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日关系史 卷1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日关系史 卷1](https://www.shukui.net/cover/51/31176668.jpg)
- 张声振著 著
- 出版社: 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
- ISBN:11437·43
- 出版时间:1986
- 标注页数:554页
- 文件大小:22MB
- 文件页数:566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日关系史 卷1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古代中世纪时期的中日关系3
第一章 中日两国建立友好关系的开端及其发展3
第一节 中日两国人民建立友好关系的开端3
一、中国历史文献中所载中日间的古代交往3
二、汉族劳动者移居日本及其传说5
第二节 汉帝国和日本群岛上早期倭人国家间的友好关系9
一、汉代的两条国际通道9
二、东汉政府与倭奴国建立外交关系13
三、东汉政府与伊都国建交15
第三节 魏与邪马台国建立友好外交关系18
一、带方郡与邪马台国18
二、魏和邪马台女王国建立友好外交关系21
三、《三国志》倭人传中邪马台国的地理位置28
第四节 两晋南北朝时期中日两国间的外交关系38
一、西晋内乱与汉族人民迁徙日本群岛38
二、日本群岛上的统一国家——五王时代的大和国家39
三、两晋及南北朝与倭国的外交关系41
第五节 汉族“归化人”对传播中国文化的贡献46
一、进入日本群岛的汉族“归化人”,是中国文化和生产技术的直接传播者46
二、倭王政府向中国派出使节请求技术援助53
三、佛教的传入日本和汉族“归化人”的关系56
四、汉字传入日本与日本文字的关系58
五、中国经典的传入日本60
第二章 隋唐时期中日关系的发展63
第一节 隋日两国的建交63
一、建交前两国的基本概况63
二、隋日建立外交关系65
第二节 唐日两国的建交70
一、唐的建国及其对外关系70
二、日本的大化改革与唐的影响72
三、日本派出遣唐使与唐建立外交关系75
第三节 唐日白江口战役78
一、朝鲜半岛三国间的战争形势与唐军的介入78
二、鬼室福信乞援与倭军介入80
三、白江口唐倭军海战82
四、战后唐倭间的外交关系84
第四节 唐日外交关系的发展87
一、第二期遣唐使的派遣88
二、唐日两国的人才交流91
三、遣唐使的停派99
四、遣唐使的一般概况104
第五节 唐日贸易106
一、遣唐使贸易108
二、新罗商人在唐日贸易中的中介作用112
三、唐商赴日贸易114
四、大宰府与唐商贸易116
第六节 唐日文化交流119
一、日本留学生和留学僧在文化交流中的作用119
二、唐代入日的汉族归化人在传播唐文化中的作用122
三、唐代文学对日本的影响和日本字母的产生123
四、唐代的建筑、技术、医学、历法、艺术、风俗等传入日本130
第三章 宋、元时期的中日关系137
第一节 五代十国时期的中日关系137
一、吴越国与日本间的友好往来137
二、梁、吴越国与日本的贸易关系139
第二节 宋日关系140
一、北宋时期的宋日关系140
二、南宋时期的宋日关系145
第三节 宋日贸易147
一、宋日贸易的前提147
二、北宋的对日贸易151
三、南宋时期的宋日贸易154
第四节 元日关系157
一、忽必烈遣使赴日158
二、元使赵良弼出使日本162
第五节 元日战争166
一、第一次元军侵日战争166
二、第一次元军侵日战争后,元日双方的交涉和备战状况172
三、第二次元军侵日战争177
四、元军侵日战争失败后双方的备战184
第六节 元日贸易187
一、日商入元贸易的基本原因188
二、元日贸易的进展189
三、天龙寺船贸易190
第七节 宋元时期中日两国间的文化交流193
一、宋、元文化对日本文化的影响193
二、宋、日两国僧人的往来及其在文化交流中的作用195
三、元、日两国僧人的往来199
四、宋元时期中日间的技术交流202
第四章 明代与清代初、中期的中日关系208
第一节 洪武时期明日交涉及倭寇问题208
一、朱元璋的对日交涉208
二、明初的防倭与海禁213
第二节 明日建立外交贸易关系及其发展215
一、足利幕府要求与明建立外交关系和发展贸易的国际国内状况215
二、足利义满遣使赴明建立外交贸易关系与永乐贸易条约217
三、义持将军中断明日外交、贸易关系223
四、义教将军恢复明日外交和贸易关系226
五、“争贡事件”与明日官方贸易关系的结束232
第三节 明日勘合贸易的组织结构及其贸易活动238
一、日本勘合贸易船的组织形式及其经营状况238
二、明对勘合贸易的各项规定和日贸易使团在明的活动242
三、日本勘合贸易团在明的贸易活动245
四、回赐和给价252
五、明日私商贸易的发展263
第四节 倭寇271
一、倭寇的形成及其发展271
二、嘉靖时期的倭寇273
三、嘉靖时期倭寇猖獗的基本原因278
四、嘉靖时期的剿倭战争283
第五节 明日战争289
一、丰臣秀吉发动侵朝战争的原因及其备战289
二、丰臣秀吉大举侵朝及朝鲜海军和义兵的抗战293
三、明军为援助朝鲜同日本侵略军作战302
四、明日第二次议和及其破裂309
五、明日战争再起313
六、丰臣秀吉病死及明日战争结束316
第六节 明日间的文化交流319
一、明日间僧人的往返319
二、朱子学在日本的昌盛321
三、明代移居日本的中国人在传播中国文化中的作用322
第七节 清代初、中期中日间的经济、文化交流323
一、清代初、中期中日民间的和平商业贸易323
二、清代与江户时期两国文化思想的交流327
第二篇 近代时期的中日关系337
第五章 近代开端后中日关系的演变337
第一节 鸦片战争对日本的影响337
一、鸦片战争对日本统治阶层的冲击337
二、日本的大盐平八郎暴动和中国的太平天国革命347
第二节 明治维新后日本走上侵略中国的道路354
一、日本大陆政策的酝酿与“征韩论”354
二、《中日修好条约》的签订356
三、日本侵略台湾359
四、中日关于琉球问题的交涉368
第三节 中日甲午战争时期日本对中国的侵略外交373
一、中日关于江华岛事件的交涉373
二、以壬午兵变为契机,日本针对中国进行备战375
三、朝鲜甲申政变与中日《天津条约》377
四、《天津条约》签订后中日两国的军备状况381
五、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前中日间的外交交涉387
六、战争爆发后清政府、日本政府以及列强对战争所采取的对策403
第四节 甲午中日战争经过425
一、开战前夕中日在朝鲜的军事部署和力量对比426
二、日军不宣而战偷袭清军揭开甲午战争帷幕427
三、平壤会战与黄海海战429
四、日军侵入辽东与旅顺口陷落433
五、辽东冬季战役和威海卫失陷437
六、日军占领辽东半岛和台湾保卫战443
第五节 中日马关条约与三国干涉448
一、马关议和448
二、中日交换和约与三国干涉455
第六节 日本为侵略中国所进行的舆论准备462
一、“脱亚论”、“兴亚论”及其他侵略有理论的宣传462
二、军国主义思想的流毒469
第七节 中日两国经济关系的演变472
一、鸦片战争和明治维新后中日经济关系开始逆转472
二、日本资本家及其代理人积极侵入中国市场476
三、日本资产阶级通过战争挤进掠夺、侵略、瓜分中国的世界帝国主义行列480
第八节 中国人开始“向日本人学习”495
一、中国人对明治维新的反应495
二、中国资产阶级改良派向日本学习与戊戌变法498
三、留学生赴日及其作用503
第九节 甲午战争后日本加紧侵略中国513
一、日本在镇压义和团反帝斗争中的侵略行动513
二、日本通过日俄战争对中国所进行的侵略517
第十节 辛亥革命与日本的干涉520
一、日本朝野对孙中山革命活动的态度520
二、中国民主革命者与日本社会主义者的革命友谊526
三、辛亥革命爆发后清政府同日本政府间的勾结和日本政府的对策528
四、日本对辛亥革命的干涉533
第十一节 日本近代文化对近代中国的影响538
一、日本新书在中国的传播538
二、日本近代教育对中国的影响542
三、日语词汇对近代汉语的影响549
四、日本近代出版界对中国的影响5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