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医学免疫学与病原生物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医学免疫学与病原生物学
  • 袁育康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
  • ISBN:7810710702
  • 出版时间:2000
  • 标注页数:279页
  • 文件大小:17MB
  • 文件页数:289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医学免疫学与病原生物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免疫学基础1

第一章 抗原3

第一节 抗原的概念3

第二节 构成抗原的条件3

第三节 抗原的特异性与交叉反应5

第四节 抗原的分类5

第五节 医学上重要的抗原物质6

第六节 免疫佐剂8

第一节 免疫球蛋白的结构10

第二章 免疫球蛋白10

第二节 抗体多样性与血清型12

第三节 免疫球蛋白的理化性质与生物学功能13

第四节 人工制备抗体的类型15

第三章 补体系统17

第一节 补体系统的概念和组成17

第二节 补体系统的激活及调节18

第三节 补体系统的生物学功能20

第四节 补体系统异常与疾病22

第一节 概述23

第四章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23

第二节 HLA复合体的基因组成及遗传特征24

第三节 HLA的结构、分布与功能25

第四节 HLA在医学上的意义27

第五章 免疫系统29

第一节 免疫器官29

第二节 免疫细胞30

第三节 免疫分子34

第一节 概述37

第六章 免疫应答37

第二节 B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应答39

第三节 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应答42

第四节 免疫耐受45

第七章 超敏反应48

第一节 Ⅰ型超敏反应48

第二节 Ⅱ型超敏反应51

第三节 Ⅲ型超敏反应53

第四节 Ⅳ型超敏反应55

第八章 免疫学应用57

第一节 免疫学诊断57

第二节 免疫学防治62

第二篇 细菌学67

第九章 细菌的形态与结核69

第一节 细菌的大小与形态69

第二节 细菌的结核70

第三节 细菌形态与结构检查法73

第十章 细菌的生长繁殖与代谢75

第一节 细菌的化学组成和物理性状75

第二节 细菌的生长繁殖与培养76

第三节 细菌的新陈代谢产物78

第四节 细菌的分类与命名原则79

第十一章 消毒与灭菌81

第一节 细菌的分布81

第二节 消毒与灭菌83

第十二章 细菌的遗传与变异86

第一节 细菌的变异现象86

第二节 细菌遗传和变异的物质基础87

第三节 细菌变异的机理88

第四节 细菌变异的实际意义89

第一节 细菌的致病性90

第十三章 细菌的感染与免疫90

第二节 感染的发生与发展92

第三节 机体的抗菌免疫93

第十四章 球菌96

第一节 葡萄球菌属96

第二节 链球菌属99

第三节 肺炎链球菌101

第四节 奈瑟菌属102

第十五章 肠道杆菌105

第一节 埃希菌属106

第二节 志贺菌属107

第三节 沙门菌属109

第四节 克雷伯菌属112

第五节 变形杆菌属112

第十六章 弧菌属114

第一节 霍乱弧菌114

第二节 副溶血性弧菌116

第十节章 厌氧性细菌117

第一节 厌氧芽胞杆菌117

第二节 无芽胞厌氧菌120

第十八章 棒杆状菌属122

第一节 结核分枝杆菌125

第十九章 分枝杆菌属125

第二节 麻风分枝杆菌128

第二十章 动物源性细菌130

第一节 布氏菌属130

第二节 耶尔森菌属131

第三节 芽胞杆菌属133

第二十一章 其它细菌135

第一节 弯曲菌属和幽门螺杆菌135

第二节 军团菌属136

第三节 嗜血杆菌属137

第四节 鲍特菌属138

第五节 假单胞菌属139

第三篇 病毒学141

第二十二章 病毒的基本性状142

第一节 病毒的大小与形态142

第二节 病毒的结构与化学组成143

第三节 病毒的增殖144

第四节 病毒的干扰现象146

第五节 理化因素对病毒的影响146

第一节 病毒的传播方式148

第二十三章 病毒的感染与免疫148

第二节 病毒感染的类型149

第三节 病毒的致病机制149

第四节 抗病毒免疫151

第二十四章 病毒感染的检查方法与防治原则154

第一节 病毒感染的检查方法154

第二节 病毒感染的防治原则156

第二十五章 呼吸道病毒157

第一节 流行性感冒病毒157

第二节 副粘病毒159

第三节 其他呼吸道病毒161

第二十六章 肠道病毒163

第一节 脊髓炎质炎病毒163

第二节 柯萨奇与埃可病毒165

第三节 轮状病毒166

第二十七章 肝炎病毒167

第一节 甲型肝炎病毒167

第二节 乙型肝炎病毒169

第三节 其它肝炎病毒173

第一节 单纯疱疹病毒175

第二十八章 疱疹病毒175

第二节 巨细胞病毒177

第三节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177

第四节 EB病毒178

第二十九章 虫媒病毒180

第一节 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180

第二节 登革热病毒182

第三节 流行性出血热病毒182

第三十章 其他病毒184

第一节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84

第三节 乳头瘤病毒187

第二节 狂犬病病毒187

第四篇 其他微生物189

第三十一章 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190

第一节 支原体190

第二节 衣原体191

第三节 立克次体192

第三十二章 螺旋体195

第一节 钩端螺旋体195

第二节 梅毒螺旋体197

第四节 莱姆病螺旋体199

第三节 回归热螺旋体199

第三十三章 真菌201

第一节 真菌概述201

第二节 主要病原性真菌204

第五篇 人体寄生虫学206

第三十四章 总论207

第一节 寄生关系、寄生虫和宿主207

第二节 寄生虫与宿主的相互作用209

第三节 寄生虫病的流行和防治210

第三十五章 医学原虫212

第一节 叶足虫214

第二节 鞭毛虫218

第三节 孢子虫222

第三十六章 医学蠕虫229

第一节 吸虫230

第二节 绦虫241

第三节 线虫249

第三十七章 医学节肢动物学263

第一节 昆虫纲264

第二节 蛛形纲270

附录 寄生虫学实验诊断技术27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