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生态脆弱区植被恢复结构与过程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范志平,曾德慧,姜凤岐主编 著
- 出版社: 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9787538155891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495页
- 文件大小:45MB
- 文件页数:512页
- 主题词:植被-恢复-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生态脆弱区植被恢复结构与过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部分 大青沟残遗落叶阔叶林植被结构与演替特征3
大青沟植物群落起源探讨&郑元润 姜凤岐3
大青沟森林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郑元润 姜凤岐 曾德慧9
大青沟残遗森林植物群落特点及种间联结性&郑元润 曾德慧 范志平14
大青沟森林植物群落主要木本植物种群分布格局及动态&郑元润 范志平20
大青沟森林植物群落主要木本植物生态位&郑元润 曾德慧 范志平26
森林群落稳定性研究方法初探&郑元润30
大青沟植物群落稳定性&郑元润35
大青沟森林群落演替预测&郑元润 姜凤岐39
第二部分 荒漠化驱动力分析与生态系统退化机制及植被恢复过程47
荒漠化危害预警原理与评价方法&关文彬 谢春华 李春平 冶民生 孙保平 丁国栋47
荒漠化危害预警指标体系框架&关文彬 谢春华 孙保平 丁国栋53
中国东北西部地区沙质荒漠化过程与植被动态关系的生态学研究:植被的分类&关文彬 曾德慧 姜凤岐58
中国东北西部地区沙质荒漠化过程与植被动态关系的生态学研究:植被的排序&关文彬 曾德慧 范志平 姜凤岐65
中国东北西部地区沙质荒漠化过程与植被动态关系的生态学研究:群落多样性与沙质荒漠化过程&关文彬 曾德慧 姜凤岐73
科尔沁沙地东部农牧交错带土地承载力研究—以科尔沁左翼后旗为例&李月辉 赵羿 胡远满 宋轩 曾德慧80
荒漠化地区生态足迹和相对经济资源承载力的分析—以科尔沁左翼后旗为例&宋轩 杜丽平88
整治“三滥”是从源头遏制生态脆弱地区土地荒漠化的必由之路—以科尔沁沙地为例&曾德慧 姜凤岐95
景观生态恢复与重建是区域生态安全格局构建的关键途径&关文彬 谢春华 马克明 牛健植 赵玉涛 汪西林99
第三部分 草地生态系统土壤主要生态过程与植被养分动态111
植物防卫的碳—养分平衡假说&邓斌 曾德慧111
干旱、半干旱地区灌木下土壤“肥岛”研究进展&陈广生 曾德慧 陈伏生 范志平 耿海东120
添加氮素对沙质草地土壤氮有效性的影响&于占源 曾德慧 艾桂艳 姜凤岐129
半干旱区沙质草地生态系统碳循环关键碳过程对水肥添加的响应&于占源 曾德慧 姜凤岐 范志平 陈伏生 赵琼134
科尔沁沙地退化草场土壤养分的空间结构分析&陈伏生 曾德慧141
氮、磷添加对半干旱沙质草地植被养分动态的影响&刘大勇 范志平 曾德慧 于占源147
科尔沁沙地东南部地区主要植物叶片性状及其相互关系&刘金环 曾德慧 Don Koo Lee154
第四部分 人工固沙林生态系统养分循环过程与种群动态163
生态化学计量学:复杂生命系统奥秘的探索&曾德慧 陈广生163
陆地生态系统磷素循环及其影响因素&赵琼 曾德慧177
森林土壤氮素的转化与循环&陈伏生 曾德慧 何兴元190
半干旱区沙质退化草地造林对土壤质量的影响&胡亚林 曾德慧 范志平 艾桂艳201
沙地樟子松人工林土壤磷库及其有效性初步研究&赵琼 曾德慧 陈伏生 陈广生 于占源 冀晓燕209
沙地樟子松人工林土壤磷素转化的根际效应&赵琼 曾德慧 于占源 邓斌 范志平215
沙地不同树种人工林土壤氮素矿化过程及其有效性&陈伏生 曾德慧 范志平 陈广生 Singh A.N.222
林龄与管理对沙地樟子松人工林土壤氮素有效性的影响&陈伏生 曾德慧230
添加氮肥对沙地樟子松幼苗生物量分配与叶片生理特性的影响&邓斌 曾德慧237
不同林龄樟子松叶片养分含量及其再吸收效率&曾德慧 陈广生 陈伏生 赵琼 冀小燕244
章古台沙地樟子松人工林土壤有效氮&陈伏生 曾德慧 范志平 陈广生 于占源 赵琼253
红花尔基沙地樟子松种群优势度增长动态及自疏规律&郑元润261
沙地樟子松人工林自然稀疏规律&曾德慧 姜凤岐 范志平 杜晓军266
樟子松人工固沙林天然更新障碍因子分析&曾德慧 尤文忠 范志平 刘明国275
樟子松人工固沙林天然更新特征&曾德慧 尤文忠 范志平 刘明国282
第五部分 农田防护林生态系统结构与生态服务功能291
农田防护林生态系统结构研究进展&李春平 关文彬 范志平 苏繁星 汪西林291
农田防护林生态作用特征&范志平 曾德慧 朱教君 姜凤岐 余新晓302
农田防护林生态系统经营管理&范志平 曾德慧 冀晓燕 刘大勇308
林带疏透度数字化测度方法的改进及其应用&关文彬 李春平 李世锋 范志平 谢春华313
农田防护林多样性结构配置方式&范志平 宋轩 孔正红 曾德慧 关文彬 姜凤岐 林鹤鸣323
单条林带防护作用区风速分布特征&范志平 曾德慧 刘大勇 余新晓 牛健植328
林带缺口(GAP)对风速结构的分配及其对防护效果的干扰&范志平 孙学凯 高俊刚 曾德慧 邓东周 王红333
林网内作物光合作用生理生态过程特征&范志平 曾德慧 朱教君 沙建国 姜凤岐338
东北地区农田防护林结构对林网内积雪分布格局的影响&范志平 曾德慧 陈伏生 朱教君 姜凤岐 沙建国343
东北地区农田防护林高效多功能经营的指标体系及标准研究&范志平 关文彬 曾德慧 姜凤岐 上官周平349
农田防护林的可持续经营管理&曾德慧 姜凤岐 范志平356
基于林网体系尺度上的农田防护林持续经营模型Ⅰ—模型的构建&范志平 曾德慧 朱教君 姜凤岐 唐青松 牛继祥360
基于林网体系尺度上的农田防护林持续经营模型Ⅱ—模型的应用&范志平 曾德慧 朱教君 姜凤岐 唐青松 牛继祥368
第六部分 半干旱区水分环境变化对土壤—植被主要生态过程的影响377
科尔沁沙地东南缘大青沟自然保护区土壤水分的时空分布特征&张楠楠 关文彬 谢静 于明涛 冶民生 苏繁星377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沙地土壤水分空间变异规律&陈伏生 曾德慧 陈广生 范志平389
科尔沁沙地3个阔叶树种的光合特性及其水分利用效率&孙学凯 范志平 王红 白洁 张营 邓东周395
土壤异养呼吸的测定及其温度敏感性(Q10)影响因子&范志平 王红 邓东周 孙学凯 高俊刚 曾德慧402
不同环境因子对樟子松人工林土壤有机碳矿化的影响&王红 范志平 邓东周 孙学凯 高俊刚 曾德慧409
林木蒸腾作用测定和估算方法&邓东周 范志平 王红 孙学凯 高俊刚 曾德慧418
干旱胁迫下树木的抗旱机理与抗旱造林技术&邓东周 范志平 李平 王红 孙学凯 高俊刚 曾德慧426
第七部分 脆弱生态系统退化土壤改良与农业生态系统调控437
泥炭和风化煤对盐碱土的改良效应&陈伏生 曾德慧 王桂荣437
泥炭改良风沙土的试验&王桂荣 张春兴442
施用泥炭对风沙土改良及蔬菜生长的影响&陈伏生 王桂荣 张春兴 曾德慧446
风沙土改良剂对白菜生理特性和生长状况的影响&陈伏生 曾德慧 陈广生 王桂荣 张春兴451
有机物料改良盐碱土的效果&宋轩 杜丽平 张成才457
草炭和风化煤对水稻根系活力和养分吸收的影响&宋轩 曾德慧 林鹤鸣 山口·达明 西崎·泰 帕丽达·山田461
科尔沁沙地东部地区旱稻品种引种及其生物学特性&曾德慧 张春兴 王桂荣 范志平467
某些环境条件对凤眼莲生物生产力的影响&王桂荣 张春兴474
耕种对沙地土壤全磷空间变异性的影响&陈伏生 曾德慧478
开垦对草甸土有机碳的影响&陈伏生 曾德慧 陈广生 范志平483
土地利用对沙地土壤全氮空间分布格局的影响&陈伏生 曾德慧 陈广生4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