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临空经济发展的战略与对策:以首都国际机场为例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临空经济发展的战略与对策:以首都国际机场为例](https://www.shukui.net/cover/58/31206264.jpg)
- 张军扩,侯永志,高世楫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505875753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158页
- 文件大小:12MB
- 文件页数:170页
- 主题词:机场-地区经济-经济发展-研究-北京市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临空经济发展的战略与对策:以首都国际机场为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总论 发展北京临空经济的经济社会影响研究1
一、引言1
二、临空经济是随着航空运输的快速发展而形成的一种新型的区域经济体系3
(一)临空经济的内涵3
(二)临空经济的产业链——以机场为核心的产业链条4
(三)临空经济的空间结构4
(四)临空经济的演进路径6
(五)临空经济发展的动力机制7
(六)临空经济成功发展的基本条件9
(七)中国发展临空经济的紧迫性和现实性11
三、北京临空经济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13
(一)发展北京临空经济的战略意义13
(二)北京临空经济的发展状况15
(三)北京临空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制约因素及其前景18
(四)临空经济影响的定性描述24
(五)北京临空经济影响的定量分析26
四、要把发展北京临空经济放在优先议程之中28
目标1 提高首都城市功能和机场职能的协调性和融合度29
目标2 形成北京临空经济合理的空间结构30
目标3 建设高效快速的首都机场国际物流中心31
目标4 形成符合北京城市特色和有竞争力的临空经济产业结构体系32
目标5 构筑北京临空经济创新平台33
目标6 增加航线资源,提升京津冀地区机场联盟的战略地位,形成合理分工的京津双核枢纽机场结构35
本章参考文献39
附录40
建设首都国际机场航空货运大通关基地将有力地推动北京临空经济的发展40
(一)首都航空货运大通关基地重要作用的定性分析40
(二)北京大通关基地建设影响的定量分析42
(三)建设首都机场货运大通关基地的政策建议46
第一章 发展北京临空经济的重要意义49
一、临空经济概念的界定49
(一)特定的航空枢纽指向性产业50
(二)多层次的区域经济影响圈层51
二、北京临空经济发展现状与前景52
(一)总体发展情况53
(二)未来发展的前景54
三、发展北京临空经济的重要意义55
(一)提升北京及华北地区区域竞争力55
(二)培养首都新的经济增长点,提升产业结构56
(三)改善和优化北京产业布局56
附录 临空经济概念的起源与若干典型定义58
第二章 建设大通关基地在发展北京临空经济中的重要地位62
一、北京临空经济发展的机遇和制约因素分析63
(一)北京临空经济发展面临的机遇63
(二)较低的通关效率是制约北京临空经济发展的瓶颈因素65
二、大通关及大通关基地的含义67
(一)大通关的概念及主要特征67
(二)大通关基地的含义69
(三)实施大通关的战略意义69
三、大通关基地建设在北京临空经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71
(一)北京临空经济的发展对大通关的依托日益突出71
(二)北京大通关基地的功能72
(三)大通关基地建设在北京临空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72
四、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74
第三章 北京临空经济发展及大通关基地建设的经济社会影响77
一、北京临空经济和大通关基地建设的基本概况77
(一)北京临空经济的概况77
(二)北京临空经济发展的未来前景80
(三)北京大通关基地建设的概况82
二、北京临空经济及大通关基地建设影响的定性分析83
(一)北京临空经济及大通关基地建设影响的机理分析83
(二)临空经济所产生的社会影响85
三、北京临空经济及大通关基地建设影响的定量分析85
(一)临空经济及大通关基地建设发展影响定量分析手段的选择85
(二)北京临空经济的现有影响86
(三)北京未来临空经济的规模和影响89
(四)北京大通关基地的影响90
四、结论95
本章参考文献96
附录97
附录A:北京临空经济现有规模和影响比重的估算97
附录B:什么是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CGE模型)100
附录C:通关效率提高情景的模拟方案实现102
第四章 北京临空经济资源(机场)整合的战略思路103
一、导论:研究对象与分析框架104
(一)研究对象104
(二)分析框架105
二、首都机场集团资源现状105
(一)首都机场集团公司的机场分布格局105
(二)北京周边地区机场资源现状106
(三)京—津机场的基本状况及目前的关系107
三、京津机场统筹协调、加快发展的紧迫性110
(一)目前面临的紧迫压力110
(二)未来国内主要竞争机场的发展态势113
(三)国际主要竞争对手的战略和政策:仁川机场的情况117
四、京津机场关系模式的定位119
(一)影响未来京—津机场关系模式的几大战略因素120
(二)可以借鉴的国内外经验126
(三)京津机场关系模式定位127
(四)统筹京津机场关系模式的主要着力点:航线资源和基于机场的增值服务128
五、结论及建议130
(一)进一步提升京津冀地区枢纽机场的战略地位130
(二)统筹协调、合理分工,形成京津“一主一辅”双核枢纽机场结构131
(三)实现从机场产权整合到航线资源和机场经营增值业务规划和建设的整合131
(四)兼顾各方利益,加强对区域机场的统一规划和政策引导132
第五章 临空经济发展的国际经验133
一、国际临空经济发展的历史、现状与趋势133
(一)临空经济发展的阶段133
(二)临空经济的发展现况135
(三)临空经济的发展趋势142
二、临空经济区的空间及功能结构模式144
(一)空间结构144
(二)功能结构146
三、临空经济区的产业支撑模式147
(一)临空经济的产业类型147
(二)临空产业的枢纽指向性149
四、国外临空经济发展的经验与启示151
(一)高度重视,政府主导,以规划先行151
(二)优选产业,政策支持,促产业集聚152
(三)软硬结合,综合配套,完善大通关153
(四)创新模式,强化研发,多渠道融资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