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共产党百色市历史 1921.7-2007.9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莫亚人主编 著
- 出版社: 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219073155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690页
- 文件大小:163MB
- 文件页数:715页
- 主题词:中国共产党-地方组织-史料-百色市-1921~2007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共产党百色市历史 1921.7-2007.9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百色地方党组织的建立和掀起农民革命斗争的高潮1
一、近代以来百色市的社会状况1
(一)自然概况和历史沿革1
(二)统治阶级的政治压迫和经济剥削4
(三)各族人民的反抗和斗争9
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百色地方党组织的建立10
(一)马列主义传入百色10
(二)右江农民运动的兴起13
(三)中共恩奉特支的建立17
三、掀起大革命运动的高潮20
(一)右江农民运动的蓬勃发展20
(二)工人运动的初步开展27
(三)学生运动和妇女运动28
四、国民党“清党”和农民运动被破坏29
(一)国民党对工农运动的镇压29
(二)党领导反对国民党武装镇压的斗争31
五、农民武装斗争的兴起和百色地方党组织的恢复33
(一)党领导的一系列武装暴动33
(二)党领导的游击斗争37
(三)中共田南临时特委的建立39
第二章 百色起义和右江革命根据地的建立44
一、百色起义的组织发动工作44
(一)党对俞作柏、李明瑞的统战工作44
(二)党加强对右江地区工农运动的领导49
(三)中共右江工委的成立和右江地区党组织的发展53
(四)党领导革命武装转移右江地区55
二、百色起义的准备工作58
(一)百色会议和起义前几项工作的开展58
(二)消灭广西警备第三大队62
(三)百色起义决策63
三、百色起义的胜利66
(一)百色起义和红七军的成立66
(二)右江苏维埃政府的成立69
(三)右江革命根据地的建立72
第三章 右江革命根据地的建设74
一、以土地革命为中心的经济建设74
(一)土地革命运动74
(二)经济建设86
二、政治建设和文化教育建设94
(一)党的建设94
(二)政权建设100
(三)文教卫生建设109
(四)少数民族工作116
三、军事建设和主要军事活动123
(一)军事建设123
(二)主要军事活动129
四、红七军主力北上远征145
(一)平马会议和河池整编145
(二)红七军北上和全州会议的转折150
(三)红七军转战湘桂粤边和中央苏区154
第四章 坚持根据地斗争和滇黔桂边游击斗争162
一、右江革命根据地反“围剿”斗争162
(一)组建红七军二十一师162
(二)坚持右江革命根据地斗争164
二、滇黔桂边游击区的建立172
(一)坚持右江下游游击斗争172
(二)开辟黔桂边游击区175
(三)开辟滇黔桂边游击区176
(四)桂西游击区的发展179
三、桂西地区抗日救亡活动的开展183
(一)党的斗争策略的改变183
(二)抗日救亡活动的开展185
第五章 在八年抗日救亡运动中的艰苦斗争190
一、百色国共合作谈判和游击队伍被改编190
(一)抗战爆发与党中央改编南方游击队的政策190
(二)百色国共合作谈判192
(三)游击队伍被改编197
二、百色地方党组织遭受严重破坏199
(一)中共桂西区特委解体199
(二)中共那马中心县委解体199
(三)中共东兰中心县委被破坏和滇黔桂边委解体200
(四)中共天向田中心县委解体201
三、整顿百色地方党组织203
(一)中共那武特支的成立203
(二)中共平孟支部的成立和黔桂边委的整顿204
四、发展党组织,迎接抗日战争的胜利206
(一)中共桂滇边特支的建立207
(二)中共巴麻特支和林逢支部的建立209
(三)平治、果德党组织的整顿和发展209
五、百色各族人民在抗日战争中的英勇奋斗211
(一)奔赴抗日前线和支援前线211
(二)日军入侵百色的暴行214
(三)日军轰炸百色的暴行217
第六章 开展游击战争,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在百色的胜利221
一、组织群众开展反“三征”斗争221
(一)建立中共右江领导小组223
(二)秘密建立群众组织225
(三)开展反“三征”斗争225
二、举行桂西武装起义227
(一)起义准备227
(二)起义决策230
(三)起义经过232
(四)起义挫折后的游击活动238
三、开辟桂西游击战争新局面242
(一)斗争策略的改变242
(二)广泛开展游击战争246
(三)党政组织的发展壮大250
四、百色解放252
(一)游击武装的迅速发展252
(二)游击队伍的改编257
(三)实施战略进攻261
(四)张光玮部和赖慧鹏部起义投诚264
(五)百色全境解放267
第七章 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270
一、百色地方党组织和人民政权的建立与巩固270
(一)各级党组织和人民政权的建立270
(二)巩固人民政权和稳定社会秩序274
二、剿匪、镇反、土地改革和民主改革279
(一)剿匪反霸279
(二)镇压反革命283
(三)抗美援朝和“三反”、“五反”运动286
(四)土地改革291
(五)城镇民主改革298
三、国民经济的恢复与发展301
(一)解放初百色经济状况301
(二)建立几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经济体制302
(三)国民经济恢复成就304
(四)文教卫生等社会事业的恢复308
四、贯彻党的过渡时期总路线和有计划经济建设的开始309
(一)贯彻党的过渡时期总路线309
(二)开始进行有计划的经济建设311
五、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319
(一)农业合作化运动与农村集体所有制的建立319
(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330
(三)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334
六、加强政权建设和党的建设336
(一)加强政权建设336
(二)实行民族区域自治340
(三)加强党的建设346
第八章 探索建设路子、“大跃进”与国民经济调整354
一、经济建设路子的探索和开始全面建设地方经济354
(一)积极探索山区经济建设路子354
(二)开始全面进行地方经济建设360
二、整风和反右派斗争362
三、百色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365
(一)贯彻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和“大跃进”的发动365
(二)农业“大跃进”368
(三)工业“大跃进”与大办钢铁运动371
(四)其他行业的“大跃进”375
(五)人民公社化运动376
四、初步纠正“左”的错误与“反右倾”斗争378
(一)初步纠正工作中“左”的错误378
(二)“反右倾”斗争与继续“大跃进”382
(三)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的严重困难385
五、国民经济的调整387
(一)调整工农业比例关系,加强农业生产388
(二)全面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394
(三)三年经济调整396
(四)国民经济调整的成果398
六、城乡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和党的建设400
(一)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400
(二)城乡社会主义教育运动402
(三)党的建设404
第九章 十年“文化大革命”内乱在百色409
一、百色“文化大革命”的开始和全面内乱409
(一)“文化大革命”的开始409
(二)各级党政机关被夺权413
(三)大规模武斗的爆发415
(四)动乱武斗造成的后果419
二、“斗、批、改”运动的展开421
(一)地、县各级革命委员会成立421
(二)“大批判”造成的恶劣后果422
(三)“清理阶级队伍”,批斗“走资派”和“牛鬼蛇神”425
三、整党建党,恢复建立党组织427
(一)建立各级革命委员会党的核心小组428
(二)地、县党委的恢复建立429
(三)党政机构的调整430
四、“批林整风”和“批林批孔”运动的开展431
(一)“批林整风”运动432
(二)“批林整风”运动的效果433
(三)“批林批孔”运动的开展436
五、“批修批资总体战”和“文化大革命”在百色的结束437
(一)“批修批资总体战”的开展438
(二)“文化大革命”运动在百色的结束442
第十章 拨乱反正、工作重点转移和改革的起步447
一、徘徊前进和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447
(一)揭批“四人帮”罪行447
(二)经济社会在徘徊中前进450
(三)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454
二、工作重点的转移和实现历史发展的转折456
(一)贯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457
(二)工作重点转移459
三、支援边防部队保卫边疆作战461
(一)参战支前462
(二)运输保障和医疗保障464
四、平反冤假错案和整党整风467
(一)平反冤假错案467
(二)整党整风和党政机构调整470
五、经济调整和改革的起步473
(一)国民经济调整473
(二)经济体制改革的起步479
第十一章 全面推进百色改革开放和治理整顿488
一、贯彻党的十二大精神,全面推进改革开放488
(一)贯彻党的十二大精神488
(二)继续推进农村经济体制改革490
(三)城市经济体制改革496
二、探索建设百色山区的新路子506
(一)山区经济建设方针的提出506
(二)建设十大商品基地509
(三)初步探索扶贫开发路子513
(四)初步发展乡镇企业518
三、处理“文化大革命”遗留问题与整党整风520
(一)处理“文化大革命”遗留问题520
(二)落实知识分子政策和干部政策523
(三)党政机构调整和整党525
四、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调整改革开放格局529
(一)贯彻党的十三大精神529
(二)调整改革开放格局530
五、经受政治风波考验和经济秩序的治理整顿533
(一)精神文明建设和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533
(二)经受政治风波的考验535
(三)经济秩序的治理整顿536
(四)治理整顿的成效540
六、深化改革和逐步对外开放541
(一)深化农村改革541
(二)继续推进工业改革544
(三)逐步对外开放546
第十二章 全面开创百色现代化建设新局面548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百色的初步建立548
(一)贯彻邓小平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精神548
(二)宏观调控的实施551
(三)经济体制逐步转轨553
(四)经营机制的转变559
二、继续探索建设新百色路子562
(一)优先发展右江河谷,带动两翼山区共同发展思路的提出和实施562
(二)西南大通道基础设施建设569
(三)扩大对外开放,加强内引外联573
三、加快百色经济和社会发展步伐579
(一)实施八七扶贫攻坚计划579
(二)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585
(三)右江百里文明河谷建设591
四、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推进党的建设和法制建设594
(一)党建工作的开展594
(二)开展“三讲”活动和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601
(三)法制建设605
第十三章 撤地设市,全面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百色607
一、百色撤地设市607
(一)地级百色市的设立607
(二)中共百色市第一次代表大会609
二、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提出新世纪百色发展战略612
(一)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612
(二)新世纪百色发展战略的提出614
三、强力推进工业化进程618
(一)工业立市思路的提出619
(二)建设铝工业基地622
(三)电力工业和其他工业的发展625
(四)实施开放带动、项目带动和投资拉动策略629
四、解决“三农”问题,强力推进扶贫开发633
(一)继续加强“三农”工作633
(二)强力推进扶贫开发636
五、加快发展第三产业641
(一)大力发展旅游业641
(二)发挥物流商贸业的带动作用644
(三)服务行业的发展646
六、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649
(一)打造右江百里文明河谷品牌649
(二)大力推进文化名市建设653
(三)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659
(四)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663
(五)中共百色市第二次代表大会666
(六)转变机关作风加强行政效能建设670
结束语 弘扬传统,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673
一、百色革命斗争的光辉历史673
二、百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艰难曲折和改革发展的巨大成就677
三、实施“四地一带一枢纽”发展战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682
后记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