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内燃机设计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内燃机设计
  • 吴兆汉等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 ISBN:7810131176
  • 出版时间:1990
  • 标注页数:425页
  • 文件大小:22MB
  • 文件页数:433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内燃机设计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内燃机设计总论1

第一章 内燃机的设计要求、设计指标与一般设计方法1

第一节 内燃机的设计要求1

第二节 内燃机的设计指标4

第三节 内燃机的设计试制过程10

第四节 内燃机的一般设计方法13

第二章 内燃机的总体设计25

第一节 总体设计的任务25

第二节 内燃机的选型25

第三节 内燃机主要结构参数的确定34

第四节 总体布置37

第一节 内燃机零件的机械负荷和热负荷39

第三章 内燃机零件的强度计算基础39

第二节 弹性力学基本公式40

第三节 有限元法简介49

第四节 零件热状态的有限元计算69

第五节 内燃机零件的强度评定77

第二篇 内燃机动力学84

第四章 内燃机曲柄连杆机构受力分析84

第一节 概述84

第二节 中心曲柄连杆机构运动学85

第三节 偏心曲柄连杆机构运动学91

第四节 主副连杆式曲柄连杆机构运动学92

第五节 曲柄连杆机构运动零件的质量换算97

第六节 中心曲柄连杆机构中的作用力和力矩100

第七节 偏心曲柄连杆机构中的作用力和力矩104

第八节 主副连杆式曲柄连杆机构中的作用力和力矩105

第九节 作用在曲轴轴颈和轴承上的力107

第十节 多缸内燃机的总扭矩116

第十一节 曲轴旋转的不均匀性与飞轮惯量的确定117

第五章 内燃机的平衡120

第一节 概述120

第二节 单缸内燃机的平衡120

第三节 单列式多缸内燃机的平衡123

第四节 单列式多缸内燃机平衡分析的复数解析法与图解法131

第五节 V形两缸内燃机的平衡136

第六节 V形多缸内燃机的平衡140

第七节 内燃机的内部平衡151

第八节 内燃机的理论平衡与实际平衡152

第二节 轴系的当量换算156

第一节 概述156

第六章 内燃机曲轴系统的扭转振动156

第三节 轴系的自由振动165

第四节 轴系的强迫振动与共振175

第五节 消减轴系扭转振动的措施195

第三篇 内燃机主要零部件设计201

第七章 活塞组201

第一节 活塞组的工作情况与设计要求201

第二节 活塞结构设计203

第三节 活塞计算215

第四节 活塞销217

第五节 活塞环220

第六节 有限元法在活塞计算中的应用230

第二节 连杆的结构型式236

第一节 连杆组的工作情况与设计要求236

第八章 连杆组236

第三节 连杆的结构设计238

第四节 连杆材料与强化工艺243

第五节 连杆螺栓243

第六节 连杆强度计算245

第七节 有限元法在连杆计算中的应用251

第九章 曲轴组与轴承255

第一节 曲轴组的工作情况与设计要求255

第二节 曲轴的结构型式257

第三节 曲轴的结构设计258

第四节 曲轴的材料与毛坯工艺265

第五节 曲轴的疲劳强度计算267

第六节 提高曲轴疲劳强度的工艺措施271

第七节 曲轴轴承272

第八节 有限元法在曲轴计算中的应用282

第十章 曲柄连杆机构的固定件286

第一节 概述286

第二节 机体286

第三节 气缸套300

第四节 气缸盖308

第五节 气缸盖衬垫317

第六节 固定件的计算319

第七节 有限元法在固定件计算中的应用322

第十一章 配气机构与驱动机构331

第一节 概述331

第二节 配气机构的型式与气门布置332

第三节 凸轮机构运动学与凸轮外形设计335

第四节 配气机构受力分析347

第五节 气门弹簧350

第六节 配气机构其它零件的结构设计354

第七节 二冲程内燃机的换气机构363

第八节 驱动机构368

第四篇 内燃机辅助系统设计374

第十二章 进、排气系374

第一节 进、排气系的工作情况与设计要求374

第二节 进、排气系的布置375

第三节 进、排气系的主要机件378

第十三章 润滑系388

第一节 润滑系的工作情况与设计要求388

第二节 润滑系型式的选择388

第三节 润滑系的布置389

第四节 润滑系的主要设计参数391

第五节 润滑系的主要机件393

第十四章 冷却系402

第一节 冷却系的工作情况与设计要求402

第二节 冷却系型式的选择402

第三节 冷却系的布置404

第四节 冷却系的主要设计参数407

第五节 冷却系的主要机件409

第十五章 起动系419

第一节 起动系的工作情况与设计要求419

第二节 起动系型式的选择419

第三节 起动系的主要设计参数421

第四节 辅助起动装置和低温起动设备423

参考书目42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