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基于pro/e的CAD/CAM技术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基于pro/e的CAD/CAM技术](https://www.shukui.net/cover/73/31276584.jpg)
- 李伟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11256342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347页
- 文件大小:80MB
- 文件页数:358页
- 主题词:计算机辅助设计-高等学校-教材;计算机辅助制造-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基于pro/e的CAD/CAM技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篇 理论篇2
第1章 绪论2
1.1 CAD/CAM技术概述2
1.1.1 CAD/CAM的基本概念2
1.1.2 CAD/CAM系统与产品设计制造过程2
1.1.3 CAD/CAM系统的基本功能4
1.1.4 CAD/CAM系统的主要任务4
1.2 CAD/CAM系统结构5
1.2.1 CAD/CAM系统的硬件6
1.2.2 CAD/CAM系统的软件7
1.2.3 现代CAD/CAM主流支撑软件简介9
1.3 CAD/CAM集成特征10
1.4 CAD/CAM系统的技术发展11
1.5 Pro/E软件系统12
1.5.1 Pro/E系统的功能12
1.5.2 Pro/E的特点13
1.6 复习思考题15
参考文献15
第2章 CAD/CAM系统分析与处理技术16
2.1 CAD/CAM系统常用数据结构16
2.1.1 数据结构的概念16
2.1.2 线性表17
2.1.3 树形结构19
2.1.4 图结构20
2.1.5 查找和排序21
2.2 工程手册数据的计算机处理技术22
2.2.1 数表程序化22
2.2.2 线图程序化25
2.2.3 数据文件的组织25
2.3 计算机图形处理技术26
2.3.1 窗口与视区26
2.3.2 二维图形的几何变换27
2.3.3 三维图形的几何变换32
2.4 复习思考题35
参考文献35
第3章 CAD/CAM建模技术37
3.1 建模技术37
3.1.1 建模的概念37
3.1.2 几何建模与特征建模37
3.1.3 形体的定义和性质39
3.2 线框建模40
3.2.1 二维建模41
3.2.2 三维线框模型42
3.3 曲面建模43
3.3.1 曲线曲面的参数表达44
3.3.2 Bézier曲线曲面46
3.3.3 B样条曲线曲面50
3.3.4 NURBS曲线曲面54
3.4 实体建模55
3.4.1 实体建模的基本原理55
3.4.2 体素及其布尔运算56
3.5 特征建模技术59
3.5.1 特征的定义59
3.5.2 特征建模的分类60
3.5.3 特征建模的表示及其数据结构60
3.5.4 特征建模方法62
3.5.5 特征建模实例63
3.6 行为建模技术65
3.6.1 行为建模技术的提出65
3.6.2 行为建模特征技术65
3.7 装配建模技术66
3.7.1 装配模型的表示66
3.7.2 装配约束技术67
3.7.3 装配建模方法68
3.8 复习思考题70
参考文献70
第4章 计算机辅助制造(CAM)技术71
4.1 概述71
4.1.1 计算机辅助制造的基本概念71
4.1.2 计算机辅助制造的基本功能71
4.1.3 计算机辅助制造的软件和硬件71
4.1.4 计算机辅助制造技术的发展73
4.2 计算机辅助数控加工的实现77
4.2.1 数控编程基础77
4.2.2 计算机辅助数控编程的一般原理84
4.2.3 计算机辅助数控加工85
4.3 计算机辅助制造过程仿真88
4.3.1 仿真的目的与意义88
4.3.2 刀位轨迹仿真法89
4.3.3 三维动态切削仿真法91
4.3.4 虚拟加工仿真法91
4.4 复习思考题92
参考文献92
第5章 CAD/CAM集成技术94
5.1 概述94
5.1.1 CAD/CAM系统集成的必要性94
5.1.2 CAD/CAM系统集成的含义与信息集成方式94
5.1.3 CAD/CAM系统集成的关键技术97
5.2 产品定义数据模型98
5.2.1 零件信息模型98
5.2.2 产品信息模型100
5.3 产品数据交换标准103
5.3.1 产品数据交换标准的发展103
5.3.2 初始化图形交换标准IGES104
5.3.3 产品模型数据交换标准STEP105
5.4 PDM技术集成方案108
5.4.1 基于PDM构筑CAD/CAM集成平台108
5.4.2 基于PDM平台的CAD/CAM系统集成模式109
5.4.3 基于PDM平台的CAD/CAM集成系统实现方法110
5.5 复习思考题111
参考文献111
下篇 实践篇114
第6章 Pro/E界面简介与基本操作114
6.1 Pro/E Wildfire 2.0安装114
6.2 Pro/E操作界面简介118
6.2.1 Pro/E界面概览118
6.2.2 文件操作120
6.3 三维模型显示控制123
6.4 Pro/E基本操作126
6.5 练习题127
第7章 Pro/E参数化二维草绘128
7.1 Pro/E特征简介128
7.2 二维草绘的基本操作129
7.2.1 进入草绘界面的步骤129
7.2.2 二维草绘界面131
7.2.3 绘制二维图形的基本步骤133
7.2.4 几何图元绘制133
7.2.5 几何图元编辑138
7.2.6 约束设置142
7.2.7 添加及修改尺寸143
7.3 二维草绘举例147
7.3.1 范例1147
7.3.2 范例2148
7.3.3 范例3149
7.3.4 二维草绘技巧152
7.4 练习题153
第8章 Pro/E零件设计154
8.1 Pro/E零件设计的基本步骤154
8.2 创建草绘特征156
8.2.1 拉伸特征156
8.2.2 旋转特征164
8.2.3 扫描特征166
8.2.4 混合特征168
8.2.5 螺旋特征174
8.3 点放特征176
8.3.1 圆角特征176
8.3.2 倒角特征178
8.3.3 抽壳特征178
8.3.4 孔特征180
8.3.5 筋特征186
8.3.6 拔模特征193
8.4 基准特征197
8.4.1 创建基准平面197
8.4.2 创建基准点199
8.4.3 创建基准轴199
8.4.4 创建基准曲线200
8.4.5 基准特征范例一200
8.4.6 基准特征范例二203
8.5 特征编辑206
8.5.1 特征修改206
8.5.2 特征阵列208
8.5.3 特征复制213
8.5.4 特征镜像214
8.5.5 模型缩放215
8.5.6 特征排序215
8.5.7 特征的隐含与恢复218
8.5.8 改变特征参照218
8.6 曲面特征221
8.6.1 曲面特征命令简介222
8.6.2 层的使用224
8.6.3 曲面特征范例一225
8.6.4 曲面特征范例二228
8.7 零件库的制作235
8.7.1 创建样本零件235
8.7.2 参数名称设定237
8.7.3 建立族表238
8.7.4 零件库的使用240
8.8 练习题241
第9章 Pro/E装配设计246
9.1 概述246
9.1.1 装配设计的基本方法246
9.1.2 装配设计的基本步骤246
9.2 装配约束类型247
9.3 装配设计基本操作251
9.3.1 零件装配251
9.3.2 零件阵列254
9.3.3 零件复制255
9.3.4 装配分解图257
9.3.5 装配剖截面257
9.3.6 装配设计中层的使用261
9.4 装配设计范例262
9.4.1 子装配设计263
9.4.2 总装配设计264
9.4.3 装配分析与干涉检查264
9.4.4 在装配中修改零件267
9.4.5 在装配中创建零件269
9.5 练习题272
第10章 Pro/E工程图275
10.1 工程图的基本操作275
10.1.1 使用系统模板自动生成工程图275
10.1.2 不使用系统模板生成工程图276
10.2 Pro/E环境变量设置279
10.2.1 有关投影分角279
10.2.2 Pro/E环境变量279
10.2.3 工程图环境变量281
10.3 工程图详细操作284
10.3.1 视图类型284
10.3.2 工程图制作范例一286
10.3.3 工程图制作范例二289
10.3.4 工程图制作范例三291
10.4 工程图的尺寸标注296
10.4.1 添加尺寸的基本操作296
10.4.2 尺寸标注范例299
10.5 装配工程图304
10.6 练习题308
第11章 Pro/E数控加工309
11.1 Pro/NC的相关概念与基本操作309
11.1.1 相关概念309
11.1.2 Pro/NC基本操作步骤310
11.1.3 Pro/NC界面及命令简介311
11.2 铣削加工方法312
11.2.1 创建制造模型313
11.2.2 定义操作及加工环境设置315
11.2.3 创建NC工序318
11.2.4 端面(表面)加工319
11.2.5 轮廓铣削324
11.2.6 体积块铣削325
11.2.7 曲面铣削327
11.2.8 输出NC程序330
11.3 连杆模具型腔加工范例333
11.3.1 创建制造模型333
11.3.2 定义操作和加工环境335
11.3.3 体积块铣削型腔335
11.3.4 局部铣削-清根加工337
11.3.5 输出NC程序338
11.4 孔加工范例339
11.4.1 创建制造模型339
11.4.2 定义操作和加工环境339
11.4.3 加工四个φ10的孔340
11.4.4 加工五个φ20的孔343
11.4.5 输出NC程序345
11.5 练习题345
参考文献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