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领导理论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领导理论研究
  • 王修智,岳增瑞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出版社
  • ISBN:7010067279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416页
  • 文件大小:17MB
  • 文件页数:440页
  • 主题词:马恩著作研究-领导学-理论研究;列宁著作研究-领导学-理论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领导理论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总序言&侯树栋1

绪论 研究马克思恩格斯列宁领导理论是时代提出的重大课题3

一、研究马克思恩格斯列宁领导理论的必要性和紧迫性3

(一)研究马克思恩格斯列宁领导理论的必要性3

实现了领导理论的伟大革命性变革3

科学指导革命和建设的需要6

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的需要8

(二)研究马克思恩格斯列宁领导理论的紧迫性10

繁荣马克思主义领导科学的迫切要求10

提高领导干部执政能力的迫切要求11

适应时代和实践发展的迫切要求13

二、马克思恩格斯列宁领导理论的历史条件和理论基础16

(一)马克思恩格斯列宁领导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历史条件16

马克思恩格斯领导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历史条件16

列宁领导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历史条件19

(二)马克思恩格斯列宁领导理论形成和发展的理论基础22

马克思恩格斯领导理论形成和发展的理论基础22

列宁领导理论形成和发展的理论基础26

三、马克思恩格斯列宁领导理论的科学内涵和主要特征30

(一)马克思恩格斯列宁领导理论的科学内涵30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领导理论的基本含义30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领导理论的主要内容和历史地位35

(二)马克思恩格斯列宁领导理论的主要特征38

严密的科学性和强烈的现实性38

鲜明的阶级性和普遍的人民性40

坚定的原则性和时代的适应性42

四、马克思恩格斯列宁领导理论的研究方法45

(一)全面准确地把握马克思恩格斯列宁领导理论的精神实质45

完整准确地理解马克思恩格斯列宁领导理论基本原理45

弄清基本原理和个别结论之间的差异47

(二)从马克思恩格斯列宁领导理论和革命实践的结合上进行研究50

把马克思恩格斯列宁领导理论和革命实践结合起来50

把逻辑和历史结合起来52

(三)结合当代实践研究马克思恩格斯列宁领导理论54

立足当代实践围绕重大现实问题进行研究54

坚持实践标准的辩证法56

上编 马克思恩格斯领导理论研究63

五、率领绝大多数人前进并为他们谋利益——关于领导本质的思想63

(一)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63

无产阶级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运动63

无产阶级领导的本质是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65

(二)实现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67

无产阶级领导的目的是实现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67

实现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69

六、实现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关于领导任务的思想73

(一)确立无产阶级领导权73

阶级斗争必然导致无产阶级专政73

打碎资产阶级国家机器76

通过民主共和国实现政治统治79

(二)增加生产力的总量81

剥夺资产阶级全部资本81

尽快发展生产力84

(三)提高人民科学文化水平86

同传统观念实行彻底决裂86

大力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事业88

七、无产阶级是社会主义运动的领导力量——关于阶级领导的思想92

(一)只有无产阶级是真正革命的阶级92

无产阶级是最先进的阶级92

无产阶级是最革命的阶级94

无产阶级是最有组织性的阶级96

(二)无产阶级是农民阶级的领导者97

无产阶级是农民阶级利益的代表97

无产阶级革命必须得到农民阶级的支持100

(三)无产阶级必须与农民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结成联盟101

农民和城市小资产阶级是无产阶级领导的群众基础101

必须坚持无产阶级的独立性103

八、共产党是无产阶级最先进的部分——关于政党的领导理论106

(一)无产阶级组成独立政党才能实现领导106

群众组织起来才能起决定胜负的作用106

无产阶级组成独立政党才能作为一个阶级来行动108

(二)共产党是最坚决推动运动前进的战斗组织111

共产党是工人政党中最坚决的部分111

共产党人始终代表整个运动的利益113

共产党员是最坚定的共产主义者和最勇敢的兵士115

九、无产阶级解放运动必须以科学理论为指导——关于无产阶级政党的思想领导118

(一)科学理论是行动的指南而不是教条118

有科学理论是无产阶级政党的优势118

我们的理论不是教条而是方法120

(二)用科学理论教育无产阶级和其他劳动群众122

理论一经被群众掌握就会变成巨大的物质力量122

理论教育要从实际出发124

(三)我们的理论是不断发展着的理论126

不同的实际运动决定着不同的理论形式126

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和完善自己的理论127

十、党的纲领是一面公开树立起来的旗帜——关于无产阶级政党的政治领导129

(一)共产党必须有自己的政治纲领129

党必须有一个明确的政治纲领129

党的政治领导要通过制定和执行政治纲领来实现131

(二)党的纲领反映运动的现在代表运动的未来132

党的纲领根据一定历史时期的物质基础条件来确定132

党的纲领必须朝着预先确定的方向发展135

(三)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实现党的纲领的具体道路136

各国实现政治纲领的道路不同136

实现纲领必须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行动路线138

十一、党的组织是无产阶级解放运动的重要保证——关于无产阶级政党的组织领导141

(一)党的组织是实现领导的先决条件141

严密的组织系统是实现领导的必要前提141

组织形式要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143

(二)党的团结统一是实现领导的必要条件146

团结统一是党的基本原则146

通过批评和自我批评达到党的团结统一147

(三)党的纪律是实现领导的重要条件149

必须绝对保持党的纪律149

党的组织必须进行集中领导150

十二、最快最有把握实现目标的策略是最好的策略——关于无产阶级领导策略的思想152

(一)策略是实现纲领路线的重要手段152

策略是纲领路线的具体体现152

制定策略的主要依据154

(二)实现策略的主要原则156

最近目标与远大目标相结合156

原则的坚定性与策略的灵活性相结合158

多种斗争形式相结合159

十三、反对无政府主义与专制主义——关于领导权威与民主自治相统一的思想164

(一)社会管理需要权威164

任何社会组织和管理都需要权威164

尊重权威而不迷信权威167

(二)领导权威与民主自治是辩证的统一169

无产阶级领导需要权威169

领导权威与民主自治是辩证的统一171

(三)正确处理权力与非权力影响力的关系174

领导者必须正确发挥权力影响力174

领导者必须有效发挥非权力影响力176

十四、做负责任的社会“公仆”和“勤务员”——关于领导者素质的思想178

(一)领导者必须具备的良好政治品格178

负责任的社会“公仆”和“勤务员”178

革命的耿耿忠心和坚强的革命意志181

彻底的批判和斗争精神182

(二)领导者必须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184

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写作能力184

积极参加实践,善于总结经验186

(三)领导者必须具备的高尚道德情操187

宽广博大的胸怀187

勇于承认和改正错误189

谦虚谨慎,反对个人崇拜191

下编 列宁领导理论研究195

十五、努力建设一个新型的无产阶级政党——关于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理论195

(一)无产阶级革命需要新型政党领导195

新的时代需要新型无产阶级政党195

新型无产阶级政党的本质特点197

(二)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政党199

以先进理论为指南的先锋队组织199

善于进行两条战线的斗争201

(三)新型政党必须纪律严明集中统一204

无产阶级政党是高度集中统一的有机整体204

纪律严明是革命和建设事业成功的基本条件207

十六、正确处理领袖、政党、阶级、群众的关系——关于领导与被领导关系的理论209

(一)正确认识领袖、政党、阶级、群众的关系209

人民群众是社会的主体209

政党是阶级的先进部分212

领袖、政党、阶级、群众是一个统一整体214

(二)正确处理领袖、政党、阶级、群众关系的主要原则216

尊重和维护领袖的权威217

接受和服从政党的领导219

密切联系和组织教育群众221

十七、新型政党是无产阶级专政的领导力量——关于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取得和执掌政权的领导理论225

(一)党的领导是在一个国家首先取得政权的关键225

理论上的发展为在一国首先取得政权指明了方向225

科学纲领和策略为夺取政权开辟了正确道路227

十月革命的伟大胜利具有划时代的意义228

(二)巩固无产阶级专政必须加强党的领导230

执掌政权更需要党的领导230

加强党的领导才能巩固无产阶级专政的群众基础232

党是无产阶级专政的核心领导力量233

(三)执政党必须科学履行无产阶级专政职能234

科学理解和把握无产阶级专政的实质和任务234

努力提高管理国家的本领237

十八、党的领导是“总的领导”——关于共产党执政方式的领导理论241

(一)“总的领导”思想的首次提出和丰富内涵241

“总的领导”的首次提出241

“总的领导”的内涵243

(二)正确处理党与苏维埃政权和群众组织的关系245

正确处理与苏维埃的关系245

正确处理与群众组织的关系246

(三)不断提高党“总的领导”能力247

不断提高总揽全局的能力247

不断提高协调各方的能力249

不断提高科学决策的能力250

十九、无产阶级专政是最好的国家政权形式——关于苏维埃政权建设的领导理论254

(一)苏维埃是最好的国家政权形式254

苏维埃是俄国人民的革命创造254

苏维埃是新型民主与新型专政的统一256

工农联盟是苏维埃政权的基础258

(二)政权机关建设的主要原则259

精兵简政原则259

灵活高效原则260

廉洁勤政原则261

求知务实原则262

(三)全面改革国家行政机构263

正确划分党和国家机构职权范围263

建立精干高效的国家机关265

构建有效的运行机制265

二十、经济建设是首要的根本任务——关于经济文化建设的领导理论268

(一)工作重心要转移到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上来268

新经济政策决定意义的任务是建设新经济268

发展经济是执政党的首要任务270

发展文化是执政党的重要任务272

(二)正确处理经济与政治的关系274

从政治高度审视经济274

用经济手段解决政治问题276

(三)善于学习和借鉴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278

1.学习和利用资本主义来发展社会主义278

2.批判吸收全人类的一切优秀文化成果280

二十一、我们需要的是民主的集中和集中的民主——关于根本组织原则和领导体制的理论282

(一)民主与集中是辩证的统一282

民主集中制原则的提出及科学内涵282

民主集中制依据的主要原则286

民主集中制的多层结构287

(二)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改革党和国家领导体制289

改革党内政治制度289

改革国家政治体制291

(三)坚持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292

坚持集体领导292

实行严格的个人负责制294

防止个人专断295

二十二、政权的巩固要用法制来保证——关于加强法制建设的领导理论298

(一)无产阶级执掌政权必须加强革命法制298

法制是实现统治阶级意志的利器298

法制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301

法制是维护人民权利的重要保证303

(二)执政党必须善于领导国家进行法制建设304

党是领导法制建设的核心力量304

建立全国统一的法制体系305

重大政策要用法律形式固定下来306

加强执法检查和监督308

重视和强化监察工作310

二十三、战略策略是无产阶级斗争取得胜利的科学——关于战略策略的领导理论312

(一)党的领导正确靠的是战略策略的正确312

战略策略规定政治活动的性质和方向312

战略策略的正确决定着领导活动的正确313

(二)制定和实行战略策略应遵循的主要原则315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315

从时代特点和本国国情出发317

适应形势的发展变化319

总结和吸取实践经验320

二十四、关键在于培养和挑选大批能干的干部——关于重视人才的领导理论323

(一)培养和挑选大批能干的干部是党应尽的责任323

路线政策要由胜任工作的人去实现323

革命和建设急需大批能干的人才324

培养挑选人才是社会主义事业继往开来的必然要求326

选好人用好人是党和苏维埃应尽的责任327

(二)善于挑选、使用和爱护优秀干部328

破除思想禁锢公开挑选优秀干部328

合理安排优秀干部331

爱护和保护优秀干部334

(三)不断提高干部的政治素质与科学素养335

教育干部从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取得政治信念335

全面提高干部的科学文化素养337

二十五、我们内部最可恶的敌人是官僚主义——关于加强作风建设的领导理论340

(一)反对官僚主义是长期艰巨的任务340

官僚主义的本质和危害340

官僚主义的主要表现和根源342

反对官僚主义的长期性和艰巨性345

(二)从制度上铲除官僚主义346

吸收工农群众参与国家管理346

发展党内民主348

强化党内外监督349

运用法律惩治官僚主义350

建立各项工作责任制度351

(三)加强马克思主义优良作风建设352

永远保持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352

认真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354

建立和遵守铁的纪律355

二十六、政治家的全部艺术在于抓住“链条”中的关键环节——关于基本领导方法和领导艺术的理论357

(一)注重调查研究357

调查研究是探求真理的基本途径357

调查研究是科学决策的坚实基础358

调查研究要有科学的态度和方法359

(二)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360

充分认识人民群众的伟大历史作用360

相信依靠群众密切联系群众362

(三)抓住工作重点363

善于抓住工作主要环节363

努力提高善于抓主要环节的能力365

(四)坚持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366

原则性和灵活性是辩证的统一366

把原则性与灵活性结合起来368

(五)坚持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369

统一性与多样性是辩证的统一369

把统一性与多样性结合起来370

二十七、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领导理论——斯大林对列宁领导理论的坚持和发展372

(一)必须改变党的工作方式和方法372

适应新环境要求成为精通经济工作的行家372

改变在农村的工作方式和方法373

善于领导苏维埃国家机关工作374

(二)党要学会领导国家加快经济发展375

没有劳动生产率增长就不能最终战胜资本主义375

积极探索和掌握社会主义经济规律376

高度重视科学技术的作用378

(三)坚持正确的战略和策略379

科学划分战略和策略379

战略策略要随历史的转变而改变380

(四)一分钟也不能削弱同群众的联系381

永远保持同群众之间活的联系381

教育干部向群众学习382

防止和克服官僚主义383

(五)实现正确领导要讲究领导方法和领导艺术385

善于找出基本环节385

不能落在运动后面也不能跑得太远386

把革命胆略和求实精神结合起来386

结束语:坚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恩格斯列宁领导理论391

二十八、马克思恩格斯列宁领导理论是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391

(一)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391

(二)随着时代和实践的发展而发展395

二十九、坚持科学态度需要着重把握的几个问题401

(一)探寻各种形态相互间的联系401

(二)实事求是地考虑运动的实际出发点403

(三)历史地考察每个原理405

(四)在各方面把这门科学推向前进406

(五)把创新作为最璀璨的一枝花朵409

后记413

总后记41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