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JIS热处理技术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日)大和久重雄著;栾淑芳译 著
- 出版社: 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 ISBN:7118003867
- 出版时间:1990
- 标注页数:170页
- 文件大小:5MB
- 文件页数:177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JIS热处理技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第一部分JIS热处理技术1
1.钢铁的正火与退火1
1.1标准(ЛS B 6911)1
1.1.1标准名称1
1.1.2适用范围1
1.1.3加工材料1
1.1.4加工设备1
1.1.6表示符号2
1.1.5加工件的质量2
1.2正火技术3
1.2.1正火(HNR)概念3
1.2.2正火规则3
1.2.3正火方法4
1.2.4正火的应用6
1.3退火技术7
1.3.1退火(НА)概念7
1.3.2退火规则7
1.3.3退火的方法8
2.普通热处理9
2.1.1 标准名称13
2.1.2适用范围13
2.钢铁的高频淬火·回火13
2.1标准(ЛS B 6912)13
2.1.3加工材料14
2.1.4加热设备14
2.1.5加工件的质量14
2.1.6表示符号14
2 2 3高频淬火特点15
2.2.4高频淬火技术15
2.2.1 高频淬火(HQI)的目的15
2.2.2高频淬火方法15
2.2 高频淬火·回火技术15
2 2 5高频表面淬火后钢的性能27
2.2.6高频淬火零件产生的缺陷及其防止方法32
2.2.7适合高频淬火的材料38
2.2.8机械零件表面硬化法的选择标准38
3.1.2适用范围39
3.钢的淬火·回火39
3.1.1标准名称39
3.1 标准(JIS B 6913)39
3.1.3加工材料41
3.1.4加工件的分类41
3.2淬火技术42
3.2.1淬火(HQ)概念42
3.1.7表示符号42
3.1.6加工件的质量42
3.1.5加工设备42
3.2.2淬火规则43
3.2.3淬火要领43
3.2.4淬火方法45
3.2 5淬火时的注意事项50
3.2.6淬火质量缺陷及其防止方法55
3.3 回火技术57
3.3.1 回火(HT)概念57
3.3.2回火规则57
3.3.3 回火方法58
3.3.4 回火时的注意事项59
3.4 深冷处理60
3.5为使机械零件的热处理质优价廉在设计上的八点注意61
4.1标准(JIS B 6914)63
4.1.1标准名称63
4.1.2适用范围63
4.1.3加工材料63
4.1.4加工件的分类63
4.钢的渗碳淬火·回火63
4.1.5加工设备64
4.1.6加工件的质量64
4.1.7表示符号65
4.2渗碳淬火·回火技术65
4.21 渗碳淬火的目的65
4.2.2 渗碳处理(HC)的种类65
4.2.3气体渗碳66
4.2.4液体渗碳69
4.2.5固体渗碳70
4.2.6各种渗碳方法的比较71
4.2.7渗碳用钢的选择72
4.2.8防止渗碳的方法75
4.2.9渗碳后的热处理75
4.2.10渗碳硬化层深度的测量方法77
4.2.11 渗碳淬火·回火的质量缺陷及防止方法77
4.2.12渗碳的五点技术要点78
第二部分热处理技术要点79
1.热处理基础79
1.1加热79
1.2 冷却80
1.3冷却的三种类型82
1.4相变及组织84
1.4.1连续冷却时的组织转变85
1.4.2等温冷却时的组织转变91
1.4.3二段式冷却时的组织转变92
1.4.4 回火时的组织转变92
2.1.1退火的关键94
2.1 退火94
2.1.2退火方法95
2.2正火98
2.2.1正火的关键98
2.2.2正火的方法98
2.3淬火100
2.3.1淬火的关键100
2.3.2淬火的要领100
2.3.3淬火的方法102
2.3.4淬火时的注意事项105
2.4回火108
2.4.1回火的关键109
2.4.2回火的方法109
2.4.3 回火时的注意事项109
2.5深冷处理110
3.表面硬化热处理111
3.1.1渗碳112
3.1化学表面硬化法112
3.1.2氮化116
3 2物理表面硬化法118
3 2.1高频淬火118
3.2.2火焰淬火121
3.3各种表面硬化法的比较122
及其注意的事项123
1.热处理加工材料的鉴定123
第三部分 制定热处理技术人员需知123
2.质量效应与淬透性124
3.关于断面形状的考虑126
3.1关于断面的均匀性126
3.2关于拐角128
4.残余应力之功过130
5.与所要求性能相适应的热处理130
5.1要求抗拉强度时的热处理130
5.2要求疲劳强度时的热处理135
5.3要求冲击韧性时的热处理137
5.4要求耐磨性时的热处理141
6.可淬硬钢与淬透性带的应用142
6.1根据淬透性选择钢材143
6.2根据工件的淬火硬度确定热处理操作145
6.3淬透性曲线的应用145
7.热处理零件的硬度149
7.1残余奥氏体与硬度149
7.2基体的硬度与耐磨性151
7.3刃具的锋利度与硬度153
7.4硬度与脆性154
7.5硬度与残余应力155
7.6对硬度的认识156
8.其它157
8.1表面加工的程度157
8.2预先加工或预先热处理的影响157
第四部分与JIS有关的标准158
1.JIS钢铁热处理所引用的间接的及参考标准158
2.JIS产品的钢铁热处理162
3.钢铁热处理术语的说明(JIS G 0201)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