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辽宁植被与植被区划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董厚德著 著
- 出版社: 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1065723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597页
- 文件大小:346MB
- 文件页数:633页
- 主题词:植被-区划-辽宁省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辽宁植被与植被区划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辽宁植被形成的生态环境3
第一章 地质与地貌3
第一节 地质3
第二节 地形地貌5
第二章 气候9
第一节 气候特征9
第二节 气候分区12
第三章 河流与水文15
第一节 河流15
第二节 水文17
第四章 土壤类型及其分布19
第一节 主要土壤类型19
第二节 土壤分区24
第五章 植物区系27
第一节 植物种类27
第二节 植物区系分区28
第六章 植被的变迁34
第一节 第四纪植被的变迁34
第二节 历史时期辽宁植被的变化35
第七章 辽宁的生态环境问题38
第一节 气候暖旱化趋势明显38
第二节 土壤流失严重39
第三节 山地石质化41
第四节 土地沙化42
第五节 河流的生态功能失调43
第六节 湿地面积减少45
第七节 森林病虫害严重、有害生物种群扩散蔓延46
第二篇 辽宁植被类型及其地理分布规律51
第一章 植被分类和系统51
第一节 植被分类的标准和单位51
第二节 辽宁植被分类系统53
第二章 针叶林60
第一节 寒温性针叶林60
第二节 暖温性针叶林64
第三章 针叶落叶阔叶混交林75
第一节 寒温性针叶落叶阔叶混交林75
第二节 冷温性针叶落叶阔叶混交林81
第三节 暖温性针叶落叶阔叶混交林87
第四章 落叶阔叶林105
第一节 冷温性落叶阔叶林105
第二节 暖温性落叶阔叶林144
第五章 矮林192
第一节 针叶矮林192
第二节 寒温性落叶阔叶矮林195
第三节 暖温性落叶阔叶矮林197
第四节 栎树蚕场矮林212
第六章 山坳、河谷及河岸落叶阔叶林222
第一节 山坳沟谷林222
第二节 河岸林235
第七章 人工林243
第一节 针叶人工林243
第二节 落叶阔叶人工林249
第八章 灌丛252
第一节 寒温性灌丛252
第二节 冷温性灌丛254
第三节 暖温性灌丛259
第四节 旱生和超旱生灌丛285
第五节 河谷、河岸灌丛291
第六节 盐生灌丛294
第七节 沙生灌丛296
第九章 草丛298
第一节 冷温性草丛298
第二节 暖温性草丛298
第十章 草原317
第一节 草甸草原317
第二节 典型草原323
第十一章 草甸327
第一节 山地草甸327
第二节 滨海草甸329
第三节 盐生草甸332
第四节 草甸化沼泽337
第十二章 陆域湿地植物群落340
第一节 沼泽340
第二节 水生植物群落346
第十三章 一年生草地和临界裸地350
第一节 一年生草地350
第二节 裸地353
第十四章 农业植被355
第一节 粮食作物群落355
第二节 蔬菜作物群落356
第三节 果类作物群落356
第四节 药用植物群落358
第十五章 辽宁植被的地理分布规律359
第一节 关于植被分布的地带性与非地带性学说359
第二节 辽宁植被的水平分异360
第三节 植被的垂直分异367
第四节 植被的坡向分异371
第五节 植被的非地带性分布规律375
第三篇 辽宁植被区划及分区论述379
第一章 植被区划和区划方法379
第一节 植被区划的内容和意义379
第二节 定性植被区划380
第三节 植被数量区划383
第四节 基本区——植被小区的划定388
第五节 二级区——植被地区的划定393
第六节 一级区——植被区的划分395
第二章 辽东山地冷温带湿润的杉松冷杉、红松阔叶混交林及其次生林区(Ⅰ)398
第一节 生态环境398
第二节 主要植被类型400
第三节 植物群落演替规律405
第四节 植被地区与小区409
第三章 辽东半岛暖温带湿润的赤松栎林和栎树蚕场矮林区(Ⅱ)419
第一节 生态环境与植物区系的特点420
第二节 主要植物群落424
第三节 植物群落演替规律428
第四节 植被地区和植被小区432
第四章 辽东山地西麓暖温带湿润的油松栎林及其次生灌丛区(Ⅲ)439
第一节 生态环境440
第二节 主要植物群落441
第三节 植物群落演替规律443
第四节 植被分区446
第五章 辽河平原一年一熟农业植被及草甸区(Ⅳ)452
第一节 生态环境及植物区系特点453
第二节 辽北波状平原玉米、大豆和甜菜种植群落地区(Ⅳ6)455
第三节 辽(河)、浑(河)、太(子河)平原水稻、玉米、高粱种植群落地区(Ⅳ7)456
第四节 辽东湾北岸滨海平原水稻种植群落及獐茅盐生草甸和芦苇沼泽地区(Ⅳ8)460
第五节 柳(河)、绕(阳河)缓丘平原玉米、向日葵、花生种植群落及羊草草甸地区(Ⅳ9)470
第六章 辽西山地东南部暖温带半湿润的油松栎林及其次生灌丛区(Ⅴ)474
第一节 生态环境和植物区系的特点475
第二节 主要植被类型及其分布477
第三节 医巫闾山—虹螺山低山丘陵荆条灌丛、白羊草草丛和油松栎林地区(Ⅴ10)480
第四节 冀、辽中低山地荆条灌丛及蒙古栎林地区(Ⅴ11)487
第七章 辽西山地西北部暖温带半湿润—半干旱的侧柏矮林、山杏矮林和黄榆矮林及草原化灌丛区(Ⅵ)492
第一节 生态环境及植物区系特征492
第二节 主要植物群落及其分布495
第三节 植物群落的空间组合与演替规律499
第四节 牤牛河—大凌河宽谷低山丘陵草原化荆条灌丛、白羊草草丛及草原化小半灌木灌丛地区(Ⅵ12)502
第五节 努鲁儿虎山油松人工林、山杏、黄榆矮林及虎榛子灌丛地区(Ⅵ13)509
第八章 辽西北冷温带半干旱—干旱的山杏矮林、栎树矮林及长芒草、羊草草甸草原区(Ⅶ)513
第一节 生态环境及植物区系特点513
第二节 主要植物群落及其分布515
第三节 科尔沁南缘沙地黄柳灌丛及羊草、冰草草甸草原地区(Ⅶ14)517
第四节 努鲁儿虎山北部黄土丘陵台地长芒草、大针茅草原和羊草草甸草原地区(Ⅶ15)523
植物名录(中名索引)527
植物名录(学名索引)560
参考文献5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