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信息论与编码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信息论与编码
  • 平西建,童莉,巩克现等编著 著
  • 出版社: 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0621821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243页
  • 文件大小:10MB
  • 文件页数:253页
  • 主题词:信息论-高等学校-教材;信源编码-编码理论-高等学校-教材;信道编码-编码理论-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信息论与编码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绪论1

1.1 信息的定义与性质1

1.1.1 信息的定义1

1.1.2 信息的性质4

1.2 信息论的主要研究内容5

1.3 信道编码的研究内容与发展简史7

1.4 信源编码的研究内容与发展简史9

1.4.1 数据压缩的必要性9

1.4.2 数据压缩的可能性和基本方法10

1.4.3 信源编码研究的发展简史与现状10

第2章 离散无记忆信源与信息熵12

2.1 离散无记忆信源12

2.2 自信息和熵14

2.2.1 自信息14

2.2.2 信源的信息熵17

2.3 熵函数的性质19

2.4 联合事件的熵及其关系26

2.4.1 联合事件的概率空间与概率关系26

2.4.2 联合熵、无条件熵和条件熵27

2.4.3 各种熵之间的关系28

2.5 连续信源的信息测度32

2.5.1 连续信源的差熵33

2.5.2 差熵的基本性质35

习题236

第3章 离散无记忆信道与互信息39

3.1 单符号离散无记忆信道及其转移概率39

3.2 信道疑义度40

3.3 范诺不等式43

3.4 互信息的定义46

3.4.1 符号间的互信息46

3.4.2 平均互信息49

3.5 平均互信息的基本性质51

3.6 平均互信息的凸性53

3.7 信息系统的可靠性和有效性问题58

3.8 连续信道的平均互信息63

3.8.1 单符号连续信道的平均互信息63

3.8.2 连续信道平均互信息的性质64

习题367

第4章 信道与信道容量69

4.1 信道的描述和分类70

4.1.1 信道的描述70

4.1.2 信道的分类70

4.1.3 离散无记忆信道72

4.1.4 高斯白噪声加性波形信道74

4.2 信道容量的定义75

4.2.1 信息传输率75

4.2.2 信道容量75

4.3 离散信道的信道容量77

4.3.1 对称信道的信道容量77

4.3.2 准对称信道的信道容量79

4.3.3 可逆矩阵信道的信道容量83

4.4 离散无记忆信道容量的迭代算法88

4.5 连续信道的信道容量94

4.5.1 单符号高斯加性信道95

4.5.2 高斯白噪声加性信道的信道容量96

习题497

第5章 有噪信道编码98

5.1 最简单的编码方法98

5.2 联合ε典型序列101

5.3 有噪信道编码与Shannon第二编码定理104

5.4 Shannon理论对信道编码的指导意义107

5.4.1 二进制离散无记忆信道下的极限107

5.4.2 AWGN信道下的理论极限107

5.5 线性分组码109

5.5.1 线性分组码的编码109

5.5.2 最小距离译码112

5.5.3 伴随式译码114

5.5.4 分组码最小距离的边界117

5.6 卷积码119

5.7 Turbo码120

习题5122

第6章 离散信源及其信息冗余123

6.1 信源的描述与分类123

6.1.1 信源的描述123

6.1.2 信源的分类123

6.2 离散无记忆信源的扩展信源125

6.3 离散平稳信源128

6.4 马尔可夫信源133

6.5 信源的信息冗余139

习题6142

第7章 无失真信源编码145

7.1 信源编码的作用与构成145

7.2 等长信源编码的相关概念和编码定理147

7.2.1 等长码和编码效率147

7.2.2 信源符号序列的划分149

7.2.3 等长信源编码定理153

7.3 变长码的基本概念155

7.3.1 平均码长与编码效率156

7.3.2 变长码的结构与分类157

7.3.3 码的树形图表示159

7.3.4 字首码存在性定理161

7.4 变长信源编码定理162

7.5 最佳编码定理与统计编码方法168

7.6 变长编码基本方法172

7.6.1 霍夫曼编码172

7.6.2 香农-范诺编码175

7.6.3 算术编码177

7.6.4 变长码的抗信道误码能力分析179

习题7180

第8章 限失真信源编码183

8.1 失真函数与平均失真184

8.2 信息率失真函数及其性质187

8.2.1 D失真许可准则与D失真许可信道187

8.2.2 信息率失真函数188

8.2.3 R(D)的基本函数关系189

8.2.4 信息率失真函数的性质195

8.3 信息率失真函数的计算198

8.3.1 信息率失真函数的一般计算方法198

8.3.2 γ元等概信源和汉明失真函数的R(D)203

8.3.3 信息率失真函数的参量表示206

8.4 保真度准则下的信源编码定理210

8.4.1 信源编码定理及其逆定理210

8.4.2 编码定理的意义216

8.5 限失真信源编码的基本原理218

8.5.1 限失真信源编码的必要性和可行性218

8.5.2 保真度准则219

8.5.3 预测编码方法220

8.5.4 正交变换编码方法224

8.5.5 矢量量化编码方法227

习题8229

附录A 凸函数与颜森(Jensen)不等式231

A.1 一元函数的凸性231

A.2 一元函数凸性的定义232

A.3 函数凸性的判别232

A.4 Jensen不等式232

A.5 凸域和凸函数233

A.6 凸域中的Jensen不等式234

附录B 线性代数基础235

B.1 群、域与环235

B.2 有限域基础236

B.3 有限域上的线性代数236

部分习题参考答案24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