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马克思主义原理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马克思主义原理
  • 辽宁省教委普通高教处编 著
  • 出版社: 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
  • ISBN:7561013086
  • 出版时间:1991
  • 标注页数:349页
  • 文件大小:31MB
  • 文件页数:359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马克思主义原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是人类思想史上的伟大变革1

一、马克思主义产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1

二、马克思主义对人类优秀思想文化成果的继承5

三、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9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是高度严谨的科学体系16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内容16

二、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功能和本质特征19

三、马克思主义所面临的新课题23

第三节 学习马克思主义,树立无产阶级世界观29

一、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目的要求29

二、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的方法32

第二章 世界的本质35

第一节 世界的物质性35

一、人类对世界本质的科学探索35

二、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40

三、时间和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45

四、世界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49

第二节 意识是物质世界的产物和反映50

一、意识的起源50

二、意识的本质53

三、意识的能动性57

第三节 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59

一、规律及其客观性59

二、客观世界和人类思维运动的一般规律61

三、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关系63

第三章 自然界、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67

第一节 对立统一规律67

一、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67

二、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70

三、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73

第二节 质量互变规律78

一、质、量、度78

二、量变和质变82

三、质量互变规律的客观普遍性及其形式的多样性83

第三节 否定之否定规律86

一、肯定和否定86

二、否定之否定88

三、否定之否定的普遍性及其形式的特殊性91

第四章 认识物质世界的辩证过程96

第一节 实践在认识中的作用96

一、认识的主体与客体96

二、实践的特点和基本形式101

三、认识与实践的辩证关系104

第二节 认识的辩证过程108

一、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108

二、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112

三、认识运动的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113

第三节 客观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117

一、真理的客观性117

二、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122

三、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126

四、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130

第五章 社会的基本结构和发展动力135

第一节 社会历史前提与社会结构135

一、社会生产是人类社会的历史前提135

二、社会物质生活条件137

三、社会基本结造及其关系140

第二节 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142

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142

二、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147

三、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153

第三节 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156

一、阶级实质和阶级斗争作用156

二、国家实质及其作用159

三、社会革命的实质及其作用162

第四节 社会意识及其在社会发展中作用166

一、社会意识的一般特点166

二、社会意识形式及其作用170

第六章 人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177

第一节 人的本质和人的价值177

一、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的科学理解177

二、马克思主义的人的价值观181

三、社会发展的规律性和人的自觉活动187

第二节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191

一、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决定作用191

二、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195

三、无产阶级领袖对历史发展的作大作用198

四、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203

第七章 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特征208

第一节 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和生产商品化208

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产生的历史必然性208

二、资本主义是高度商品化的社会212

第二节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217

一、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是雇佣劳动制度217

二、资本主义生产实质是剩余价值的生产219

三、资本主义剥削的隐蔽性225

四、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和经济危机230

第三节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235

一、资本主义的三权分立制度235

二、资本主义的政党制度237

三、资本主义的民主制度242

第四节 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245

一、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核心和理论基础245

二、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历史进步性和局限性248

三、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演变和深刻危机249

第八章 资本主义的现今形式253

第一节 国家垄断是现代资本主义的本质特征254

一、私人垄断资本主义254

二、资本主义的国家垄断257

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262

四、资本主义经济运行中的两种趋势266

第二节 战后垄断资本主义经济的新形式和新特点269

一、战后科学技术革命对资本主义发展的影响269

二、“资本民主化”的实质273

三、“管理民主化”的形式及其本质275

四、实施“福利制度”的主要目的278

第三节 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阶级结构的新特点和新变化281

一、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阶级结构的新特点281

二、资本主义固有矛盾依然存在286

第九章 由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289

第一节 资本主义向更高社会形态转化的必然趋势289

一、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化是历史的必然289

二、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化是长期曲折的历史过程293

第二节 无产阶级革命及其伟大历史使命296

一、无产阶级革命的作用、特点和道路296

二、共产党的领导是革命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302

三、无产阶级专政的本质和历史任务305

第三节 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制度并存和斗争309

一、社会主义首先在比较落后国家胜利309

二、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种制度并存和斗争的历史必然性313

三、社会主义社会的阶级斗争和反和平演变的重要性317

第十章 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发展和共产主义最后胜利324

第一节 马克思恩格斯对社会主义制度的设想与社会主义现实324

一、马克思恩格斯对社会主义制度的设想324

二、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特征328

三、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阶段331

四、社会主义在改革中自我完善、自我发展335

第二节 共产主义必将获得最后的胜利340

一、共产主义是人类最美好的社会340

二、从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的历史条件342

三、坚定共产主义必胜的信念345

后记34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