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利息理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利息理论](https://www.shukui.net/cover/18/31384601.jpg)
- (美)欧文·费雪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商务印书馆
- ISBN:9787100137560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473页
- 文件大小:42MB
- 文件页数:494页
- 主题词:利息-理论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利息理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引论3
1.收入与资本3
1.1 主观的或享用的收入3
1.2 客观的或实际的收入(我们的“生活”)5
1.3 生活费用,实际收入的尺度6
1.4 物品的成本和使用成本7
1.5 家庭门限上的衡量8
1.6 货币收入9
1.7 资本价值11
1.8 利率12
1.9 贴现是基本的13
1.10 成本或负收入14
1.11 贴现原理的应用15
1.12 复式簿记16
1.13 外繁内简20
1.14 资本收益不是收入22
1.15 资本与收入间的关系25
1.16 对本书的应用25
1.17 要避免的一些混乱28
1.18 合用的利率概念31
2.货币利息与实际利息32
2.1 引论32
2.2 假定预见性33
2.3 理论中的限度35
2.4 实际利息与货币利息36
3.一些常见的危险40
3.1 引论40
3.2 利息的剥削说42
3.3 利息不曾被反对掉46
3.4 天真的生产力说47
3.5 其他两种危险50
第二篇 理论的文字说明55
4.时间偏好(人性不耐)55
4.1 现在收入优于将来收入的偏好55
4.2 还原为享用收入56
4.3 不耐决定于收入60
4.4 利息与价格理论61
4.5 收入的详细说明63
4.6 收入数量的影响65
4.7 时间形态的影响66
4.8 风险大小的影响69
4.9 个人的因素72
4.10 个人因素提要79
4.11 是收入而非资本起主导作用81
4.12 不耐表84
5.利息的第一近似理论88
5.1 第一近似理论的假定88
5.2 规定了的收入90
5.3 不耐的均等化92
5.4 经由借款改变收入94
5.5 经由售卖改变收入99
5.6 利息是不能根除的102
5.7 “边际”原理即“最大量”原理103
5.8 市场的均衡105
5.9 四条原理107
6.利息的第二近似理论110
6.1 新的假定110
6.2 任意的收入川流114
6.3 两种选择119
6.4 改变资本用法的投资机会125
6.5 不是循环推理126
6.6 提要130
7.投资机会原理133
7.1 可取的与不可取的选择133
7.2 比较利益法135
7.3 收获超过成本率的概念137
7.4 收获超过成本的原理140
7.5 边际收获超过成本率141
7.6 采伐森林的例证142
7.7 其他类似的例证146
7.8 永久收获的例子147
7.9 一般的例子149
7.10 选择范围决定于利率150
7.11 投资机会原理提要154
7.12 人性不耐与投资机会的相互关系155
8.第二近似理论的探讨157
8.1 投资机会的基本因素157
8.2 投资机会的必要性160
8.3 单只时间形态上不同的选择162
8.4 “硬面包”的假想例证163
8.5 “无花果”的假想事例168
8.6 “绵羊”的假想事例169
8.7 关于修理、更新和改进的机会170
8.8 改变劳动用法的机会175
8.9 利率波动的自动矫正176
8.10 大量机会稳定了利息178
9.利息的第三近似理论179
9.1 不止一个利率179
9.2 各种不同利率之间的关系181
9.3 借款的限制183
9.4 风险与小额借款185
9.5 销售性是权利的保障187
9.6 一般收入风险188
9.7 证券按风险分类189
9.8 风险对六条原理的影响193
第三篇 理论的数学论证203
10.第一近似理论的几何说明203
10.1 引论203
10.2 今明两年收入图203
10.3 市场线206
10.4 志愿线209
10.5 两线的比较212
10.6 一整族的市场线212
10.7 许多族的志愿线215
10.8 一个典型族的志愿线216
10.9 时间偏好可以是负的218
10.10 对不耐的个人影响以及非个人的影响219
10.11 借款或贷款的决定220
10.12 利率对个人是固定的222
10.13 一个人如何调节他的收入地位使之适合于市场222
10.14 市场的均衡225
10.15 图解中的四条原理227
10.16 几何法228
10.17 与供求的关系229
11.第二近似理论的几何说明231
11.1 引论231
11.2 投资机会线232
11.3 借款以外的个人调整234
11.4 通过借款的个人调整236
11.5 双重调整详论238
11.6 市场均衡241
11.7 机会线性质详论243
11.8 投资机会与不耐246
11.9 利息能消失吗?247
11.10 利息鼓励储蓄吗?250
11.11 与供求曲线的关系251
12.第一近似理论的公式说明253
12.1 两年三人的情况253
12.2 不耐原理甲(三个方程式)255
12.3 不耐原理乙(三个方程式)255
12.4 市场原理甲(两个方程式)256
12.5 市场原理乙(三个方程式)256
12.6 计算方程式与未知数的数目257
12.7 m年与n个人的情况258
12.8 不耐原理甲[n(m—1)个方程式]258
12.9 不耐原理乙[n(m—1)个方程式]259
12.10 市场原理甲(m个方程式)260
12.11 市场原理乙(n个方程式)261
12.12 计算方程式与未知数的数目262
12.13 不同年份的不同利率263
13.第二近似理论的公式说明266
13.1 引论266
13.2 不耐原理甲[n(m—1)个方程式]267
13.3 不耐原理乙[n(m—1)个方程式]268
13.4 市场原理甲(m个方程式)268
13.5 市场原理乙(n个方程式)269
13.6 投资机会原理甲(n个方程式)269
13.7 机会原理乙[n(m—1)个方程式]270
13.8 计算方程式与未知数的数目271
13.9 方程式数目与未知数数目的一致273
13.10 零或负利率274
13.11 公式法是有用的275
14.不适于数学表述的第三近似理论279
14.1 引论279
14.2 六组公式的不完备280
14.3 结论283
第四篇 进一步的讨论289
15.利息在经济学中的地位289
15.1 利率与财货价值289
15.2 利率与服务的价值290
15.3 利率与工资291
15.4 利息与职能分配294
15.5 利息与个人分配296
15.6 借贷市场是再分配的手段300
16.发现与发明对利率的关系302
16.1 每一重要发现与发明的最初影响是提高利率302
16.2 发明引起利率的离散303
16.3 发明引起资本价值重估304
16.4 发明对利率的最后影响306
16.5 现在是发明的时代307
16.6 发明与大量生产309
16.7 对投资的影响311
16.8 发明的重要性312
17.个人借款与商业借款315
17.1 个人借款315
17.2 商业借款318
17.3 短期借款319
17.4 长期借款321
17.5 商业借款和个人借款322
17.6 借款的目的为了增加现在收入325
17.7 公债326
18.一些事实的例证328
18.1 引论328
18.2 个人特性影响的事例329
18.3 贫困影响的事例332
18.4 收入构成影响的事例335
18.5 风险影响的事例336
18.6 时间形态影响的事例337
18.7 上升的收入意味着高利率340
18.8 灾难对利息的影响344
18.9 收入周期性影响的事例346
18.10 提要349
19.利息与货币和物价的关系351
19.1 物价变动与利率351
19.2 美国硬币公债与通货公债353
19.3 金债券与卢比债券355
19.4 货币利息与实际利息361
19.5 实际利息的变动大于货币利息363
19.6 利率与物价变动率367
19.7 美国短期利率与物价376
19.8 利率与物价指数379
19.9 趋势因素的消除382
19.10 物价与利率关系的说明389
19.11 利息与商业和物价的关系393
19.12 利率与银行准备395
19.13 提要400
20.对一些反对意见的考虑401
20.1 引论401
20.2 收入与资本401
20.3 生产成本作为资本价值的一个决定要素408
20.4 不耐作为利率的一个决定要素415
20.5 生产力作为利率的一个决定要素417
20.6 现在财货之技术上的优越420
20.7 利息作为成本430
20.8 经验与制度对利率的影响432
20.9 结论435
附录:等待作为成本436
21.提要444
21.1 利息与货币购买力444
21.2 六条原理445
21.3 投资机会的性质447
21.4 整个社会的投资机会449
21.5 时间偏好452
21.6 结论454
21.7 将来的展望454
参考书目455
人名对照表466
名词对照表4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