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从政方略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从政方略](https://www.shukui.net/cover/50/31109521.jpg)
- 刘强伦,傅庚成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 ISBN:7500606869
- 出版时间:1993
- 标注页数:688页
- 文件大小:21MB
- 文件页数:706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从政方略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政坛成功之真谛1
第一章 方略解迷9
一、规律性--方略制强的根本要求10
1.“唯深也,故能通天下之志”10
2.“唯几也,故能成天下之务”13
3.“唯神也,故不疾而速”15
二、微妙性--方略迷人的主要特征19
1.变化无常又有常20
2.人心难测又可测23
3.道路向前又曲折26
三、直观性--方略应用的三个要素30
1.最宝贵的是时间30
2.是基本的是地点37
3.是重要的是条件42
四、随机性--方略有效的多元法度47
1.“讲法语”和“讲德语”48
2.唱“主角”和唱“配角”52
3.对应方法和随机运用55
第二章 方略之用59
一、运筹帷幄,歧路不迷--定向指南60
1.宗旨不明,“何以为治”60
2.老马识途与“天眼”探路64
3.谋略高,目标准68
二、“庙算”多者胜--成败关键73
1.庙算,成功的先导74
2.多算胜,少算败77
3.集思广益,常胜之道80
三、转圆石于千仞之山--巧取捷径83
1.奇正相生,以奇取胜84
2.谋势造势,势如破材85
3.临机决断,择人任势89
四、不战而屈人之兵--高手妙用94
1.“上兵伐谋”94
2.“攻心为上”100
第三章 方略探原105
一、为政之第一生命--道德106
1.从樊迟学稼谈起106
2.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110
3.“我之不德,民将弃我”114
二、走向政坛的基石--才学118
1.当今争于“气力”120
2.足智、多谋、善转化123
3.尊重知识,尊重人才127
三、当局不迷的保证--见识131
1.主观与客观的一致132
2.深度、广度和远度的统一134
3.抓住变机与识破假象的协调137
四、付诸实践的法宝--胆略140
1.“君子不忧不惧”141
2.历史偏爱英雄145
3.“心欲小而胆欲大”151
五、决定胜负的关键--行动155
1.知行统一“敏于行”155
2.有的放矢“笃于行”160
3.“行之愈笃,则知之益明”163
第四章 取信方略167
一、“民无信不立”--国运民主168
1.“有功于民,故后有立”169
2.民主共和:“最好的政治外壳”171
3.长治久安的“新路”175
1.“知天下之天者,王事可成”178
二、“知稼穑之艰难”--要在知心178
2.稼穑艰难“民为贵”181
3.“知予为取政之宝”184
三“缟素为资”正天下--廉洁奉公188
1.“清心为治本”190
2.以法肃贪,以法保廉192
3.明确“公仆”性质194
四、打准你的“王牌”--审时务实198
1.知“天时”者得“人和”198
2.看得见才信得实202
3.“闻恶能改”,扬名不朽206
五、“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血肉相依209
1.“三年不上门,是亲也不亲”210
2.谦虚谨慎,尊重群众212
3.成大功者必谋于众214
4.政治上的千古难题216
第五章 立本方略221
一、决策明则天下治--战略立本222
1.从“隆中对策”说起222
2.蜜蜂筑巢与战略构图225
3.老成借筹,宁深毋浅230
二、为政有道,得道大安--政治固本232
1.“农战”政治,无敌天下233
2.经济发展的背后236
3.政治路线的成功与失误239
三、治国本于财用--经济强本243
1.强者先富 富者能强243
2.一个古老的致富“秘诀”245
3.“治家非一宝 富国非一道”250
4.三个巨人的强国梦252
1.美国人惊呼:国家在危急中257
四、十年大树,百年树人--教育培本257
2.教育:社会进步的“齿轮”261
3.曲折发展的中国教育266
五、现代社会的第一生产力--科技兴本268
1.海湾战争的启示268
2.世界性的“科技立国”浪潮272
3.中国的选择276
第六章 树威方略281
一、守三尺法,树万人威--法治282
1.“三尺安在哉?”282
2.“先自治以治人,先治近以及远”284
3.“法律和公共规则是至高无上的”287
4.根除“官本位”,建立“法本位”289
二、谁能抓住“神的胡子”?--手段293
1.“总有一天,我会成为狮子的”293
2.“要么遵守纪律,要么……”296
3.“民不畏威,则大威至”300
三、“一生系得几安危”?--奉献304
1.“我一定要向地狱开战”305
2.“除此之外,没有别的选择”308
3.顾全大局,一言九鼎310
四、“貌重则有威”--风度314
1.“衣冠不中,不敢入朝”315
2.“养吾浩然之气”317
3.“君子不失足于人,不失色于人”321
第七章 用人方略327
一、“若构大厦者,采众材于山岳”--求贤328
1.“不以一国之病而利一人”331
2.“有能则举之”336
3.“制草泽有文武高才,令指阙自举”342
二、扬长避短,人尽其才--纳众344
1.“集腋成裘”345
2.“泰山之大不舍泥土”348
3.“用人如器,各取所长”351
三、“挑剔不如欣赏”--激励355
1.“用人不疑”356
2.“赦小过,举贤才”358
3.“明赏罚”,集人才362
四、“老杆”扶“新竹”--育才366
1.做“培养天才的泥土”366
2.“素养”、“教化”、“扶持”371
3.“所宜学者,天下之用”376
第八章 引导方略379
一、淘尽泥沙始见金--开源疏导380
1.国将兴,听于民380
2.堵塞不如疏导385
3.不塞不流,不止不行390
二、“上下同欲战必胜”--目标向导394
1.“理想是生命的动力”395
2.凡治天下,必因人情398
3.“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402
三、说服沟通,情理互动--感化诱导408
1.先乎情,深于义408
2.“言于无文,行而不远”412
3.“愚公移山”,感动“上帝”418
四、奖惩劝诫,刚柔相济--典型引导423
1.赏以劝善,罚以惩奸423
2.文武之道,一张一弛428
3.树立榜样,典型示范434
五、大江东去,流水不腐--批评开导438
1.除垢祛病更健身438
2.要讲真理,不讲面子443
3.良药不苦口,忠言可顺耳447
第九章 组织方略453
一、“意合则胡越为兄弟”--内聚法454
1.“元首明哉,股肱良哉”454
2.“兼相爱,交相利”458
3.“和而不同”,对立统一461
二、兵多不如妙用--布局法465
1.选好“主帅”,突出重点466
2.“一个篱笆三个桩”468
3.统筹兼顾,要在结合470
4.局要稳,棋要活473
三、步调一致才能得胜利--协调法476
1.明辨是非,当好“裁判”477
2.治众如寡,当好“班长”479
3.互通情报,清除障碍481
4.“不痴不聋,不作家翁”484
四、办好事,管好人--制约法487
1.先“治水”,后治人488
2.“有治法而后有治人”490
3.既治下,又治上495
第十章 统御方略501
一、用90%的时间研究情况--知情法502
1.“调查就是解决问题”502
2.“要上屋顶,不要老呆在地下室”506
3.迈开双脚,“到社会群众中去”509
4.人脑还须电脑助512
二、抓“枪杆子”和抓“笔杆子”--执柄法514
1.“贱不能临贵,贫不能使富”516
2.何谓“一言而兴邦”?518
3.“两种决定性的力量”520
三、天下为公--道御法522
1.“以道御之,无所不可”523
2.“大略驾群才”525
3. 载之以文,实之以果528
四、“四两拨千斤”--因借法531
1.“我是一个平凡的人”532
2.“上君尽人之智”535
3.“善战者,求之于势”540
五、学会“弹钢琴”--揽局法542
1.台上一见,台下十年543
2.弹好“主调”,配好“和声”545
3.吃透“琴谱”,弹出“意境”548
六、牵住“牛鼻子”--扼要法551
1.“牛鼻子”在哪里?551
2.“牵”而不紧,等于不“牵”554
3.妙法制“犟牛”558
第十一章 外交方略563
一、先有邻,后有村--重交兴业564
1.化干戈为玉帛565
2.“求知于世界”567
3.“谅解,支援和友谊比什么都重要”572
二、“亲家”?还是冤家?--纵横捭阖575
1.来的都是客?576
2.同行是冤家?580
3.明“九地”之分584
4.纵横捭阖588
三、地生财则远者来--互利互惠592
1.“肥水”外流能回流593
2.已生财则彼生财595
3.互相补台莫拆台597
四、行于所当行,止于所当止--独立自主601
1.军事上不搞“合作社”601
2.“别人有不如自己有”603
3.“宁可被辗得粉碎也不屈服”605
4.打了胜仗才能坐下来谈判608
5.自尊自爱才能自强609
五、“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文化促交611
1.要通商,先“通文”612
2.要入乡,先问俗616
3.彬彬有礼,大家风度618
4.搭台唱戏,文为“正旦”623
六、诗在骨,亦在格--谨善辞令626
1.如何说“不”?626
2.如何说“可”?630
3.何为益友?何为损友?634
第十二章 守创方略639
一、萧规曹随,稳定施治--循道守常640
1.“遵而勿失,不亦可乎”640
2.“顺木之天,以致其性”644
3.“建其有极,而邦其昌”647
1.“穷则变,变则通”650
2.“苟利社稷,生死以之”655
3.变法之要,吏治为先658
三、路辟蹊径,石借他山--大胆创新663
1.“改革要有新思路”663
2.敢作第一个吃螃蟹的人667
3.“重要的问题在善于学习”670
四、有静有动,且沿且革--守创互用673
1.创中有守674
2.守中有创677
3.以守济创,以创制胜680
4.实事求是,永葆生机682
后记686
二、风云际会,革故鼎新--顺时应变6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