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秦汉经济思想史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秦汉经济思想史](https://www.shukui.net/cover/56/31171500.jpg)
- 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经济思想史研究室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华书局
- ISBN:7101003672
- 出版时间:1989
- 标注页数:482页
- 文件大小:19MB
- 文件页数:496页
- 主题词:经济思想史(地点: 中国 年代: 秦汉时代)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秦汉经济思想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秦汉时期的经济与政治1
一 社会主要矛盾及其相互间的转化2
二 土地所有制与基本经济状况8
第二章 秦丞相李斯的经济思想23
一 李斯的生平和著作23
二 农工并重,事各有序25
三 “黔首自实田”在所有制上的意义26
四 重视经济手段的策略思想28
五 主张对外开放,反对闭关自守29
六 重视自然资源的保护和利用30
七 薄赋与节约31
八 广徕人才,严明吏治33
第三章 陆贾的经济思想38
一 陆贾及其著作《新语》38
二 “无为而治”在经济上的体现40
三 对价值与工农业生产的看法46
第四章 贾谊论经济上强干弱枝52
一 既主“割地”,又谈“益壤”54
二 控制货币发行,实行“定经制”56
三 “重农抑末”,重视积贮67
四 “三表”“五饵”,依财力降服匈奴70
第五章 晁错的经济思想73
一 “寿”、“富”、“安”、“逸”的“人情论”75
二 虽云重农,但不抑商77
三 贵粟政策的经济效果82
四 徙民实边的垦殖思想84
五 “国定论”的货币论89
第六章 《淮南子》的经济思想91
一 《淮南子》产生的历史背景和思想基础91
二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观念97
三 “安民足用”的思想100
四 劳动分工和四业并重107
一 大一统主张和“更化”思想的哲学基础111
第七章 董仲舒的经济思想111
二 “更化”的经济思想114
第八章 伟大史学家司马迁的经济思想124
一 《史记》和进步的历史观124
二 生活需要是论述经济问题的出发点127
三 商品生产和交换,商人的作用131
四 经济上的自由放任137
五 生产和经营管理139
六 财政货币思想146
第九章 桑弘羊和《盐铁论》152
一 桑弘羊及其所处的时代152
二 盐铁会议和《盐铁论》155
三 禁榷制度及其它162
四 利归于上的财利观178
五 商业致富论183
六 农工商俱利188
七 桑弘羊的历史地位及其作用191
一 耿寿昌的三大建议195
第十章 耿寿昌与肖望之的争论195
二 肖望之反对三项建议及其原因分析201
第十一章 刘向论“富国安民”210
一 “富国安民”的宏伟目标212
二 “囊漏贮中”,“私积与公家为一体”216
三 “民无食不能使,功不利人不能劝”218
第十二章 王莽的经济改革223
一 历史提出的任务223
二 “王田”与“私属”226
三 “六筦”及其中的“五均”232
四 画蛇添足的币制改革238
五 改制的分析243
第十三章 两汉农家的经济思想246
一 农家源流考察246
二 赵过的土地经营思想255
三 氾胜之与《氾胜之书》260
四 召信臣和杜诗的“兴利富民”思想270
五 两汉农家的历史地位和思想影响273
第十四章 东汉王朝的政治与经济276
一 建国初期的缓和措施276
二 阶级矛盾与民族矛盾的激化281
第十五章 桓谭的经济思想286
一 从“附莽”到“反莽”--桓子生平286
二 轻爵重赏,重视人才289
三 反对“刑开二门”291
四 禁民二业291
五 提倡科学技术294
六 重俭约,反浪费,关心水利295
第十六章 伟大哲学家王充的社会经济思想298
一 天道自然与无为298
二 富贵、贫贱与禄命300
三 “去信存食”与“抱道贸禄”301
四 有关价值问题的议论305
五 “贵贱有时,丰耗有岁”306
六 薄葬、省用与无鬼309
第十七章 班固的经济思想311
一 班固与《汉书》311
二 财富,“生民之本”313
三 食为政首,地著为本318
四 肯定“商以足用”,反对工商致富320
五 理想中的“井田制”326
第十八章 王符的经济思想329
一 反对谶纬,指讦时弊331
二 农工商业各有本末333
三 农桑为本中之本337
四 劳动计量单位--“日力”的提出338
五 移民与垦荒340
六 王符思想的妥协性342
第十九章 崔寔的经济思想344
一 对“奢僭”的议论346
二 对工商的看法348
三 主张增益官俸352
四 地主经营手册--《四民月令》353
第二十章 刘陶与荀悦358
一 同情中小地主与工商业者359
二 《申鉴》论“政治之术”366
第二十一章 仲长统的经济思想380
一 社会治乱与国家兴亡三段论380
二 “去末作以一本业”383
三 “夫田论”385
四 开发边远州郡387
五 消费论与增俸389
六 财政论390
第二十二章 孔融、徐干与王粲393
一 关于城乡区划、赋役征派与人口调查394
二 对“四民”和“畜奴婢”的意见396
三 论以“爵”为赏罚398
一 否定“天命”,要求平等生活权利400
第二十三章 六大革命农民领袖的号召400
二 《太平经》与“万年太平”理想403
第二十四章 三国时期的经济与政治414
第二十五章 杰出政治家曹操的经济思想418
一 屯田思想419
二 租调新制426
三 崇俭思想430
四 社会理想433
一 桓范的节欲论436
第二十六章 三国时期其他人物的经济思想436
二 刘廙和王肃的经济观点438
三 孙吴的经济思想与政策441
四 诸葛亮及刘蜀的经济政策446
第二十七章 结束语453
一 儒法道的关系及其对经济思想的影响454
二 巩固中央集权与重本抑末461
三 限田思想的发展471
跋4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