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史学思想会通 秦汉史学思想卷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史学思想会通 秦汉史学思想卷
  • 吴怀祺主编;汪高鑫,向燕南,周少川副主编;汪高鑫著 著
  • 出版社: 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211078066
  • 出版时间:2018
  • 标注页数:396页
  • 文件大小:66MB
  • 文件页数:415页
  • 主题词:史学思想-中国;史学思想-中国-秦汉时代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史学思想会通 秦汉史学思想卷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题记1

导言1

第一节 秦汉社会与史学思想2

第二节 两汉经学与史学思想11

第一编31

第一章 秦的统一与秦朝君臣的历史意识31

第一节 吕不韦与《吕氏春秋》的历史观32

一、人法天地的天人一系论34

二、天生人成的历史盛衰决定论39

第二节 秦始皇的历史意识44

一、以历史做借鉴,议定皇朝制度45

二、刻石与焚书:政治对史学的利用和干预51

第二章 陆贾、贾谊对历史盛衰之理的探讨56

第一节 陆贾的历史著述与历史思想56

一、“逆取而顺守”:对历史治乱兴衰的理解59

二、“三圣”说与古今论:历史发展观的表述形式67

第二节 贾谊对历史盛衰之理的探讨71

一、“攻守之势异”:贾谊的“过秦”总结73

二、“民无不为本”:贾谊仁政思想的核心76

三、以礼治国:贾谊的政治历史秩序论82

第三章 汉初黄老道家的史学贡献与史学思想89

第一节 《淮南鸿烈》的历史哲学89

一、历史阶段论90

二、历史变易论94

三、历史决定论97

第二节 司马谈的史学贡献与史学思想102

一、对《史记》的发凡起例103

二、对学术史的总结与批评107

第二编118

第四章 董仲舒的历史思想118

第一节 天人感应论及其内蕴的历史盛衰思想120

一、天人感应论的理论渊源120

二、天人感应论的基本内容122

三、天人感应论的精神实质128

第二节 “三统”说:董仲舒的历史变易思想132

一、“三统”说的基本内涵132

二、“三统”说的精神实质139

第三节 大一统说:董仲舒的政治历史秩序论146

一、董仲舒大一统说的形上之义146

二、董仲舒大一统说的形下之义151

第五章 司马迁的史学思想163

第一节 “究天人之际”与司马迁的天人观165

一、司马迁的重人事思想165

二、司马迁的天命王权思想169

第二节 “通古今之变”与司马迁的历史变易思想174

一、原始察终、见盛观衰:司马迁探寻历史变易的方法论174

二、“《易》穷则变”与司马迁“承敝易变”的历史变革论179

三、“三统”和“五德”终始之变与司马迁的历史循环发展观182

第三节 司马迁的大一统思想186

一、史书编纂体裁蕴含的大一统思想186

二、《史记》对大一统政治的颂扬189

三、民族观蕴含的大一统思想194

四、“厥协“六经’异传,整齐百家杂语”:学术思想大一统197

第四节 司马迁对历史学的认识与实践199

一、论载历史是史家义不容辞的职责200

二、史学目的论的一家之言202

三、历史编纂学的突出成就205

第六章 刘向、刘歆的史学贡献与史学思想210

第一节 刘向、刘歆的历史文献学贡献212

一、历史文献的整理与方法214

二、历史文献的分类及其理论意义216

第二节 刘向、刘歆灾异论的不同旨趣222

一、刘向灾异论的基本旨趣223

二、刘向、刘歆灾异论之异趣231

第三节 刘歆的新五德终始说及其内蕴的历史思想234

一、新五德终始说是刘歆而非刘向的历史学说234

二、新五德终始说关于历史变易的解说236

三、新五德终始说蕴含的历史思想240

第三编253

第七章 王充的历史发展思想253

第一节 “汉盛于周”:王充的历史发展论254

一、定立社会太平与否的评判标准255

二、“汉盛于周”的具体表现257

三、对是古非今论的批判263

第二节 “德”“力”并重:王充的治国论267

一、治国之道在于“养德”和“养力”268

二、“礼义之行,在足谷也”的道德论270

第三节 治乱兴衰“皆在命时”:王充的历史决定论273

一、“命时”决定论的基本内涵274

二、对天人感应论的批判278

三、“命时”决定论的理论缺陷284

第八章 班固史学的二重性特征287

第一节 班固史学二重性特征的形成289

一、时代对于史学二重性的需要290

二、班彪二重性史学的影响293

第二节 《汉书》的“宣汉”旨趣与神意史观298

一、历史编纂蕴含的“宣汉”思想298

二、以神意史观解说汉朝统绪301

三、宣扬天人感应说306

第三节 《汉书》的实录精神与大一统意识311

一、从对司马迁史学的评价看班固的实录意识311

二、“上下洽通”,最大限度地反映有汉一代的历史及其变易314

三、直书不隐,不为汉讳319

四、民族史撰述内蕴的大一统意识323

第九章 何休的历史思想327

第一节 “三世”说:何休的历史发展学说329

一、“三世”说的理论渊源329

二、“三世”说的基本内涵332

三、“三统”说及其与“三世”说的关系335

第二节 “天下远近小大若一”的大一统理想341

一、何休对大一统形上义的阐发341

二、何休对大一统形下义的阐发345

第三节 “二类”说:何休天人观的表述形式355

一、“二类”说的理论渊源356

二、“二类”说的基本内涵359

三、“二类”说的精神实质364

第十章 荀悦的史学思想367

第一节 荀悦的历史编纂思想368

一、论历史撰述的作用369

二、论“立典有五志”372

三、《汉纪》的直书精神374

第二节 荀悦天人观的二重特性378

一、荀悦的天人感应论379

二、荀悦的仁义治国论386

本卷主要引用书目39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