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西方哲学普遍性的沦落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西方哲学普遍性的沦落
  • 强以华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0263717
  • 出版时间:2018
  • 标注页数:440页
  • 文件大小:145MB
  • 文件页数:453页
  • 主题词:西方哲学-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西方哲学普遍性的沦落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言1

一、人应该如何活着1

二、西方哲学之寻根历程4

三、西方哲学之普遍性的沦落10

第一篇 对于外在世界的追问21

第一章 传统形而上学的诞生21

第一节 自然哲学的始基学说21

一、自然哲学与两个始基21

二、普遍性的初步追寻23

第二节 从普罗塔哥拉到苏格拉底25

一、普罗塔哥拉的“人是万物的尺度”25

二、苏格拉底的归纳定义26

第三节 柏拉图的两重世界学说28

一、世界:理念与现象28

二、辩证科学30

第四节 亚里士多德的第一哲学31

一、亚里士多德的历史总结32

二、亚里士多德的实体学说33

三、亚里士多德的第一哲学37

四、第一哲学与形而上学38

第二章 传统形而上学的外在世界39

第一节 传统形而上学的内涵和本质39

一、形而上学:一般的和下属的39

二、形而上学:典型的和离异的41

三、传统形而上学的实质43

第二节 世界之为世界:本质世界46

一、虚化感性世界47

二、同化道德世界54

第三节 哲学之为哲学:第一科学57

一、哲学是类似自然科学的“科学”57

二、哲学是高于自然科学的“科学”58

第三章 外在逻各斯与人类之根63

第一节 外在世界的逻各斯63

一、传统形而上学之逻各斯的含义63

二、传统形而上学之逻各斯的分析65

三、传统形而上学之逻各斯的本质67

第二节 外在逻各斯与人类的本性70

一、传统形而上学之宽泛的人性70

二、传统形而上学之本质的人性74

第三节 理性之人的价值追求77

一、典型的形而上学的理性生活追求78

二、离异的形而上学的理性生活追求80

第四章 传统形而上学的理论困难84

第一节 认识论:寻根的证明84

一、古代寻根学说的预设85

二、近代认识转向及其“证明”86

第二节 唯理论的认识论:内在困难87

一、直觉与演绎87

二、唯理论的内在困难90

第三节 经验论的认识论:外在否定93

一、经验与归纳93

二、外在的否定95

结束语 西方哲学普遍性的确立99

一、客观普遍性的确立99

二、普遍性:形式上的强独断论101

三、普遍性:实质上的强信念论106

四、客观普遍性与一元价值观109

第二篇 对于内在世界的追问113

第一章 康德形而上学的诞生113

第一节 认识论转向及其后果113

一、认识论转向113

二、认识论转向的后果116

第二节 “哥白尼式革命”117

一、数学、自然科学的积极启示117

二、“哥白尼式革命”118

第三节 “人为世界立法”120

一、笛卡尔的“自我”与“人为自然立法”120

二、卢梭的“自由”与“人为自己立法”124

第四节 康德的两种形而上学127

一、康德形而上学的人类学基础127

二、自然形而上学和道德形而上学128

三、真不是善130

第二章 康德形而上学的内在世界132

第一节 “人为自然立法”132

一、“先天综合判断”如何可能132

二、先验感性论:感性认识136

三、先验逻辑:知性认识与理性认识138

第二节 “人为自己立法”143

一、人的自由如何可能144

二、从道德法则到道德情感148

三、实现自由的三条路径151

第三节 世界之为世界:内在世界156

一、世界:从外在到内在156

二、回归现象与解放道德158

三、世界:从现成到发生160

四、发生世界的本质162

第四节 哲学之为哲学:先验哲学163

一、康德对于传统哲学观的批判163

二、康德形而上学的新哲学观164

三、先验哲学是先于自然科学的科学167

第三章 内在逻各斯与人类之根168

第一节 内在世界的逻各斯168

一、康德形而上学之逻各斯168

二、“给予的法”与“接受的法”169

三、逻辑形式与道德法则171

四、康德形而上学之逻各斯的实质174

第二节 内在逻各斯与人类的本性175

一、“立法之人”和“执法之人”176

二、人的感性存在与理性存在178

三、康德形而上学之本质的人性181

第三节 理性之人的价值追求183

一、人所追求的普遍价值目标:德性以及幸福184

二、人追求普遍价值目标的特征:前进中的回归185

三、人追求普遍价值目标的形式:走向自由的途中186

第四章 康德形而上学的难题188

第一节 从传统哲学视野看的难题188

一、德国古典唯心主义的分析188

二、哲学:复辟还是前进192

第二节 从现代哲学视野看的难题194

一、康德形而上学的人类学分析194

二、海德格尔对康德人类学的分析197

结束语 西方哲学普遍性的初次沦落201

一、主观普遍性的确立201

二、普遍性:形式上的弱独断论203

三、普遍性:实质上的弱信念论205

四、西方哲学普遍性的初次沦落210

第三篇 对于生存世界的追问215

第一章 海德格尔哲学的诞生215

第一节 语言学转向及其后果215

一、语言学转向215

二、语言学转向的后果218

第二节 海德格尔哲学的基础219

一、康德的人的有限性思想219

二、尼采的艺术和荷尔德林的诗歌223

三、胡塞尔现象学的基础228

第三节 早期哲学与后期哲学232

一、翻转与解释232

二、理解与分析233

三、整体与真理236

第二章 海德格尔的生存世界240

第一节 此在开启世界240

一、基础存在论240

二、“在……之中”244

三、世界之为世界247

四、此在(谁?)251

五、此在与世界253

第二节 语言开启世界254

一、此在到语言的两次转向254

二、作为本质语言的道说256

三、道说显示世界259

四、天、地、神、人的游戏260

第三节 世界之为世界:生存世界263

一、世界:从派生到基础264

二、世界:从认识发生到生存发生265

三、海德格尔的原始生存世界266

四、超越传统哲学的真善271

第四节 哲学之为哲学:生存哲学273

一、传统哲学的终结273

二、思的哲学的诞生275

三、思与诗276

第三章 生存逻各斯与人类之根279

第一节 生存世界的逻各斯279

一、海德格尔哲学之逻各斯的含义279

二、海德格尔哲学之逻各斯的分析281

三、海德格尔哲学之逻各斯的实质282

第二节 生存的逻各斯与人类的本性286

一、人是生存的人287

二、人是有限的人290

第三节 诗意地栖居292

一、本真的生存292

二、诗意地栖居295

第四章 海德格尔哲学的内在困难298

第一节 哲学的贫困与上帝的缺席298

一、哲学的贫困298

二、上帝的缺席300

第二节 从哲学到“思”的困难301

一、两种思维302

二、飞跃之难304

第三节 从生存走向“本真”的困难305

一、神之神秘306

二、诗人的探险之难308

三、技术的反思之难311

结束语 西方哲学普遍性的再次沦落314

一、神秘普遍性的确立314

二、普遍性:形式上的虚独断论316

三、普遍性:实质上的虚信念论318

四、西方哲学普遍性的再次沦落320

第四篇 连根拔去的世界325

第一章 德里达哲学的诞生325

第一节 文字学转向及其后果325

一、文字学转向325

二、文字学转向的后果328

第二节 解构主义的先驱329

一、何种意义上的先驱329

二、尼采的生命活力332

三、海德格尔的删除在场334

四、弗洛伊德的两个原则336

第三节 从结构主义到解构主义337

一、结构主义的诞生338

二、解构主义的兴起339

第四节 德里达的解构哲学342

一、哲学的时代定位342

二、语言的死亡344

三、文字的开端344

第二章 德里达对于世界的解构346

第一节 逻各斯中心主义346

一、逻各斯中心主义347

二、逻各斯中心主义的实质352

第二节 解构言语中心主义355

一、解构的释义355

二、《论文字学》357

三、两种理论渊源358

四、一个典型事件362

第三节 世界之为世界:无根世界372

一、痕迹的世界373

二、无根的世界378

第四节 哲学之为哲学:解构哲学379

一、哲学又遇终极379

二、新的哲学的试探380

三、哲学与文学384

第三章 逻各斯的消解和人的四处飘零388

第一节 逻各斯的消解388

一、逻各斯的弱化388

二、逻各斯的消解389

第二节 人的四处飘零393

一、人类之根的弱化394

二、人类之根的拔去395

三、一点特别说明397

第四章 德里达哲学的内在困难400

第一节 反对逻辑又遭遇逻辑400

第二节 反对逻各斯又遭遇逻各斯402

第三节 从事解构又遭遇解构404

一、解构福柯的案例405

二、解构拉康的案例407

结束语 哲学普遍性的最终沦落410

一、文字:僭越的策源地410

二、沦落:从形式到实质414

三、反思:进步也是问题416

参考文献423

索引435

后记44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