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面向21世纪 深化高教改革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面向21世纪 深化高教改革](https://www.shukui.net/cover/75/31289910.jpg)
- 王绍海,颜震华主编 著
- 出版社: 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
- ISBN:7560113257
- 出版时间:1993
- 标注页数:166页
- 文件大小:8MB
- 文件页数:177页
- 主题词:高等教育-教育改革(地点: 中国) 教育改革-高等教育(地点: 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面向21世纪 深化高教改革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我国高教改革的基本历程1
一、启动阶段(1978.12—1985.4)2
二、展开阶段(1985.5—1991.12)3
三、加速阶段(1992.1— )5
第二节 我国高教改革的基本经验6
一、必须解放思想、转变观念6
二、必须实事求是、循序渐进8
三、必须内外协调、配套进行9
四、必须有利于全面贯彻教育方针11
第三节 深化高教改革: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12
一、高等教育必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13
二、高等教育如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15
第四节 面向21世纪:高等教育发展趋势19
一、社会化20
二、现代化21
三、多样化22
四、国际化23
第二章 树立马克思主义的高等教育观25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的高等教育观的内涵和特点25
一、马克思主义的高等教育观及其内涵25
二、马克思主义的高等教育观的特点31
第二节 树立马克思主义的高等教育观的意义33
一、有利于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33
二、有利于坚持高等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34
三、有利于实现社会主义的教育目的34
四、有利于提高高等教育的办学效益34
第三节 树立、坚持、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高等教育观35
一、树立马克思主义的高等教育观35
二、坚持马克思主义的高等教育观37
三、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高等教育观38
第三章 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41
第一节 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内涵41
一、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41
二、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44
三、坚持全面贯彻教育方针45
第二节 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基本要求48
一、坚持社会主义改革方向48
二、确保高校领导权真正掌握在马克思主义者手里50
三、把思想政治工作放在首位52
第四章 实行教育、科研、生产(实践)相结合54
第一节 教育、科研、生产(实践)相结合的必要性54
一、教育、科研、生产(实践)相结合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要求54
二、教育、科研、生产(实践)相结合是高等教育发展和改革的要求57
第二节 教育、科研、生产(实践)相结合的体系与特点58
一、教育、科研、生产(实践)相结合的体系58
二、教育、科研、生产(实践)相结合的特点63
第三节 教育、科研、生产(实践)相结合的模式65
一、教学主导型模式65
二、科技主导型模式67
三、生产经营主导型模式68
四、综合型模式68
第四节 大力促进教育、科研、生产(实践)相结合69
一、提高对教育、科研、生产(实践)相结合的认识70
二、创造教育、科研、生产(实践)相结合的条件70
三、正确处理教育、科研、生产(实践)三者关系71
第五章 提高办学效益73
第一节 必须提高办学效益73
一、经济振兴的需要73
二、经济基础薄弱所决定76
三、高校自身发展的要求77
第二节 我国高校办学效益分析78
一、从历史角度考察高等学校的办学效益79
二、从现实出发看办学效益的问题81
第三节 提高高校办学效益的出路85
一、改革管理制度,提高工作效率86
二、加强横向联合,做到物尽其用、人尽其才87
三、优化结构,提高办学效益88
四、增强经济效益意识,加强经济核算90
第六章 提高教育质量92
第一节 提高教育质量的意义92
一、教育质量的概念92
二、提高教育质量的意义93
第二节 高等教育质量分析95
一、德育状况96
二、智育状况98
三、体育状况101
第三节 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途径103
一、21世纪所需人才的基本规格104
二、制约高等教育质量的因素107
三、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途径109
第七章 提高教育者素质113
第一节 书记、校长应当成为社会主义教育家113
一、为什么书记、校长应当成为社会主义教育家113
二、书记、校长怎样才能成为社会主义教育家117
第二节 全面提高管理者素质120
一、为什么要全面提高管理者素质120
二、目前高校管理者素质问题分析122
三、全面提高管理者素质的途径124
第三节 全面提高教师素质126
一、为什么要全面提高教师素质126
二、目前高校教师素质状况分析129
三、提高教师素质的途径132
第八章 重视校园文化135
第一节 校园文化及其功能135
一、校园文化及其性质135
二、校园文化的功能137
第二节 高校校园文化的问题139
一、象牙塔文化140
二、文化的分裂与残缺141
三、文明的畸形人143
第三节 建设高校校园文化146
一、注重校风,加强管理146
二、培养一支好的教师队伍147
三、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校园文化148
第九章 高等教育研究152
第一节 高等教育研究的内涵及其功能152
一、什么是高教研究152
二、高教研究的功能153
第二节 加强高教研究的意义155
一、高教发展与改革的需要155
二、探索高教发展规律的需要156
三、提高教育质量的需要157
第三节 我国高教研究的发展及其作用157
一、我国高教研究的发展157
二、我国高教研究的成果160
三、我国高教研究的作用163
第四节 高教研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164
一、高教研究存在的问题164
二、发展高教研究的对策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