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新概念3DS MAX R3.X教程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新概念3DS MAX R3.X教程](https://www.shukui.net/cover/19/31410524.jpg)
- 赵彬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海集团公司
- ISBN:7980045882
- 出版时间:2001
- 标注页数:365页
- 文件大小:122MB
- 文件页数:378页
- 主题词:MAX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新概念3DS MAX R3.X教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部分 预备知识1
第1章 MAX的安装与卸载1
1.1 软硬件环境1
1.1.1 选择操作系统2
1.1.2 选择CPU2
1.1.3 选择内存与硬盘空间2
1.1.4 选择显示卡2
1.1.5 选择其他外设2
1.2 安装与卸载2
1.2.1 MAX的安装及运行2
1.2.2 MAX的卸载6
1.3 小结6
第2章 MAXR3.1的特性7
2.1 MAXR3.1 的新增功能7
2.2 MAX与其他工具的关系8
2.2.1 3D Studio9
2.2.2 MAYA9
2.2.3 3D Studio VIZ9
2.2.4 Lightscape10
2.2.5 AutoCAD11
2.3 小结11
第3章 基础专业知识12
3.1 图像和视频知识12
3.1.1 图像简述12
3.1.2 视频简述12
3.1.3 当前流行的图像格式12
3.2 灯光和色彩知识13
3.2.1 关于灯光13
3.2.2 关于色彩13
3.3 动画原理14
3.4 小结15
第2部分 建模16
第4章 建模基础16
4.1 建模部分的菜单、工具和命令面板16
4.1.1 Menu Bar (菜单栏)16
4.1.2 Tool Bar(工具条)17
4.1.3 Panel(命令面板)21
4.2 选择工具24
4.2.1 直接选择法24
4.2.2 Region(圈地)选择法25
4.2.3 过滤筛选法25
4.2.4 隐藏法和冻结法27
4.3 视图调整与操作30
4.3.1 视图的原理30
4.3.2 自定义视图组合33
4.3.3 视图的调整和控制33
4.4 修改器堆栈36
4.4.1 修改器堆栈的命令说明36
4.4.2 堆栈列表记录信息37
4.4.3 应用实例--弯曲管道38
4.5 辅助物体41
4.6 名词解释45
4.6.1 Sub-Object(子物体)45
4.6.2 Group(组)45
4.6.3 Segments/Steps(物体段数步数)45
4.7 小结46
第5章 轴心点和坐标系47
5.1 轴心点47
5.1.1 轴向锁定47
5.1.2 轴心点的编辑工具48
5.2 坐标系49
5.2.1 View(视图)坐标系49
5.2.2 Screen(屏幕)坐标系50
5.2.3 World(世界)坐标系50
5.2.4 Parent(父)坐标系51
5.2.5 Local(本地)坐标系51
5.2.6 Grid(栅格)坐标系52
5.2.7 Pick(拾取)坐标系52
5.3 小结53
第6章 二维造型54
6.1 标准二维造型54
6.1.1 Line(线)55
6.1.2 Circle(圆)56
6.1.3 Arc(圆弧)56
6.1.4 NGon(正多边形)57
6.1.5 Text(文字)58
6.1.6 Section(交错)58
6.1.7 Rectangle(矩形)59
6.1.8 Ellipse(椭圆)60
6.1.9 Donut(同心圆)60
6.1.10 Star(星形)60
6.1.11 Helix(螺旋线)61
6.2 Edit Spline修改器62
6.2.1 Edit Spline(编辑曲线)修改器命令面板62
6.2.2 Edit Spline修改器操作训练65
6.3 编辑二维造型的其他方法68
6.3.1 其他修改器68
6.3.2 布尔运算68
6.3.4 背景勾勒法69
6.4 小结70
第7章 建模方法分类讲解71
7.1 标准模型法71
7.1.1 原理与思路71
7.1.2 命令说明71
7.1.3 扩展原始模型83
7.2 修改器再造模型法93
7.2.1 原理与思路93
7.2.2 命令说明93
7.3 子物体法99
7.3.1 原理与思路99
7.3.2 VolumeSelect(体积选取)99
7.4 放样法101
7.4.1 原理与思路101
7.4.2 放样物体的参数102
7.4.3 放样物体的变形工具105
7.4.4 放样物体的制作实例109
7.5 布尔运算法116
7.5.1 原理与思路117
7.5.2 布尔运算的参数118
7.5.3 布尔运算法实例119
7.5.4 其他复合物体说明121
7.6 复制、对齐、镜像和阵列法126
7.6.1 复制126
7.6.2 对齐129
7.6.3 阵列133
7.6.4 镜像135
7.7 外部引入法136
7.7.1 其他建模软件136
7.7.2 第三方插件136
7.7.3 外部商业模型库136
7.8 特殊因素法137
7.9 小结137
第8章 NURBS建模138
8.1 原理与思路138
8.2 NURBS曲线139
8.2.1 Point Curve(节点曲线)139
8.2.2 CV Curve(控制点曲线)143
8.3 NURBS表面145
8.3.1 Point Surface(节点表面)146
8.3.2 CV Surface(控制点表面)149
8.4 小结152
第3部分 材质与贴图153
第9章 材质和贴图基础153
9.1 相应菜单、工具和命令面板154
9.2 材质编辑器154
9.2.1 材质样本区155
9.2.2 功能按钮157
9.2.3 Material/Map Browser(材质/贴图浏览器)158
9.3 渲染场景159
9.4 资源管理器161
9.5 小结162
第10章 制作材质163
10.1 Standard(标准)材质163
10.1.1 参数说明163
10.1.2 应用实例168
10.2 Blend(融合)材质172
10.2.1 参数说明172
10.2.2 应用场合173
10.3 Composite(合成)材质173
10.3.1 参数说明173
10.3.2 应用实例174
10.4 Double Sided (双面)材质176
10.4.1 参数说明176
10.4.2 应用实例176
10.5 Matte/Shadow(隐蔽/阴影)材质177
10.5.1 参数说明177
10.5.2 应用实例178
10.6 Morphed(变形)材质179
10.7 Multi/Sub-Object(多重/子物体)材质180
10.7.2 参数说明180
10.7.3 应用实例180
10.8 Raytrace(光线跟踪)材质182
10.8.1 参数说明182
10.8.2 应用实例182
10.9 Shellac(混合)材质183
10.10 Top/Bottom(顶/底)材质183
10.10.1 参数说明184
10.10.2 应用实例184
10.11 MaPs贴图185
10.11.1 二维贴图185
10.11.2 三维贴图191
10.11.3 Compositors贴图类194
10.11.4 Color Mods贴图类195
10.11.5 Others贴图类196
10.12 外部材质库198
10.2.1 MAX附带的材质库198
10.12.2 使用外部材质库199
10.12.3 由MAX场景物体上取得材质199
第11章 贴图坐标200
11.1 内建贴图坐标202
11.2. UVW Map贴图坐标202
11.2.1 UVW Map贴图应用202
11.2.2 参数说明204
11.2.3 Planar贴图坐标模式206
11.2.4 子物体贴图208
11.2.5 对齐匹配209
第4部分 灯光、摄像机和环境气氛211
第12章 灯光布置211
12.1 Omni Light(泛光灯)211
12.1.1 参数说明211
12.1.2 泛光灯的应用214
12.2 Spot Light(聚光灯)217
12.3 Directional Light(直射灯)220
12.4 小结221
第13章 摄像机222
13.1 角度分析222
13.1.1 正面拍摄222
13.1.2 侧面拍摄223
13.1.3 俯视拍摄224
13.1.4 正面仰视225
13.2 摄像机的调整225
13.3 Target Camera(目标摄像机)227
13.4 Free Camaera(自由摄像机)228
13.5 小结229
第14章 环境气氛230
14.1 Background(背景设置)230
14.1.1 功能与使用230
14.1.2 应用实例233
14.2 Global Lighting(整体照明)233
14.3 Volume Light(体积光)234
14.3.1 参数说明234
14.3.2 应用实例236
14.4 Volume Fog(体积雾)239
14.4.1 参数说明239
14.4.2 应用实例240
14.5 Fog(雾)242
14.5.1 参数说明242
14.5.2 应用实例243
14.6 Combustion(燃烧)244
14.6.1 参数说明244
14.6.2 应用实例246
14.7 小结249
第5部分 动画制作250
第15章 动画制作基础250
15.1 MAX动画简介250
15.2 Time Configuration对话框251
15.3 Track View 对话框253
15.4 动画的输出256
15.4.1 动画预览256
15.4.2 RAMPlayer(内存播放器)258
15.4.3 Render Scene对话框259
第16章 动画制作分类讲解262
16.1 变换动画262
16.1.1 变换动画实例--旋转的陀螺262
16.1.2 复合变换运动--向前滚动的球264
16.1.3 使用Track view调整动画264
16.2 参数变动画267
16.2.1 模型参数动画267
16.2.2 贴图参数动画268
16.2.3 布尔参数动画271
16.2.4 修改器参数动画274
16.3 正向运动277
16.3.1 Hierarchy命令面板278
16.3.2 应用实例--圆周运动投影279
16.4 反向层级运动282
16.4.1 IK命令面板282
16.4.2 应用实例--挥手告别285
16.5 Morph变形动画291
16.6 动画控制器动画295
16.6.1 Path控制器295
16.6.2 Noise控制器296
16.6.3 Audio控制器297
16.7 添加音效动画298
16.8小结299
第17章 空间扭曲动画300
17.1 原理与思路300
17.2 FFD(Box)(FFD方盒体)301
17.2.1 参数说明301
17.2.2 应用实例--长方体发生形变302
17.3 Wave(波浪)305
17.3.1 参数说明305
17.3.2 应用实例305
17.4 Ripple(涟漪)307
17.5 Displace(位移)309
17.5.1 参数说明310
17.5.2 应用实例--制作凹凸文字311
17.6 Conform(顺从)312
17.6.1 参数说明313
17.6.2 应用实例--圆球顺从圆环体313
17.7 Bomb(炸弹)315
17.7.1 参数说明315
17.7.2 应用实例--爆炸的油桶316
17.8 常用粒子动力317
17.8.1 Gravity(重力)318
17.8.2 Wind(风力)318
17.8.3 PBomb(粒子爆炸)319
17.8.4 Motor(马达力)319
17.8.5 Push(推力)320
17.9 其他空间扭曲简介321
17.9.1 Modifier-Based(基于修改器)321
17.9.2 Dynamics Interface(动力界面)322
17.9.3 Particles only(仅作用于粒子物体)322
17.10 小结322
第18章 粒子系统动画323
18.1 原理与思路323
18.2 Spray(喷射)324
18.2.1 参数说明324
18.2.2 应用实例--喷雾机324
18.3 Super Spray(超级喷射)330
18.3.1 参数说明330
18.3.2 应用介绍336
18.4 Snow(雪)336
18.4.1 参数说明337
18.4.2 应用实例--雪夜338
18.5 Blizzard(风雪)341
18.5.1 参数说明341
18.5.2 应用介绍342
18.6 PArray(粒子阵列)342
18.7 Pcloud(粒子云雾)343
18.7.1 参数说明343
18.7.2 应用实例--环状粒子云雾344
第19章 Video Post后期合成346
19.1 Video Post的功能与使用346
19.2 对话框简介346
19.3 应用实例347
19.3.1 Simple wipe(镜头切换)347
19.3.2 Fade In/Out(淡入淡出)349
19.3.3 Flare(镜头光斑)351
19.3.4 Glow (炽热光晕)352
19.3.5 Highlight(高光亮星)356
19.4 小结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