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青藏高原大气边界层观测分析与动力学研究 青藏高原大气科学试验 1998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青藏高原大气边界层观测分析与动力学研究 青藏高原大气科学试验 1998
  • 周明煜,徐祥德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气象出版社
  • ISBN:7502929665
  • 出版时间:2000
  • 标注页数:125页
  • 文件大小:10MB
  • 文件页数:137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青藏高原大气边界层观测分析与动力学研究 青藏高原大气科学试验 1998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第二次青藏高原大气科学试验(TIPEX)的观测设计与实施1

1.1 观测试验背景1

1.2 观测试验的科学目标2

1.3 高原野外观测总体设计3

1.3.1 观测系统3

1.3.2 试验区范围3

1.3.3 地面和探空加密观测站3

1.3.4 边界层气象观测基地4

1.3.5 加密观测试验期5

1.4 高原边界层观测技术系统5

1.4.1 湍流观测系统5

1.4.2 梯度和辐射观测系统8

1.4.3 大气廊线探测系统10

1.4.4 多普勒声雷达11

1.4.5 降水观测系统12

1.5 观测质量控制系统12

1.5.1 调试检定12

1.5.2 野外观测比较和试运行12

1.5.3 观测规范、现场技术措施13

1.5.4 试验数据的质量控制13

1.6 资料成果与数据库13

1.6.1 数据库设计13

1.6.2 高原观测资料库14

第二章 青藏高原近地面层微气象学特征17

2.1 近地面层气象要素特征17

2.1.1 高原干季和湿季天气状况17

2.1.2 高原近地面层风速日变化特征17

2.1.3 高原近地面层温度日变化特征18

2.1.4 高原近地面层湿度日变化特征20

2.2 高原近地面层空气动力学参数的确定21

2.2.1 零值位移d的估算22

2.2.2 地表粗糙度z0的确定22

2.3 湍流通量的计算及分析22

2.3.1 近地面层通量廓线关系23

2.3.2 湍流通量的确定和特征分析24

2.3.3 高原湍流通量计算方法比较25

2.4 青藏高原近地面层风速、温度和湿度廓线29

2.4.1 高原近地面层风速廓线29

2.4.2 高原近地面层温度廓线29

2.4.3 高原近地面层湿度廓线29

2.5 结论34

3.1 高原近地面层湍流谱特征36

第三章 青藏高原近地面层湍流特征36

3.2 高原近地面层湍流方差特征38

3.2.1 高原近地面层速度方差特征38

3.2.2 高原近地面层温度方差特征43

3.3 高原近地面层通量的时间变化46

3.3.1 高原近地面层通量涡动相关法46

3.3.2 高原近地面层通量的日变化46

3.4 高原近地面层温度和湿度湍流结构参数48

3.4.1 高原近地面层温度结构参数48

3.4.2 高原近地面层湿度结构参数51

3.5 高原近地面层通量整体输送系数52

3.6 结论54

4.1.1 高原稳定边界层风速、温度和湿度的垂直分布57

4.1 高原边界层风速、温度和湿度结构特征57

第四章 青藏高原边界层结构特征57

4.1.2 高原对流边界层风速、温度和湿度的垂直分布59

4.2 高原边界层气象要素廓线特征及热量、水汽收支61

4.2.1 高原干季风速、温度和湿度廓线61

4.2.2 高原湿季风速、温度和湿度廓线63

4.2.3 高原边界层的热量和水汽收支66

4.3 高原边界层高度68

4.3.1 高原热力边界层68

4.3.2 高原动力边界层68

4.4 高原边界层风速多层结构及低空急流72

4.5 结论77

第五章 青藏高原辐射特征和热源状况79

5.1 高原总辐射79

5.2 高原地表反射率84

5.3 长波辐射86

5.3.1 高原大气逆辐射86

5.3.2 高原地面长波辐射88

5.3.3 高原有效辐射91

5.4 高原土壤热通量特征91

5.5 高原热源强度93

5.5.1 高原净辐射94

5.5.2 高原热源强度95

5.6 结论98

第六章 青藏高原边界层对流活动特征100

6.1 高原上的对流现象100

6.1.1 高原对流云系100

6.1.2 高原边界层的对流活动100

6.2.1 高原垂直运动谱103

6.2 高原边界层对流运动的统计学特征103

6.2.2 高原垂直运动频率105

6.3 高原对流运动能量源107

6.4 结论109

第七章 青藏高原边界层综合物理结构111

7.1 高原近地面层与边界层动力学特征111

7.1.1 高原近地面层微气象结构111

7.1.2 高原近地面层流运动111

7.1.3 高原边界层风廓线112

7.1.3 高原Ekman螺线113

7.2 高原近地面层水汽状况及其相关特征114

7.2.1 高原近地面层湿度分布特征114

7.2.2 高原近地面层逆湿现象114

7.2.3 高原大气逆辐射与水汽分布114

7.3 高原近地面层与边界层热力结构115

7.3.1 超太阳常数与全球总辐射极值现象115

7.2.4 高原干、湿季降水过程特征115

7.2.5 高原雪盖特征115

7.3.2 高原近地面层热力状态116

7.3.3 高原热源强度116

7.3.4 高原边界层热力混合层特征116

7.3.5 高原边界层动力特征117

7.3.6 高原热对流泡特征及其垂直运动117

7.4 高原云结构特征118

7.4.1 高原 爆米花 云发展及其移动轨迹118

7.4.2 1998年长江流域特大暴雨过程 云轨迹 特征119

7.5 高原近地面层边界层地-气过程综合物理图像119

后记12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