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金属切削机床设计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金属切削机床设计](https://www.shukui.net/cover/20/31441809.jpg)
- 《金属切削机床设计》编写组编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15119·2047
- 出版时间:1980
- 标注页数:296页
- 文件大小:7MB
- 文件页数:308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金属切削机床设计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第一章 绪论1
§1-1设计机床的基本要求1
§1-2机床设计步骤6
第二章 机床总体方案8
§2-1机床总体方案设计的依据8
§2-2工艺分析11
一、工艺方法对机床结构和性能的影响11
二、机床的运动12
三、通用机床的工艺分析14
四、专用机床的工艺分析14
§2-3机床的总体布局18
一、运动的分配19
二、机床的传动形式21
三、机床的支承形式23
四、机床操作件的布局26
五、改善机床性能和技术经济指标的措施27
六、机床总联系尺寸图30
§2-4机床主要技术参数的确定33
一、主轴转速的确定35
二、进给量的确定41
三、主运动电动机功率的确定42
四、进给电动机功率的确定44
五、快速运动的速度和电动机功率的确定45
§2-5机床总体设计的特点46
一、通用机床46
二、专用机床49
第三章 传动系统的设计51
§3-1主传动系统的组成及要求51
一、转速图54
§3-2主传动系统的运动设计54
二、结构网及结构式58
三、转速图的拟定59
四、齿轮齿数的确定64
§3-3主传动系统的几种特殊变速方式72
一、交换齿轮变速72
二、多速电动机变速74
三、扩大变速范围的传动系统75
四、采用混合公比的传动系统78
五、采用公用齿轮的传动系统78
六、无级变速器变速80
§3-4主传动系统的结构设计81
一、主传动系统的布局及变速机构的类型81
二、齿轮的布置85
三、计算转速88
四、主传动系统的开停装置91
五、主传动系统的制动装置93
六、主传动系统的换向装置95
§3-5进给传动系统设计概述97
一、进给传动系统的组成97
二、进给传动系统的特点99
三、进给机构的类型100
四、快速空行程传动101
五、进给运动部件的爬行103
§3-6进给传动系统中的典型机构105
一、直线运动机构105
二、微量进给机构116
三、消除间隙机构118
四、校正机构122
二、润滑剂的选择126
一、润滑系统的要求126
§3-7传动系统的润滑126
三、润滑方式127
第四章 主轴组件129
§4-1主轴组件的典型结构129
一、CA6140型普通车床主轴组件129
二、XK5040型数控立式铣床主轴组件132
三、Z3040型摇臂钻床主轴组件133
四、T4680型坐标镗床主轴组件133
五、M1432A型外圆磨床砂轮架主轴组件135
§4-2主轴组件的基本要求137
§4-3主轴组件的布局140
一、主轴前后支承间的跨距140
二、主轴悬伸量143
三、三支承结构的主轴143
四、传动件的合理布置145
一、主轴的受力分析与计算147
§4-4主轴147
二、主轴的结构形状153
三、主轴的材料与热处理156
四、主轴的技术要求157
§4-5主轴滚动轴承160
一、常用滚动轴承的类型160
二、主轴轴承的选择和布置型式162
三、滚动轴承间隙的调整和预紧167
四、滚动轴承的精度与配合171
§4-6主轴滑动轴承173
一、液体动压轴承173
二、液体静压轴承179
三、空气静压轴承185
§4-7主轴密封187
二、弹性元件接触式密封装置188
一、密封装置的功用、要求与类型188
三、皮碗式密封装置189
四、挡油圈式和油沟式密封装置190
五、垫圈式、圈形间隙式和迷宫式密封装置191
六、立式主轴的密封装置192
七、磁流体密封简介193
§4-8提高主轴组件性能的主要措施193
一、主轴的旋转精度194
二、主轴组件的刚度199
三、主轴组件的抗振性201
四、主轴组件的热变形204
五、主轴组件通用化简介208
§5-2操纵机构的组成及分类211
一、操纵机构的组成及其作用211
§5-1操纵机构的作用和要求211
第五章 操纵机构211
二、操纵机构的分类212
§5-3单独操纵机构213
一、摆动式与移动式操纵机构213
二、偏侧作用式与对称作用式操纵机构215
三、滑动摩擦式与滚动摩擦式操纵机构216
§5-4集中变速操纵机构216
一、顺序变速操纵机构217
二、选择变速操纵机构223
三、预选变速操纵机构228
四、变速过程中滑移齿轮的啮合230
§5-5操纵机构的定位和互锁231
一、操纵机构的定位方式231
二、操纵机构中的互锁装置233
§6-1支承件的基本要求236
一、刚度236
第六章 支承件及导轨236
二、热变形对精度的影响237
三、内应力237
§6-2支承件的受力和变形238
一、立式钻床立柱受力分析238
二、普通车床床身受力分析239
三、卧式升降台铣床床身受力分析241
四、摇臂钻床立柱刚度计算242
五、支承件的连接变形和局部变形244
§6-3支承件的结构设计245
一、支承件本身的刚度245
二、支承件连接处的刚度250
三、支承件的局部刚度251
四、支承件的材料252
五、结构工艺性253
六、支承件结构设计实例254
§6-4支承件的模型试验255
一、模型试验的相似公式和相似精度255
二、有机玻璃模型的设计和制造258
三、静刚度模型试验259
§6-5有限元法在支承件设计中的用260
一、有限元法简介260
二、有限元法的应用260
§6-6导轨概述263
§6-7滑动导轨264
一、滑动导轨的结构设计264
二、滑动导轨的计算270
三、滑动导轨的摩擦和磨损277
四、提高耐磨性的措施278
一、滚动导轨的结构型式285
§6-8滚动导轨285
二、滚动导轨的预紧287
三、行程有限和行程无限导轨288
四、滚动导轨的计算290
§6-9液体静压导轨简介292
一、静压导轨的工作原理292
二、静压导轨的计算和油腔结构293
目录297
第七章 自动控制系统和自动化装置297
§7-1概述297
一、机床自动化的意义与发展趋势297
二、机床自动控制系统的组成299
三、机床自动控制系统的分类300
四、机床自动化装置的类型301
一、实现自动循环的方法及其特点302
§7-2机床自动循环的控制系统302
二、机械凸轮控制系统的设计312
§7-3送夹料机构317
一、卷料送夹料机构317
二、棒料送夹料机构320
三、件料送料机构323
§7-4机械手概述336
一、机械手的运动和分类336
二、机械手的夹紧机构337
三、机械手设计中的其它问题339
§7-5转位和定位机构341
一、转位机构的类型与典型机构341
二、定位机构的类型和典型机构344
第八章 组合机床351
§8-1组合机床概述351
一、组合机床的基本概念351
二、组合机床的配置型式352
三、组合机床的工艺范围354
四、组合机床的通用部件355
§8-2组合机床总体设计356
一、概述356
二、“三图一卡”设计358
§8-3组合机床主轴箱设计376
一、组合机床主轴箱概述376
二、主轴箱的设计步骤和内容382
第九章 切削加工自动线405
§9-1概述405
一、自动线的意义405
二、我国自动线的技术水平和发展趋势406
三、自动线的分类407
§9-2拟定自动线的工艺方案411
一、选择基准412
二、安排工艺流程415
三、核算切削用量平衡自动线各工序节拍419
§9-3拟定自动线的结构方案422
一、自动线布局的确定423
二、自动线的工区与工段的划分426
三、自动线其它设备的选择和布置427
§9-4拟定自动线的“三图一表”428
一、被加工零件工序图428
二、加工示意图428
三、自动线总联系尺寸图429
四、工作循环周期表433
§9-5自动线的输送装置437
一、输送带的作用和类型438
二、棘爪步伐式输送带438
三、摆杆步伐式输送带439
四、抬起步伐式输送带439
五、输送托盘440
六、输送带的驱动装置441
七、设计步伐式输送带应注意的问题444
§9-6刀具的破损检查和补偿444
一、孔加工刀具的破损检查444
二、镗刀的自动补偿446
第十章 机床的性能分析和试验451
§10-1机床的抗振性451
一、基本概念451
二、结构分析451
三、结构的弹性特性454
四、结构的惯性特性460
五、两个质点系统的振动方程、特征值和振型463
六、机床的激振试验465
七、提高机床抗振性的措施471
§10-2机床噪声472
一、噪声的表示473
二、机床噪声的来源及降低噪声的途径476
三、机床噪声的测试480
四、关于机床噪声测量主要情况对比484
§10-3机床的传动精度486
一、传动精度与加工精度的关系486
二、误差的来源和传递规律486
三、提高传动精度的途径489
四、传动精度的测量490
五、传动链的柔度493
§10-4机床热变形495
一、概述495
二、机床热变形的研究与改进方法496
三、机床热变形的热源497
四、热变形的防止与控制498
五、热变形的计算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