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诉讼逻辑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诉讼逻辑
  • 张世珊,何畏等编著 著
  • 出版社: 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
  • ISBN:6113·20
  • 出版时间:1986
  • 标注页数:414页
  • 文件大小:18MB
  • 文件页数:427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诉讼逻辑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 录1

绪论1

一、诉讼逻辑的对象和性质1

二、诉讼逻辑的研究内容6

三、研究诉讼逻辑的方法10

四、诉讼逻辑的作用和意义15

第一编诉讼程序逻辑18

第一章立案——诉讼矛盾的逻辑起点18

第一节诉讼矛盾的逻辑起点概述18

一、立案及其逻辑地位19

二、立案的逻辑特征24

第二节 立案中的信息处理方法27

一、立案中的信息运动27

二、立案信息处理的步骤29

第二章侦破查证—法律行为因果矛盾的再现35

第一节 再现法律行为因果矛盾概述36

一、侦破查证的概念、意义和要求37

二、法律行为的因果联系42

三、侦破查证——再现法律行为因果矛盾的途径45

一、侦查假设的逻辑特点51

第二节 再现法律行为因果矛盾的思维开端—侦查假设51

二、侦查假设的步骤、方法与要求57

一、侦查推理及其逻辑特征60

三、侦查假设的验证65

第三节再现法律行为因果矛盾的思维上升——侦查推理68

二、侦查推理的结构与步骤72

三、侦查推理思维上升的具体过程74

第四节 再现法律行为因果矛盾的思维具体——侦破结论82

一、侦查终结的逻辑特征与要求83

二、侦查结论的逻辑方法88

第三章起诉—法与非法矛盾的判定93

第一节 法与非法矛盾的判定概述93

一、起诉及其性质、逻辑地位94

二、起诉的划分97

第二节 起诉的充要条件充足理由及比对方法102

一、起诉的充要条件102

二、起诉的充足理由106

三、起诉的比对方法110

第三节 制作起诉书的逻辑规则与要求117

一、起诉书中的逻辑证明规则118

二、起诉书对逻辑思维的基本要求121

第四节 出庭支持公诉中的证明与反驳125

一、支持公诉中的证明126

二、支持公诉中的反驳128

第四章审判——对诉讼矛盾的审理判定134

第一节对诉讼矛盾审理判定概述134

一、审判及其逻辑特征135

二、审判的逻辑地位与意义137

第二节 审理判决中的基本方法——审判三段论139

一、审判三段论的构成与要求140

二、审判三段论的应用144

第三节 审判的逻辑艺术153

一、主观逻辑必须符合客观逻辑153

二、熟悉案情,掌握询问的艺术155

三、重视法庭调查157

第五章辩护——诉讼矛盾的相互制约160

第一节 诉讼矛盾相互制约概述161

一、辩护及其逻辑特点161

二、辩护的逻辑地位和作用164

一、坚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原则方法167

第二节 辩护的逻辑方法167

二、纵横矛盾分析的方法168

三、辩护三段论的逻辑方法170

四、法庭辩论中的反驳173

第三节制作辩护词的系统方法177

一、辩护词的内容结构及逻辑要求178

二、制作辩护词的逻辑方法180

第一节 执行的概述186

一、执行的概念及其逻辑特点186

第六章执行——诉讼矛盾的逻辑终点186

二、执行在诉讼程序申的地位和意义188

第二节执行的逻辑方法189

一、执行中的信息与反馈方法190

二、执行与判决、裁定的同一191

三、执行中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192

四、执行中的公检法司互相配合和制约193

第二编诉讼证据逻辑195

第七章诉讼矛盾的逻辑基础—证据195

一、诉讼证据及其逻辑地位196

笫一节诉讼证据逻辑概述196

二、诉讼证据逻辑及其思维过程201

第二节证据逻辑的特征204

一、客观性和主观性的统一205

二、历史和逻辑的统一217

第八章收集证据的逻辑方法226

第一节采证的逻辑方法概述226

一、采证及其宏观决策226

二、采证的微观方法及其特征229

第二节采证观察与实验231

一、采证观察232

二、采证实验238

第三节 立体调查询问的思维方法241

一、立体调查询问的思维方法及其特点242

二、立体调查询问的思维方法的客观依据248

第四节 采证假说251

一、采证假说及其逻辑特点251

二、采证假说的逻辑程序与方法253

一、证据比较及其逻辑意义260

第一节 证据比较260

第九章运用证据的逻辑方法260

二、证据质的比较与量的比较263

三、证据比较的基本要求266

第二节 证据的分析与综合268

一、证据分析268

二、证据综合275

第三节诉讼中的逻辑证明278

一、诉讼逻辑证明的概念及其结构278

二、诉讼逻辑证明方法281

三、诉讼证明的逻辑意义287

四、逻辑证明与实践证明289

第十章证据逻辑的主要范畴291

第一节 证据逻辑范畴概述291

一、证据逻辑范畴的一般本质291

二、证据逻辑范畴的基本特征293

第二节 主体和客体295

一、主体与客体概述295

二、主体和客体的关系299

三、分析主体和客体的逻辑方法301

第三节时间和空间308

一、时间与空间的概述309

二、时间和空间的特征311

三、时间与空间的关系313

四、判断作案时间、空间的逻辑方法314

第四节 质和量316

一、质和量的概念317

二、质和量的关系319

三、分析证据的质和量的逻辑方法321

第一节诉讼监督逻辑概述326

第三编诉讼监督逻辑326

第十一章诉讼矛盾的控制系统——诉讼监督逻辑326

一、诉讼监督逻辑及其思维对象327

二、诉讼监督的逻辑地位331

第二节诉讼监督的逻辑特点335

一、整体性与独立性的对立同一335

二、有序性与制约性的有机结合341

第十二章诉讼监督的逻辑方法345

第一节诉讼监督反向求异法345

一、反向求异及其结论真实的条件346

二、反向求异的逻辑形式349

三、反向求异方法的应用354

第二节诉讼监督的反驳法363

一、抗诉中对论题的反驳364

二、抗诉中对论据的反驳367

三、抗诉中对论证的反驳371

第三节诉讼监督的信息反馈法375

一、诉讼监督信息反馈及其程序375

二、诉讼监督信息负反馈380

第十三章诉讼监督逻辑的主要范畴390

第一节 配合与制约392

一、配合394

二、制约396

笫二节 系统与调节399

一、系统399

二、调节401

第三节 控制与反控制408

一、控制与反控制的矛盾特性409

二、反控制的因素40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