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现代涂料工艺新技术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现代涂料工艺新技术
  • 刘国杰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 ISBN:7501927685
  • 出版时间:2000
  • 标注页数:426页
  • 文件大小:27MB
  • 文件页数:440页
  • 主题词:涂料(学科: 生产工艺)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现代涂料工艺新技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1. 互穿网络聚合物及其在涂料工艺中的应用 耿耀宗1

1.1 概述1

1.2 聚合物的共混合和互穿网络聚合物1

1.2.1 物理(机械)共混物2

1.2.2 化学共聚一共混物制备方法2

1.2.3 互穿网络聚合物的制备方法2

1.3 IPN作为开发高性能涂料的理论基础4

1.3.1 IPN的力学性能5

1.3.2 IPN的玻璃化转变及动态力学性能对宽温域阻尼涂料开发的意义6

1.3.3 IPN的形态结构10

1.3.4 IPN的热稳定性13

1.4 IPN合成过程动力学13

1.4.1 同步IPN生成过程动力学14

1.4.2 LIPN形成过程的表现动力学18

1.5 水基宽温域IPN阻尼涂料22

1.5.1 胶乳互穿网络聚合物(LIPN)的合成23

1.5.2 填料对LIPN阻尼涂料涂层阻尼性能的影响33

1.5.3 水基汽车阻尼涂料的调制工艺35

1.6 其它互穿网络树脂涂料37

1.6.1 聚氨酯/环氧树脂互穿网络聚合物(IPN PU/Ep)阻尼涂料37

1.6.2 互穿网络聚氨酯涂料40

1.6.3 IPN高固体分涂料42

参考文献49

2 有机-无机复合乳液技术发展涂料新品种 龙复 李同年52

2.1 概述52

2.2 有机-无机复合高分子乳液合成机理53

2.2.1 化学键作用机理53

2.2.2 静电相互作用机理53

2.2.3 吸附层媒介作用机理55

2.2.4 接枝机理(偶联剂机理)56

2.3.2 无皂乳液聚合法合成有机-无机复合高分子乳液58

2.3.1 核壳乳液聚合法(种子乳液聚合)制备有机-无机复合高分子乳液58

2.3 聚合方法及动力学研究58

2.3.3 类乳液聚合法制备有机-无机复合高分子乳液59

2.4 乳胶粒的形态结构及乳液性能63

2.4.1 乳胶粒的形态结构63

2.4.2 乳液性能64

2.5 有机-无机复合乳液技术发展乳胶涂料新品种实例67

2.5.1 超耐久性涂料67

2.5.2 高性能防污涂料67

2.5.3 防漏涂料68

2.5.4 高硬度涂料68

2.5.5 难燃涂料68

2.5.6 防蚀保护涂料68

2.6 有机无机共混复合技术在涂料中的应用68

2.6.1 EAS有机无机复合型外墙涂料68

2.6.3 专利CN85104054报道的一种水溶性树脂平光漆69

2.6.2 硅溶胶-丙烯酸乳液复合涂料69

参考文献70

3 高固体分涂料的基本问题 刘国杰72

3.1 概述72

3.1.1 问题的提出:为什么要发展高固体分涂料?72

3.1.2 高固体分涂料发展动态74

3.2 发展高固体分涂料的一般途径75

3.2.1 成膜物(低聚物或齐聚物)75

3.2.2 溶剂76

3.2.3 助剂77

3.2.4 颜料77

3.3 高固体分涂料配方设计的探讨77

3.3.1 展色剂粘度的影响因素77

3.4 色漆化对粘度的影响89

3.4.1 颜料体积分数(ψp)对粘度的影响90

3.4.2 颜料粒子絮凝和吸附层厚度的影响91

3.5.1 分子量分布和官能团分布93

3.5 固化交联反应的要求93

3.5.2 交联剂结构和比例95

3.5.3 涂料使用寿命、贮存稳定性和固化速度关系96

3.6 高固体分涂料的涂膜缺陷97

3.6.1 爬缩和缩孔97

3.6.2 流挂98

3.6.3 流挂的控制98

3.6.4 金属涂料101

参考文献102

4 高固体分涂料品种的进展 刘国杰104

4.1 醇酸树脂高固体分涂料104

4.1.1 发展概况104

4.1.2 添加活性稀释剂提高固体分105

4.1.3 不靠活性稀释剂实现醇酸树脂高固体分化115

4.1.4 高固体分醇酸树脂新的交联剂-有机铝化合物119

4.1.5 结论123

4.2 聚酯树脂高固体分涂料124

4.2.1 发展概况124

4.2.2 低粘度聚酯树脂合成125

4.2.3 氨基树脂的选择128

4.2.4 涂膜交联密度132

4.2.5 色漆化问题136

4.3 丙烯酸树脂高固体分涂料136

4.3.1 丙烯酸涂料高固体分化的技术关键136

4.3.2 丙烯酸树脂低粘度化的途径138

4.3.3 高固体分丙烯酸涂料交联固化特性145

4.3.4 实用性高固体分、低VOC的丙烯酸涂料进展150

4.4 聚氨酯高固体分涂料155

4.4.1 概述155

4.4.2 无溶剂聚氨酯涂料155

4.4.3 聚氨酯高固体分涂料157

4.4.4 以多异氰酸酯多元醇为基础的高固体分涂料162

4.4.5 高性能氟碳聚醚聚氨酯高固体分涂料165

参考文献171

5 粉末涂料和涂装的进展 南仁植175

5.1 概述175

5.2 粉末涂料178

5.2.1 涂料的组成178

5.2.2 粉末涂料品种发展简况183

5.2.3 粉末涂料的制造203

5.2.4 粉末涂料的特性209

5.3 粉末涂料涂装工艺的进展212

5.3.1 流化床浸涂法212

5.3.2 静电粉末喷涂法的进展214

参考文献229

6 辐照固化涂料进展 洪啸吟230

6.1 自由基光固化体系230

6.1.1 自由基光引发体系230

6.1.2 自由基光固化树脂体系233

6.1.3 硫醇-烯光固化体系235

6.2 阳离子光固化体系235

6.2.1 阳离子光引发体系235

6.2.2 阳离子光固化体系的树脂237

6.2.3 阳离子与自由基混合光固化体系238

6.3 水性与粉末光固化树脂238

6.3.1 水性光固化涂料239

6.3.2 光固化粉末涂料239

6.4 光固化涂料中的颜料240

6.5 紫外光源240

6.6 电子束光固化涂料241

6.6.1 电子束固化的树脂及其特点241

6.6.2 电子束固化设备242

6.7 辐照固化涂料的应用242

6.7.1 木器涂料242

6.7.6 金属涂料243

6.7.5 卷材涂料243

参考文献243

6.7.7 光纤及其它高科技产品的涂料243

6.7.4 皮革涂料243

6.7.3 纸张涂料243

6.7.2 塑料涂料243

7 海洋重防腐涂料的进步与展望 阎明久245

7.1 防腐蚀涂料的骄子-重防腐涂料246

7.1.1 防腐蚀涂料的家族246

7.1.2 重防腐涂料的位置246

7.1.3 重防腐涂料的前景246

7.2 当代重防腐涂料的进步247

7.2.1 简单回顾247

7.2.2 重防腐涂料的分类247

7.2.3 重防腐涂料的新技术含量247

7.2.4 重防腐涂料的技术特点248

7.2.5 重防腐涂料的施工技术新趋向248

7.3 海洋重防腐涂料专论249

7.3.1 海洋钢结构及工程设施249

7.3.2 海洋工业重防腐涂料255

7.4 海洋重防腐蚀涂料发展的展望260

7.4.1 低VOC化260

7.4.2 水性化261

7.4.3 底漆用颜料无毒化261

7.4.4 低表面处理与锈面涂料262

7.4.5 粉末重防腐涂料262

参考文献263

8 导电涂料的进展 王平 郭洪猷265

8.1 绪论265

8.1.1 导电涂料的范畴265

8.1.2 导电涂层导电性能的表征265

8.2 添加型导电涂料导电机理266

8.2.1 添加型导电涂层电阻率与温度的关系266

8.2.2 添加型导电涂层电阻率与导电填料添加量的关系266

8.3 添加型导电涂料267

8.3.1 成膜粘合剂、助剂和溶剂267

8.3.2 导电填料与抗静电剂269

8.3.3 添加型导电涂料的应用273

8.4 非添加型导电涂料278

8.4.1 π共轭型导电聚合物278

8.4.2 电荷转移型导电聚合物281

8.4.3 高离子电导聚合物281

8.4.4 光电导聚合物284

参考文献285

9.1 概述287

9 涂料用主要无机颜料的进展概况 杨宗志287

9.2 二氧化钛颜料289

9.2.1 经济概况289

9.2.2 优异的性能289

9.2.3 80年来的发展290

9.2.4 品种291

9.2.5 品种结构合理化295

9.2.6 新一代TiO2品种的开发298

9.3.1 经济概况305

9.3 二氧化钛增量剂305

9.3.2 基本途径306

9.3.3 无机增量剂307

9.3.4 有机聚合物增量剂313

9.3.5 钛黄粉颜料314

9.4 氧化铁颜料318

9.4.1 经济概况318

9.4.2 天然氧化铁318

9.4.3 合成氧化铁320

9.4.4 透明氧化铁322

9.4.5 品种构成323

9.4.6 新产品开发325

9.5 铬酸铅颜料328

9.5.1 经济概况328

9.5.2 品种和组成329

9.5.3 晶型和性能330

9.5.4 制造工艺和表面处理技术进展331

9.5.5 在涂料中的应用332

9.5.6 健康和环保334

9.5.7 代用颜料的开发334

9.6 金属氧化物混相颜料337

9.6.1 定义337

9.6.2 经济概况337

9.6.3 品种和特点338

9.6.4 金红石型混相颜料339

9.6.5 尖晶石型混相颜料342

9.7 效应颜料345

9.7.2 效应颜料种类346

9.7.3 应用进展347

9.7.4 铝粉颜料347

9.7.5 珠光颜料351

9.7.1 定义354

9.7.6 超细TiO2355

9.8.1 定义和经济概况358

9.8 防锈颜料358

9.8.2 改性磷酸锌359

9.8.3 三聚磷酸铝360

9.8.4 钙交换二氧化硅361

9.8.5 改性钼酸盐361

9.8.6 铁酸盐363

9.8.7 合成云母氧化铁363

9.8.8 不锈钢片状颜料364

9.8.9 其它防锈颜料364

参考文献365

10 涂料与涂膜物性的最新评价方法 虞亨369

10.1 涂料及漆膜一般性能测定369

10.1.1 液体涂料颜色369

10.1.2 液体涂料粘度370

10.1.3 贮存稳定性371

10.1.4 遮盖力372

10.1.5 干燥时间373

10.1.6 漆膜厚度374

10.1.7 硬度375

10.1.8 耐冲击性377

10.1.9 柔韧性377

10.1.10 附着力378

10.1.11 耐磨性379

10.1.12 抗石击性380

10.2 漆膜的外观及光学性能测定380

10.2.1 光泽381

10.2.2 鲜映性382

10.2.3 雾影382

10.2.4 橘皮383

10.2.5 颜色384

10.3 漆膜耐腐蚀性和耐候性的测试385

10.3.1 盐雾试验385

10.3.2 湿热试验386

10.3.4 大气老化试验387

10.3.3 化工气体试验387

10.3.5 人工加速老化试验388

参考文献389

11 涂料生产工艺设备配置技术进展 沈锦周390

11.1 树脂合成工艺设备配置技术进展390

11.1.1 设备配制的基本原则390

11.1.2 合成工艺设备的进展391

11.1.3 合成工艺流程的进展403

11.1.4 附录:工业发达国家树脂合成工艺流程404

11.2 颜料分散设备进展414

11.2.1 三辊磨的进展414

11.2.2 高速分散机的进展416

11.2.3 砂磨机进展419

11.2.4 球磨机的进展423

11.2.5 国外分散研磨设备发展新动向425

参考文献42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