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办公自动化设备维护及数据处理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办公自动化设备维护及数据处理
  • 张波,张晖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市:北京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1149508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314页
  • 文件大小:87MB
  • 文件页数:328页
  • 主题词:办公室-自动化设备-维修-高等学校-教材;办公室-自动化-数据处理-应用软件-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办公自动化设备维护及数据处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部分 现代办公自动化设备维护1

第一章 微型计算机的组成及维护2

1.1 微型计算机的硬件组成2

1.1.1 微型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2

1.1.2 主板与部分芯片作用2

1.1.3 CPU及CPU插座7

1.1.4 内存及内存插槽9

1.1.5 总线插槽与接口11

1.2 微型计算机硬件组装实例16

1.2.1 选购机箱16

1.2.2 计算机的硬件组装17

1.2.3 BIOS与计算机的启动21

1.3 微型计算机运行日常维护23

1.3.1 电源引起的“死机”现象23

1.3.2 温度不正常引起的“死机”现象24

1.3.3 灰尘对计算机的影响24

1.3.4 计算机病毒的影响24

1.3.5 其他故障25

1.3.6 微机故障诊断原则25

1.3.7 诊断故障的具体方法26

1.3.8 硬件维护的注意事项26

1.4 笔记本电脑27

1.4.1 笔记本电脑的硬件系统组成27

1.4.2 笔记本电脑的日常保养与维护29

本章作业31

第二章 外部存储器32

2.1 硬盘存储器32

2.1.1 硬盘简介32

2.1.2 硬盘使用34

2.2 光盘与光盘驱动器使用、维护38

2.2.1 光盘存储器简介38

2.2.2 光盘驱动器41

2.2.3 光盘存储器的使用与维护44

2.3 移动存储器44

2.3.1 移动硬盘存储器44

2.3.2 闪盘存储器46

2.3.3 MP3和MP4的原理及使用48

2.4 硬盘的数据恢复51

2.4.1 硬盘数据损坏或丢失的主要原因及表现51

2.4.2 硬盘数据恢复的基本概念52

2.4.3 硬盘的数据结构简介53

2.4.4 硬盘数据恢复的一般原则及注意事项55

2.4.5 常用数据恢复软件简介55

本章作业57

第三章 计算机外部设备的使用及维护59

3.1 鼠标的作用和维护59

3.1.1 鼠标的作用及分类59

3.1.2 鼠标的结构和工作原理59

3.1.3 鼠标的维修维护60

3.2 键盘的结构和维护60

3.2.1 键盘的功能60

3.2.2 键盘的结构与工作原理61

3.2.3 键盘的保养和故障维修63

3.3 光盘刻录机63

3.3.1 光盘刻录机的工作原理简介63

3.3.2 刻录机的刻录方式64

3.3.3 刻录机的安装65

3.3.4 刻录机的使用67

3.3.5 刻录机使用注意事项69

3.4 扫描仪使用及维护69

3.4.1 扫描仪简介69

3.4.2 扫描仪的基本构成70

3.4.3 扫描仪的基本工作原理72

3.4.4 扫描仪分类73

3.4.5 扫描仪的主要技术性能指标75

3.4.6 扫描仪的安装和使用76

3.4.7 扫描仪的常见故障及维护79

3.5 打印机使用及维护81

3.5.1 打印机作用及分类81

3.5.2 打印机安装及接口83

3.5.3 针式打印机的工作原理、使用及维修84

3.5.4 喷墨打印机原理及使用85

3.5.5 激光打印机的原理及使用88

本章作业89

第四章 传真机和复印机的使用及维护92

4.1 传真机的使用及维护92

4.1.1 传真通信简介92

4.1.2 传真机的基本组成结构92

4.1.3 传真机的分类93

4.1.4 传真机的主要技术指标95

4.1.5 传真机的连接与使用96

4.1.6 传真机的使用注意事项97

4.1.7 传真机常见故障现象及处理方法98

4.2 复印机的使用与维护100

4.2.1 复印机的分类100

4.2.2 复印机的基本工作原理101

4.2.3 复印机的使用注意事项103

4.2.4 复印机的日常保养104

4.2.5 复印机常见故障现象及处理方法104

本章作业107

第五章 影像设备的使用及维护108

5.1 照相机108

5.1.1 照相机的成像原理108

5.1.2 照相机的主要结构108

5.1.3 照相机的分类110

5.1.4 照相机的操作和使用111

5.1.5 照相机的维护112

5.2 数码照相机113

5.2.1 数码照相机的类型113

5.2.2 数码照相机的基本原理113

5.2.3 数码照相机的主要结构114

5.2.4 使用数码照相机拍摄的方法114

5.2.5 数码照相机的维护116

5.3 摄像机的使用117

5.3.1 摄像机的操作117

5.3.2 放像118

5.3.3 摄像机的摄像要领119

5.3.4 摄像机的维护保养119

5.4 数码摄像机120

5.4.1 数码摄像机的操作120

5.4.2 录制和重放122

5.4.3 数码摄像机的保养与维护122

5.5 视频采集卡123

5.5.1 视频采集卡的原理124

5.5.2 视频采集卡的分类124

5.6 投影仪基本原理及维护125

5.6.1 投影仪的原理125

5.6.2 投影仪的分类125

5.6.3 投影仪的维护126

5.6.4 投影仪的故障排除126

本章作业127

第六章 计算机网络技术129

6.1 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述129

6.1.1 计算机网络的含义及功能129

6.1.2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130

6.1.3 计算机网络系统的组成132

6.2 TCP/IP协议安装与设置133

6.2.1 网络协议133

6.2.2 TCP/IP网络体系结构134

6.2.3 IP地址表示方法及分类135

6.2.4 子网掩码136

6.2.5 TCP/IP安装与配置137

6.2.6 网络测试138

6.3 网络常用的互连设备139

6.3.1 传输介质139

6.3.2 网卡142

6.3.3 集线器143

6.3.4 交换机设备145

6.3.5 路由器146

6.3.6 网关147

6.4 接入互联网的方法147

6.4.1 通过PSTN接入Internet148

6.4.2 综合业务数字网149

6.4.3 ADSL接入技术(或称超级一线通)150

6.4.4 通过局域网连接Internet152

6.4.5 通过数据通信线路接入因特网152

6.5 Windows的网络应用153

6.5.1 互联网的基本概念153

6.5.2 WWW服务简介153

6.5.3 电子邮件系统155

6.5.4 电子邮件应用程序156

6.5.5 互联网搜索引擎159

本章作业161

第二部分 办公自动化的数据处理163

第七章 Microsoft Access 2003数据库的基本操作164

7.1 数据处理技术的基本概念164

7.1.1 数据库技术的几个概念164

7.1.2 数据模型165

7.1.3 关系型数据库简介166

7.1.4 数据库设计的基本步骤167

7.2 教学管理系统的开发实例简介168

7.2.1 需求分析169

7.2.2 设计数据表结构及表间关系169

7.2.3 程序功能设计及效果171

7.3 数据库管理系统Access 2003172

7.3.1 Access 2003简介172

7.3.2 Access 2003主要功能和特点173

7.3.3 启动和关闭Access 2003173

7.3.4 Access 2003数据库的系统结构175

7.4 创建数据库177

7.4.1 数据库管理系统的设计步骤177

7.4.2 创建Access 2003数据库方法178

7.5 创建数据表及表结构操作181

7.5.1 使用向导创建表182

7.5.2 通过输入数据创建表183

7.5.3 使用“设计视图”创建表184

7.5.4 字段属性的设置186

7.5.5 向表中输入数据191

7.5.6 维护表结构196

本章作业197

第八章 表记录操作198

8.1 建立表之间的关系198

8.1.1 表之间的三种关系198

8.1.2 参照完整性198

8.1.3 建立表关系的操作过程199

8.2 表的基本操作202

8.2.1 添加、修改或删除记录202

8.2.2 调整表的外观204

8.2.3 复制、导出、隐藏表操作205

8.3 查询、排序和筛选数据207

8.3.1 查找数据208

8.3.2 排序记录210

8.3.3 筛选记录212

本章作业215

第九章 查询操作217

9.1 查询数据记录的几种方法217

9.1.1 应用“简单查询向导”进行查询217

9.1.2 利用“设计视图”建立查询219

9.1.3 使用“交叉表查询向导”进行查询221

9.1.4 设置查询“条件”运算符223

9.2 使用统计计算进行查询228

9.2.1 查询计算功能228

9.2.2 使用预定义计算进行统计228

9.2.3 使用自定义计算进行统计231

9.3 参数查询及操作查询232

9.3.1 参数查询232

9.3.2 操作查询234

9.4 创建SQL查询239

9.4.1 SQL查询命令的基本格式及含义239

9.4.2 阅读前面查询中的SQL命令239

9.4.3 创建联合查询240

9.4.4 建立数据定义查询241

9.4.5 使用子查询241

9.4.6 创建传递查询243

本章作业243

第十章 窗体设计244

10.1 窗体作用及类型244

10.1.1 窗体概念244

10.1.2 窗体的类型244

10.2 利用向导创建窗体的几种方法246

10.2.1 利用“窗体向导”创建窗体的方法247

10.2.2 使用“自动创建窗体”方法创建窗体248

10.2.3 利用“图表向导”创建窗体249

10.2.4 利用“数据透视表向导”创建窗体250

10.2.5 使用“自动窗体”创建窗体252

10.2.6 创建基于多个表的主、子窗体253

10.2.7 使用窗体255

10.3 自定义窗体256

10.3.1 “设计视图”创建窗体的基本结构256

10.3.2 窗体“控件”功能259

10.3.3 添加ActiveX控件271

10.3.4 窗体和控件的属性273

本章作业275

第十一章 报表277

11.1 报表的基本概述277

11.1.1 报表的窗体结构277

11.1.2 创建报表的方法279

11.1.3 报表的类型279

11.2 常用几种报表的操作方法280

11.2.1 使用“自动创建报表”方式创建报表280

11.2.2 使用“报表向导”创建报表281

11.2.3 使用“标签向导”创建数据报表283

11.2.4 使用“图表向导”创建报表284

11.2.5 使用“设计视图”创建报表286

11.3 报表排序和分组统计、计算288

11.3.1 记录排序操作方法288

11.3.2 记录的分组统计、计算289

11.3.3 报表计算290

11.3.4 报表属性291

11.3.5 子报表292

本章作业294

第十二章 数据库应用程序设计296

12.1 宏的概念及创建296

12.1.1 宏的概念296

12.1.2 宏的设计窗口结构296

12.1.3 创建宏的过程297

12.2 执行宏操作298

12.2.1 Access 2003提供的宏操作298

12.2.2 宏操作参数的设置300

12.2.3 运行宏301

12.3 宏的应用实例301

12.4 使用Access 2003切换面板建立窗体菜单306

12.4.1 Access 2003的菜单类型306

12.4.2 利用Access 2003提供的切换面板创建多级菜单306

本章作业312

参考文献31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