5.2 在代码4.0 及更高版本中显示LES信息404
20.5.4 确定可能的LEC或LECS的不当配置407
20.5.5 检查LECS408
20.5.6 检查LEC VPort410
20.5.7 LANEv2 LEC VPort状态411
20.5.8 VPort统计信息412
20.5.9 检查LES/BUS对412
20.5.10 探测器跟踪LANE注册概要的例子412
20.6 一般的端口层信令参数414
20.7 在端口层进行故障诊断416
第21章 在C100/C50/5000BH平台上配置呼叫路由和MPOA418
21.1 配置IISP418
21.1.1 IISP编址的考虑因素419
21.1.2 IISP故障诊断423
21.2.1 PNNI编址考虑因素424
21.2 配置PNNI424
21.2.2 PNNI故障诊断433
21.3 配置MPOA441
21.3.2 LANEv2配置442
21.3.1 MPOA要求442
21.3.3 LECS中的MPOA客户配置443
21.3.4 MPOA客户配置445
21.3.5 MPOA服务器配置446
21.3.6 为MPOA配置LES448
21.3.7 MPOA故障诊断448
第22章 配置Clx00毓的ATM交换机454
22.1 基本的Clx00配置454
22.1.1 设备管理配置454
22.1.2 升级系统软件457
22.1.3 调试工具459
20.5.3 确定错误470
22.1.4 配置静态链路470
22.1.5 PVC和SPVC故障诊断473
22.2 配置信令474
22.3.1 选择呼叫路由方法477
22.3 配置呼叫路由方法477
22.3.2 配置IISP478
22.3.3 IISP链路故障诊断479
22.3.4 配置PNNI481
22.3.5 配置PNNI层次482
22.3.6 PNNI故障诊断485
22.4 IISP和PNNI混合488
22.4.1 外部和内部地址488
22.4.2 通道491
22.5 通信业务整形和策略492
22.5.1 通信业务整形492
22.5.2 通信业务策略492
23.1.1 配置固定虚拟电路494
第23章 在Nortel网络路由器平台上配置ATM494
23.1 Nortel网络ATM路由器平台494
20.4.6 使用LECS497
23.1.2 配置LAN仿真客户500
23.1.3 ATM IEC信令参数506
23.1.4 配置临时本地管理接口参数508
23.1.5 逐步进行最小的LEC配置511
23.1.6 配置5782系列ATM路由器512
23.2.1 使用脚本命令进行故障诊断515
23.2 Nortel网络路由器上的LANE故障诊断515
23.2.2 使用MIB进行LANE故障诊断518
25.3.3 用转换桥接进行源路由522
23.2.3 在ATM服务器上配置多协议527
23.2.4 配置下一跳解析协议530
第六部分 基于Nortel网络平台的令牌环网533
第24章 令牌环网帧533
24.1 令牌功能533
24.2 令牌环的帧格式534
24.3 端工作站之间的通信542
第25章 桥接和交换令牌环网546
25.1 透明桥接546
25.2 源路由桥接547
25.2.1 探测包547
25.2.2 改变探测方法549
25.2.3 路由信息域549
25.2.4 源路由透明550
25.3.2 转换桥接551
25.3.1 令牌环网和以太网551
25.3 转换桥接和交换型令牌环网551
25.3.4 令牌环网和光纤分布式数据接口552
25.3.5 令牌环网和ATM552
25.3.6 令牌环网LAN仿真553
25.3.7 ATM和探测帧554
25.3.8 其他ATM考虑因素556
25.4 令牌环网路由557
25.4.1 源路由桥接557
25.4.2 在Nortel网络平台上的源路由桥接558
25.4.3 在SRB环境中的并行路由器连接561
25.4.4 端工作站支持561
25.5 通过WAN进行源路由563
25.5.1 IP封装包563
25.5.2 源路由桥接564
25.5.3 数据链路交换565
25.5.4 单工与双工交换机服务565
25.5.5 DLSw对等体565
25.6 小结567
26.1 Centillion和令牌环网568
第26章 在C100/C50/C20/5000BH平台上配置令牌环网568
26.2 令牌环网系统的参数570
26.2.1 System参数570
26.2.2 Switching Mode参数575
26.3 管理参数和静态工作站配置575
26.3.1 令牌环网管理参数576
26.3.2 配置静态工作站576
26.4 特定模块的令牌环网参数577
26.4.1 连接参数577
26.4.2 生成树参数580
26.4.3 端口级生成树参数581
26.5 令牌环网和ATM参数582
26.5.1 令牌环网LAN仿真参数582
26.5.2 配置LAN仿真配置服务器582
26.5.3 配置LAN仿真客户584
26.5.4 为令牌环网配置Centillion LAN客户585
第27章 在Nortel网络路由器平台上配置SRB589
27.1 源路由桥接589
27.2.1 配置转换桥接595
27.2 转换桥接595
27.2.2 转换桥接地址映射596
27.2.3 端工作站支持596
第七部分 Nortel网络的互连*599
第28章 Nortel网络路由器平台599
28.1 接入节点路由器599
28.1.1 接入节点599
28.1.2 接入节点集线器601
28.1.3 接入远程节点602
28.1.4 接入堆叠式节点603
28.2 主干节点路由器607
28.2.1 并行包交换机607
28.2.2 智能链接接口613
28.2.3 5000系列路由器617
28.3 路由器软件625
28.4 系统软件和PROM的升级630
28.4.1 核查硬件需求630
28.4.2 升级PROM632
28.4.3 升级系统软件633
28.4.4 升级数据收集模块637
第29章 技术员接口、中Bay命令控制台和路由器MIB640
29.1 TI基础640
29.1.1 进入TI提示符640
29.1.2 TI基本命令642
29.1.3 事件日志650
29.2 管理信息库655
29.2.2 配置IP默认路由器662
29.2.1 通过MIB设置参数662
29.2.3 检验简单网络管理协议配置667
29.3 Bay命令控制台670
29.3.1 BCC配置模式670
29.3.2 BCC命令集671
第30章 Nortel网络路由器平台上的基本IP配置678
30.1 IP概述678
30.1.1 IP概述679
30.1.2 IP地址680
30.1.3 地址解析协议685
30.2 配置IP协议687
30.2.1 基本IP配置687
30.2.2 全局IP配置688
30.2.3 IP接口配置690
30.2.4 无电路IP693
30.2.5 无编号IP694
30.3 配置IP通信业务过滤器694
30.3.1 IP通信业务过滤器基础概述694
30.3.2 创建一个模板695
30.3.3 创建一个通信业务过滤器699
30.3.4 配置IP邻接主机699
30.4 Noutel网络路由器平台上的IP故障诊断701
30.4.1 使用脚本进行IP故障诊断701
30.4.2 使用MIB进行IP故障诊断705
第31章 OSPF参考指南710
31.1 OSPF特性710
31.1.1 OSPF网络类型711
31.1.2 邻居711
31.1.3 邻接712
31.1.4 Dijkstra算法和最短路径优先树713
31.1.5 在广播型网络上发送Hello包716
31.1.6 接收Hello包716
31.1.7 非广播型、多路访问环境中的Hello协议717
31.2 OSPF邻居718
31.3 形成邻接719
31.3.1 指定路由器719
31.3.2 备份指定路由器720
31.3.3 推选指定路由器和备份指定路由器720
31.3.4 邻居信息721
31.4 数据库同步722
31.4.1 开始交换状态722
31.4.2 交换状态723
31.4.3 装载状态723
31.4.4 完全状态724
31.4.5 数据库同步的例子724
31.5.1 LSA727
31.5 连接状态操作727
31.5.2 连接状态ID730
31.5.3 传播LSA731
31.5.4 确认连接状态731
31.5.5 认证732
31.5.6 连接状态数据库733
31.5.7 在LSDB中插入连接状态信息733
31.5.8 多邻接733
31.5.9 SPF树734
31.6.1 路由器类型737
31.5.10 等值和多路径737
31.6 OSPF区域737
31.6.2 主干区域739
31.7 网络概要739
31.7.1 概要链接广告740
31.7.2 OSPF网络概要740
31.7.3 虚连接742
31.7.4 OSPF存根区域743
31.8.1 AS边界路由器744
31.8 自治系统744
31.7.5 路由表计算744
31.8.2 AS概要连接广告745
31.8.3 OSPF外部路由746
31.8.4 外部路由、度量和权746
31.8.5 使用接受和通告策略748
第32章 在Nortel网络路由器平台上配置OSPF751
32.1 OSPF初始化配置751
32.2 全局OSPF配置753
32.3 OSPF区域配置755
32.4 OSPF接口配置758
32.5 接受和通告策略761
32.5.1 OSPF接受策略761
32.5.2 OSPF通告策略762
32.6 OSPF故障诊断766
32.6.1 检查区域状态766
32.6.2 检查连接状态数据库768
32.6.3 检查OSPF接口772
32.6.4 检查OSPF邻居776
33.1 RIP778
第33章 路由信息协议RIP和RIPv2778
33.1.1 RIP更新包779
33.1.2 防止非法路由的传播780
33.1.3 路由表787
33.2 RIPv2790
33.2.1 RIP通用特性793
33.2.2 RIP接受和通告策略794
34.1 配置RIP和RIPv2797
第34章 在Nortel网络路由器平台上配置RIP和RIPv2797
34.2 RIP接口配置798
34.3 RIP接受策略800
34.4 RIP通告策略803
34.5 在Nortel网络路由器平台上进行RIP故障诊断806
第八部分 附录809
附录A 站点管理器概述809
附录B 快速浏览器的说明819
附录C 令牌环网错误8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