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水煤气工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水煤气工](https://www.shukui.net/cover/13/30247995.jpg)
- 中国氮肥工业协会组织编写 著
- 出版社: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22075772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260页
- 文件大小:17MB
- 文件页数:270页
- 主题词:水煤气-职业技能鉴定-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水煤气工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基础理论及化工基础知识1
1.1 化工过程的几个基本概念1
1.1.1 物料衡算1
1.1.2 能量衡算1
1.1.3 平衡关系2
1.1.4 过程速率2
1.2 单位制及单位换算2
1.3 流体4
1.3.1 流体的密度和压力(压强)4
1.3.2 流体静力学基本方程7
1.3.3 流体动力学基本概念10
1.3.4 伯努利方程式12
1.3.5 流体阻力14
1.4 流体输送机械19
1.4.1 离心泵19
1.4.2 齿轮泵22
1.4.3 离心通风机、鼓风机23
1.5 旋风分离器26
1.6 传热及传热设备28
1.6.1 传热的基本方式28
1.6.2 强化传热的途径与热绝缘方法29
1.7 带控制点工艺流程图31
1.7.1 图幅、比例与图线31
1.7.2 设备的表示方法31
1.7.3 管路的表示方法32
1.7.4 管件与阀门的表示方法32
1.7.5 仪表控制点的表示方法32
1.7.6 地面及楼面的表示方法32
1.8 安装管道注意的问题36
1.8.1 管路的热胀冷缩36
1.8.2 安装管路的基本原则及注意的问题37
第2章 合成氨原料气制备方法38
2.1 固定层间歇气化法38
2.2 电解水法38
2.3 重油气化法39
2.4 焦炉气为原料制取合成氨原料气39
2.5 天然气为原料制取合成氨原料气39
2.5.1 连续蒸汽转化催化法39
2.5.2 间歇蒸汽催化转化法40
2.6 新型煤气化技术介绍40
2.6.1 灰熔聚煤气化技术40
2.6.2 新型多喷嘴对置式水煤浆气化技术41
2.6.3 恩德粉煤气化技术42
2.6.4 壳牌(Shell)粉煤气化技术42
第3章 固定层间歇气化法的基本理论&.44
3.1 固定层煤气炉的气化原料44
3.1.1 煤的形成44
3.1.2 焦炭的形成44
3.1.3 型煤44
3.2 固定层煤气炉气化原料的质量要求45
3.2.1 气化原料的选择45
3.2.2 气化原料的物化特性45
3.3 燃料气化的化学过程51
3.3.1 煤气炉内燃料的分层51
3.3.2 煤气炉内的化学反应53
3.4 间歇式气化法制取半水煤气的工作循环56
3.4.1 循环中各阶段的作用57
3.4.2 循环阶段的时间分配原则58
3.4.3 循环时间的选择60
3.5 制取半水煤气的工艺条件60
3.5.1 气化效率60
3.5.2 工艺条件的选择62
第4章 固定层间歇法煤气制取设备和工艺流程的选择&.66
4.1 设备工艺流程的确立原则66
4.2 固定层间歇法煤气生产设备流程的选择67
4.3 工艺管道的配置与通径选择69
4.4 附属设备的选择与配置70
4.5 工艺控制阀门的安装与选择75
第5章 固定层间歇式煤气炉的正常操作控制78
5.1 炭层高度的控制78
5.2 气化层的控制80
5.3 影响气化层均匀分布的因素86
5.4 煤气炉负荷的选择87
5.5 煤气系统的开、停车操作88
5.5.1 煤气炉的点火与烘炉89
5.5.2 惰性气体的制取和置换89
5.5.3 煤气炉快速启用操作法90
5.5.4 煤气系统停车和熄火91
5.6 半水煤气氢氮比的调节91
5.6.1 煤气制取过程中的几种加氮方式92
5.6.2 半水煤气氢氮比的调节方法92
5.6.3 氢氮比调节中应注意的问题93
5.6.4 上、下吹加氮的特点93
5.7 煤气炉的操作依据94
5.7.1 温度监测94
5.7.2 压力监测97
5.7.3 空气鼓风机出口压力及电机电流98
5.7.4 入炉前蒸汽压力和温度98
5.7.5 炉条电机电流98
5.7.6 气体成分99
5.7.7 灰渣质量99
5.7.8 气柜高度101
5.7.9 炭层高度和料面形态101
5.7.10 炉面火色及探火、试火情况101
5.8 不同燃料操作条件的变化102
5.9 原料品种更替时的注意事项104
5.10 煤气炉运行工艺的确立和调整优化105
第6章 型煤的制取和气化操作108
6.1 型煤制取的质量保障108
6.2 型煤的气化操作109
6.2.1 腐殖酸钠煤棒109
6.2.2 煤球质量要求111
6.2.3 腐殖酸钠煤球112
6.2.4 石灰碳化煤球113
第7章 造气微机集成油压控制系统115
7.1 集成油压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115
7.2 供油泵站系统115
7.2.1 供油系统的工作流程115
7.2.2 油泵的开车操作116
7.2.3 齿轮油泵的操作要点116
7.2.4 齿轮油泵的正确切换117
7.3 液压油的选择117
7.4 油缸液压方式的选择118
7.4.1 普通接法118
7.4.2 差动接法119
7.5 蓄能器的设置119
7.6 油压系统的安全注意事项120
第8章 煤气生产中的故障判断及处理121
8.1 煤气炉操作中常见的不正常现象及事故处理121
8.1.1 煤气炉结大块、结疤121
8.1.2 塌炭和漏炭122
8.1.3 燃料层吹翻123
8.1.4 吹凹、风洞和灭火现象124
8.1.5 气化层偏移和倾斜124
8.1.6 灰渣可燃物含量超标124
8.1.7 上行、下行煤气温度指标超高125
8.1.8 入炉气化剂发生故障126
8.1.9 吹风阶段烟囱冒白烟126
8.1.10 气柜猛升126
8.1.11 气柜猛降127
8.1.12 停炉时炉面火焰大或大量冒火127
8.1.13 半水煤气中二氧化碳含量高,但炉内出现结疤结大块128
8.1.14 气体洗涤塔出气温度高128
8.1.15 半水煤气中氧含量超标128
8.1.16 入炉蒸汽带水129
8.1.17 下行煤气带出物过多129
8.1.18 吹风阶段带出物过量和颗粒过大130
8.1.19 吹风阶段系统阻力增高130
8.1.20 制气阶段系统阻力增高131
8.1.21 煤气倒流事故131
8.1.22 断电、断油、断水、断汽132
8.2 常见的设备故障133
8.2.1 煤气炉常见故障133
8.2.2 炉条机及排灰装置故障133
8.2.3 夹套锅炉134
8.2.4 废热锅炉常见故障135
8.2.5 旋风除尘器135
8.2.6 气柜135
8.2.7 空气鼓风机136
8.2.8 液压阀门136
8.2.9 集成油压系统常见故障137
第9章 煤气生产须严格掌控的问题139
9.1 入炉风量及影响风量的因素139
9.1.1 入炉风量139
9.1.2 影响风机风量的因素140
9.2 入炉蒸汽总量,上、下吹时间及蒸汽用量142
9.3 上下行煤气、夹套上方空层和灰仓两点温度143
9.4 下灰的数量和质量144
9.5 工艺控制指标的制定与考核145
9.6 各类人员主要工艺参数调节幅度和范围146
9.7 煤气系统主要设备部件及阀门管路的选配146
第10章 造气工段的能耗分析及节能途径152
10.1 提高燃料利用率的途径152
10.2 降低蒸汽消耗的途径156
10.3 降低电耗途径157
10.4 主要工艺指标与消耗的关系159
10.4.1 氢氮比159
10.4.2 有效气体含量159
10.4.3 氧含量160
10.4.4 甲烷含量161
10.4.5 空气湿度162
10.5 煤气炉负荷与燃料煤、蒸汽消耗的关系162
10.6 循环时间与两煤消耗的关系164
第11章 造气工段的安全生产技术166
11.1 煤气炉日常安全操作166
11.1.1 正常开车166
11.1.2 正常停车166
11.1.3 人工加炭167
11.2 煤气中毒的预防167
11.2.1 一氧化碳167
11.2.2 硫化氢168
11.2.3 一般的窒息性气体169
11.2.4 煤气中毒的预防169
11.2.5 几种常见的防毒面具169
11.3 防火及防爆171
11.3.1 物质燃烧和爆炸的特性171
11.3.2 防火、防爆措施172
11.3.3 火灾的预防175
11.3.4 逃生和自救176
11.4 造气工段的安全装置177
11.5 造气工段的火源178
11.6 煤气生产系统动火作业的安全措施178
11.7 造气工段易发爆炸的部位180
11.7.1 炉上爆炸180
11.7.2 炉底爆炸181
11.7.3 空气鼓风机和空气总管爆炸181
11.7.4 夹套锅炉爆炸182
11.7.5 气柜爆炸183
11.7.6 气体洗涤塔爆炸183
11.7.7 下行煤气管道爆炸183
11.7.8 吹风气总管爆炸183
11.8 造气工段安全操作规程184
11.9 造气工段的安全制度185
11.9.1 运行185
11.9.2 开车186
11.9.3 停车186
11.9.4 紧急处理186
第12章 固定层气化方式的热量和物科衡算187
12.1 热量损失187
12.2 煤气生产过程中的物料概算基础188
12.2.1 气化指标的计算公式188
12.2.2 固定层间歇法制取半水煤气计算举例190
12.3 煤气生产过程中的物料和热量衡算193
12.3.1 吹风阶段的计算195
12.3.2 蒸汽吹送阶段的计算(制气阶段)198
12.3.3 总过程计算201
12.3.4 配气计算204
12.3.5 消耗定额(以吨氨为基准)205
12.3.6 主要设备工艺计算206
12.3.7 气体体积换算(工况/标况)207
12.3.8 气体重量体积的计算207
12.3.9 气体的浓度表示法与换算208
12.3.10 不同温度下空气的密度209
第13章 吹风气回收装置211
13.1 工艺流程概述211
13.1.1 流程特点分析211
13.1.2 设备配置形式214
13.2 吹风气回收系统的正常操作216
13.3 吹风气回收系统原始开、停车216
13.3.1 吹风气回收装置的开车顺序与步骤216
13.3.2 吹风气回收装置的停车操作217
13.4 吹风气回收系统不正常现象的判断及处理217
13.4.1 燃烧炉温度下降及燃烧炉温度难以维持217
13.4.2 燃烧炉温度急剧上升218
13.4.3 吹风气回收系统阻力增大218
13.4.4 吹风气回收系统副产蒸汽量减少218
13.5 吹风气回收系统的控制指标218
13.6 吹风气回收系统的安全生产技术219
13.7 吹风气回收系统的物料平衡计算和热量平衡计算220
13.7.1 燃烧所需空气量的计算220
13.7.2 燃烧产物计算220
13.7.3 混合燃气的燃烧产物计算221
13.7.4 燃烧产物及空气的焓(即显热)计算222
13.7.5 燃烧温度222
13.7.6 空气过剩系数223
13.7.7 燃烧举例计算223
第14章 煤气生产的日常生产管理227
14.1 管理机构和人员配置228
14.2 煤气炉运行工艺的管理229
14.3 煤气生产的设备管理230
14.4 考核章程和制度231
14.5 操作记录233
附录1 常用名词和术语234
附录2 化工企业安全生产禁令241
附录3 常用单位换算243
附录4 常用物质理化特性246
参考文献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