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伦理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伦理学](https://www.shukui.net/cover/48/31101745.jpg)
- 曲力等主编 著
- 出版社: 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
- ISBN:7560100759
- 出版时间:1988
- 标注页数:256页
- 文件大小:10MB
- 文件页数:267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伦理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对象、任务和方法1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对象1
一、伦理学的对象1
二、伦理学的基本问题3
三、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对象5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创立是伦理学的革命变革8
一、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产生8
二、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发展9
三、马克思主义对伦理学的革命变革11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任务13
一、揭示道德的社会本质及发展的客观历史进程14
二、阐释共产主义道德的规范体系14
三、研究运用道德理论指导人们的道德实践活动的途径和方法15
四、批判剥削阶级道德及其伦理思想16
第四节 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研究方法16
一、历史的方法17
二、阶级分析的方法18
三、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19
一、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21
第二章 道德的本质和社会作用21
第一节 道德的本质21
二、道德是人类掌握现实世界的特殊方式25
第二节 道德的社会作用30
一、道德的功能30
二、道德的社会作用31
三、批判“道德决定论”和“道德无用论”34
第一节 道德的起源37
一、旧伦理学的道德起源学说37
第三章 道德的起源、发展及其规律性37
二、马克思主义的道德起源说40
第二节 道德的历史发展43
一、原始社会的道德43
二、奴隶社会的道德45
三、封建社会的道德48
四、资本主义社会的道德51
第三节 道德发展的规律性53
一、共产主义道德的形成57
第四章 社会主义道德和共产主义道德的原则和规范57
第一节 共产主义道德的形成和发展57
二、共产主义道德的基本特征60
三、共产主义道德的发展过程63
第二节 社会主义道德和共产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64
一、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道德和共产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65
二、集体主义道德原则的基本点66
三、坚持集体主义,反对个人主义69
第三节 社会主义道德和共产主义道德的主要规范70
一、爱祖国71
二、爱人民73
三、爱劳动75
四、爱科学79
五、爱社会主义80
第五章 道德范畴84
第一节 义务85
一、道德义务的含义及特点85
二、道德义务的实质87
三、共产主义道德义务89
一、良心的含义及实质91
第二节 良心91
二、良心的作用94
三、培养无产阶级的良心感95
第三节 荣誉97
一、对历史上荣誉观的认识97
二、无产阶级的荣誉观98
三、树立正确的荣誉观100
一、对历史上幸福观的认识102
第四节 幸福102
二、无产阶级的幸福观104
三、树立无产阶级的幸福观106
第六章 党政干部道德109
第一节 职业道德和干部道德109
一、职业道德及其主要特点109
二、干部道德及其重要意义109
一、官吏道德的由来114
第二节 对历史上官德的考察114
二、官吏道德的主要规范115
三、官吏道德的特点117
第三节 党政干部道德的主要规范117
一、公正廉洁118
二、忠诚积极119
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121
第七章 爱情、婚姻、家庭道德125
第一节 爱情与道德125
一、爱情及其基本属性125
二、爱情道德的基本要求129
第二节 婚姻与家庭道德134
一、婚姻家庭的本质134
二、婚姻家庭道德的历史演变135
三、社会主义社会婚姻家庭道德138
四、婚姻家庭矛盾的道德调节143
一、道德行为148
第一节 道德行为的价值148
第八章 道德价值、选择与责任148
二、道德价值152
第二节 道德行为的选择154
一、道德行为选择上自由和必然的辨证关系154
二、道德行为选择中目的和手段的辩证关系158
第三节 道德责任161
一、道德责任161
二、道德责任在行为选择中的作用164
一、道德评价167
第九章 道德评价的标准、根据、形式和作用167
第一节 道德评价的标准167
二、道德评价以善恶为标准170
三、历史上善恶的不同标准171
四、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关于善恶的基本观点173
第二节 道德评价的根据176
一、旧伦理学的唯动机论和唯效果论的对立177
二、动机和效果的辩证统一是道德评价的根据180
一、道德评价形式184
第三节 道德评价的形式和作用184
二、道德评价作用187
第十章 道德修养190
第一节 道德修养的目的、实质和意义190
一、道德修养的目的190
二、道德修养的实质193
三、道德修养的意义197
一、道德境界是道德修养水平的反映200
第二节 道德修养和道德境界200
二、社会主义社会的道德境界201
第三节 道德修养的方法205
一、道德修养的方法205
二、慎独209
第十一章 人生观和道德理想213
第一节 人生价值及其实现213
一、什么是人生价值213
二、人生价值的实现215
三、人生价值的实现,需要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做保障216
四、人生价值的实现,最根本的是自身的主观努力219
第二节 人生观221
一、什么是人生观221
二、对几种旧人生观的述评223
三、共产主义人生观227
第三节 道德理想231
一、什么是道德理想231
二、对旧道德理想的述评232
三、共产主义道德理想234
第十二章 经济体制改革与道德237
第一节 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践促进了道德的进步237
一、经济体制改革强化了人们的平等观念238
二、经济体制改革强化了人们的自信心239
三、经济体制改革促进了人们人格的提高和个性的发展240
四、经济体制改革造就了一代新人241
五、经济体制改革引起了人们道德观念的重大变化242
第二节 道德的进步状况制约着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245
第三节 加强社会主义道德教育,促进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