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大图们江区域旅游发展转型与旅游合作模式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崔哲浩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ISBN:9787509782552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377页
- 文件大小:144MB
- 文件页数:390页
- 主题词:旅游业发展-研究-吉林省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大图们江区域旅游发展转型与旅游合作模式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1.1 研究意义及目的1
1.2 研究方法4
1.3 研究路径5
1.4 研究内容6
第二章 区域旅游合作相关理论8
2.1 区域旅游合作的概念8
2.1.1 区域的概念8
2.1.2 区域旅游合作的概念10
2.2 区域旅游合作的基础理论11
2.2.1 行政区经济理论11
2.2.2 空间相互作用理论12
2.2.3 区域合作理论13
2.2.4 增长极理论14
2.2.5 核心-边缘理论14
2.2.6 点-轴渐进扩散理论15
2.2.7 圈层结构理论16
2.2.8 旅游地理学相关理论17
2.3 区域旅游合作的行为主体18
2.3.1 政府19
2.3.2 旅游企业23
2.3.3 旅游行业协会组织25
2.3.4 区域旅游合作主体间关系的架构25
2.4 区域旅游合作的动力机制27
2.4.1 资源与产品的区域差异性与互补性27
2.4.2 发展与创新的区域间竞争27
2.4.3 一体化进程中的利益共赢导向28
2.5 区域旅游合作的基本模式29
2.5.1 区域旅游合作模式的分类30
2.5.2 区域旅游合作的空间结构模式30
2.5.3 区域旅游合作伙伴的空间关系模式33
第三章 国内外区域旅游合作概况35
3.1 欧盟旅游合作36
3.1.1 旅游一体化进程36
3.1.2 旅游业在一体化框架中的互动39
3.1.3 欧盟旅游一体化模式的基本特点41
3.2 大湄公河次区域旅游合作44
3.2.1 大湄公河次区域旅游合作沿革44
3.2.2 大湄公河次区域旅游合作开发的资源条件46
3.2.3 次区域的旅游市场广阔,潜力大48
3.2.4 大湄公河次区域旅游合作的前景49
3.3 珠三角区域旅游合作50
3.3.1 合作区域的地理构成及区域特点51
3.3.2 不断深化的旅游合作进程52
3.3.3 日益成熟的旅游一体化合作机制55
3.4 长三角区域旅游合作59
3.4.1 旅游合作的区域基础59
3.4.2 从区域旅游合作到无障碍旅游区61
3.4.3 区域旅游一体化的驱动机制63
第四章 大图们江区域主要旅游资源概况66
4.1 中国东北三省主要旅游资源概况66
4.1.1 吉林省主要旅游资源66
4.1.2 黑龙江省主要旅游资源73
4.1.3 辽宁省主要旅游资源77
4.2 朝鲜主要旅游资源概况81
4.2.1 自然旅游资源81
4.2.2 人文旅游资源83
4.3 俄罗斯远东地区主要旅游资源概况87
4.3.1 自然旅游资源88
4.3.2 人文旅游资源90
4.4 韩国主要旅游资源概况94
4.4.1 自然旅游资源94
4.4.2 人文旅游资源100
第五章 大图们江区域各国及地区旅游业发展概况108
5.1 中国东北三省旅游业发展概况108
5.1.1 吉林省旅游业发展概况108
5.1.2 黑龙江省旅游业发展概况120
5.1.3 辽宁省旅游业发展概况132
5.2 朝鲜旅游业发展概况144
5.2.1 旅游资源特征144
5.2.2 旅游市场特征145
5.2.3 旅游服务设施现状148
5.2.4 旅游产品特征152
5.2.5 朝鲜旅游业发展建议154
5.3 俄罗斯远东地区旅游业发展概况156
5.3.1 滨海边疆区旅游业发展概况156
5.3.2 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旅游业发展概况171
5.3.3 阿穆尔州旅游业发展概况182
5.4 韩国旅游业发展概况194
5.4.1 韩国旅游市场发展情况194
5.4.2 韩国旅游企业情况205
5.4.3 旅游资源和旅游产品开发情况206
5.4.4 韩国文化旅游开发情况208
5.4.5 韩国旅游业发展建议211
第六章 图们江区域国际旅游客源市场结构与游客行为分析215
6.1 赴俄中国游客客源市场结构与行为模式分析215
6.1.1 人口学特征215
6.1.2 游客行为特征分析217
6.1.3 旅游效果分析220
6.1.4 赴俄边境旅游市场开发对策及建议222
6.2 访华俄罗斯游客客源市场结构与游客行为分析224
6.2.1 人口学特征224
6.2.2 游客行为特征分析228
6.2.3 旅游效果分析231
6.2.4 俄罗斯边境旅游市场开发对策及建议234
6.3 访华韩国游客客源市场结构与游客行为分析237
6.3.1 人口学特征237
6.3.2 游客行为特征分析241
6.3.3 旅游效果分析243
6.3.4 韩国旅游市场开发对策及建议247
第七章 大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评析250
7.1 图们江区域的地理环境250
7.1.1 图们江区域的地理位置250
7.1.2 地理环境的优势252
7.1.3 基础设施建设252
7.2 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历程261
7.2.1 图们江区域合作的发展过程261
7.2.2 图们江区域政府间合作项目266
7.3 大图们江区域国际合作的总体评价273
7.3.1 大图们江区域国际合作的重大意义及优势分析273
7.3.2 大图们江区域国际合作存在的制约因素276
第八章 大图们江区域旅游发展转型279
8.1 旅游转型的概念及理论框架279
8.1.1 旅游转型的概念279
8.1.2 旅游转型理论框架280
8.2 大图们江区域旅游发展转型的背景281
8.3 大图们江区域旅游发展转型的优势及机遇283
8.3.1 图们江区域旅游资源丰富,互补性强,极具合作开发价值283
8.3.2 图们江区域周边国家及地区重视双边或多边旅游合作289
8.3.3 图们江区域周边国家积极推进合作开发292
8.3.4 各类旅行社之间的区域合作推动了东北边疆地区的跨国游296
8.3.5 东北亚区域旅游组织及论坛为区域旅游合作提供科学平台296
8.3.6 区域间已经具有良好的合作基础298
8.4 大图们江区域旅游发展转型的障碍因素298
8.5 大图们江区域旅游发展转型的路径309
8.5.1 建立东北旅游一体化机制309
8.5.2 构建大图们江区域旅游共同体,推动大图们江区域旅游一体化311
8.5.3 成立跨国旅游公司,推进图们江区域旅游管理一体化314
8.5.4 制定统一的旅游服务标准,促进区域旅游标准一体化314
8.5.5 打造图们江区域国际品牌旅游目的地315
8.5.6 创新理念,联合规划,共同培育图们江区域旅游整体形象316
8.5.7 图们江区域旅游合作信息共享316
8.5.8 图们江区域应调整旅游市场结构,积极开拓欧美旅游市场317
8.5.9 图们江区域应建立以政府为主导,构建企业参与、行业自律的机制317
8.5.10 以图们江区域旅游一体化为突破口,带动图们江区域经济一体化318
第九章 大图们江区域旅游合作模式320
9.1 大图们江区域旅游合作的传统模式及其演化320
9.2 大图们江区域旅游合作的机制325
9.2.1 中、朝、俄地方政府各自推进机制325
9.2.2 图们江区域合作主体间协调机制325
9.2.3 国际组织的支持与协调机制326
9.2.4 市场经济调节机制326
9.2.5 各国政府协商机制已经形成327
9.3 大图们江区域旅游合作的关联效应330
9.4 大图们江区域旅游合作模式的选择335
9.4.1 建立图们江区域跨境旅游合作区(国际生态公园)335
9.4.2 空间极核辐射模式338
9.4.3 政府与企业互助模式338
9.4.4 区域“无障碍”旅游模式340
9.4.5 旅游业要素协同模式342
9.4.6 图们江区域旅游合作结构的空间演化模式343
9.4.7 区域旅游合作结构模式的时空演化趋势356
参考文献358
附录371
附录1371
附录2372
附录3373
附录4374
附录5375
附录6376
附录73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