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伤寒论教程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伤寒论教程
  • 苗润田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7030086112
  • 出版时间:2000
  • 标注页数:333页
  • 文件大小:17MB
  • 文件页数:346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伤寒论教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1 绪论1

1.1 《伤寒论》沿革1

1.2 《伤寒论》的学术成就3

1.3 伤寒的涵义4

1.4 六经的概念4

1.5 《伤寒论》六经辨证的基本概念4

1.6 六经病的传变规律7

1.7 六经病证的治则和治法8

2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11

2.1 太阳病纲要11

2.1.1 太阳病脉证提纲11

2.1.2 太阳病分类12

2.1.3 辨病发于阳、病发于阴14

2.1.4 辨传变与欲解时16

2.2 太阳病本证18

2.2.1 中风表虚证19

2.2.2 伤寒表实证33

2.2.3 表郁轻证47

2.3 太阳病兼变证51

2.3.1 变证治则52

2.3.2 辨虚证实证52

2.3.3 辨寒热真假53

2.3.4 辨表里治疗先后55

2.3.5 热证57

2.3.6 虚寒证66

2.3.7 阴阳两虚证79

2.3.8 蓄水证84

2.3.9 蓄血证87

2.3.10 结胸证93

2.3.11 脏结证102

2.3.12 痞证104

2.3.13 上热下寒证113

2.3.14 火逆证115

2.3.15 欲愈候118

2.4 太阳病类似证120

2.4.1 十枣汤证121

2.4.2 瓜蒂散证122

附 备考原文124

太阳病小结126

3 辨阳明病脉证并治131

3.1 阳明病纲要131

3.1.1 阳明病提纲131

3.1.2 阳明病病因病机131

3.1.3 阳明病脉证133

3.2 阳明病本证135

3.2.1 阳明热证136

3.2.2 阳明实证144

3.3 阳明病兼变证165

3.3.1 发黄证165

3.3.2 血热证170

3.4 阳明病辨证172

3.4.1 辨中风中寒173

3.4.2 辨虚证实证175

附 备考原文178

阳明病小结179

4 辨少阳病脉证并治184

4.1 少阳病纲要184

4.1.1 少阳病提纲184

4.1.2 少阳病治禁185

4.2 少阳病本证186

4.2.1 小柴胡汤证186

4.2.2 小柴胡汤禁例194

4.3 少阳病兼变证196

4.3.1 变证治则196

4.3.2 柴胡桂枝汤证197

4.3.3 大柴胡汤证198

4.3.4 柴胡加芒硝汤证201

4.3.5 柴胡桂枝干姜汤证202

4.3.6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证204

4.3.7 热入血室205

4.3.8 传变与预后206

附 备考原文208

少阳病小结208

5 辨太阴病脉证并治212

5.1 太阴病纲要212

5.1.1 太阴病提纲212

5.1.2 太阴病欲愈候213

5.2 太阴病本证214

5.3 太阴病兼变证215

5.3.1 太阴病兼表证215

5.3.2 太阴病腹痛证216

5.3.3 太阴病转归218

太阴病小结220

6.1.1 少阴寒化证提纲223

6.1 少阴病纲要223

6 辨少阴病脉证并治223

6.1.2 少阴寒化证辨证224

6.1.3 少阴病治禁226

6.2 少阴病本证227

6.2.1 少阴寒化证227

6.2.2 少阴热化证246

6.3 少阴病兼变证250

6.3.1 少阴兼表证250

6.3.2 少阴三急下证252

6.3.3 四逆散证254

6.3.4 热移膀胱证255

6.3.5 伤津动血证256

6.4 咽痛证258

6.4.1 猪肤汤证258

6.4.2 甘草汤证、桔梗汤证259

6.4.3 苦酒汤证260

6.4.4 半夏散及汤证261

附 备考原文263

少阴病小结263

7 辨厥阴病脉证并治267

7.1 厥阴病纲要267

7.2 上热下寒证268

7.2.1 乌梅丸证268

7.2.2 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证271

7.2.3 麻黄升麻汤证272

7.3 辨厥热胜复275

7.4 辨厥278

7.4.1 厥证的病理机制与临床特征279

7.4.2 热厥279

7.4.3 寒厥281

7.4.4 其他厥证284

7.4.5 厥证治禁285

7.5 辨下利288

7.6.1 辨呕292

7.6 辨呕哕292

7.6.2 辨哕294

7.7 预后295

7.7.1 厥阴寒证愈候辨296

7.7.2 厥阴虚寒证死候辨296

7.7.3 厥阴虚寒下利转归辨298

附 备考原文299

厥阴病小结299

8 辨霍乱病脉证并治308

霍乱病小结308

9 辨阴阳易差后劳复病脉证并治313

附 备考原文313

阴阳易差后劳复病小结313

模拟试题314

附录1 条文索引328

附录2 方剂索引331

附录3 古今剂量折算表33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