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工程硕士实践教学案例指导书 工业工程领域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工程硕士实践教学案例指导书 工业工程领域
  • 杨雷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2305101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327页
  • 文件大小:83MB
  • 文件页数:342页
  • 主题词:工业工程-研究生-教学参考资料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工程硕士实践教学案例指导书 工业工程领域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质量管理3

案例一 箭牌瓶装口香糖包装缺陷改善3

1 TPM理论基础4

1.1 TPM的发展历程4

1.2 TPM的主要活动内容5

1.3 建立零缺陷的质量维护系统6

2 箭牌广州工厂包装质量缺陷7

2.1 工厂质量管理现状7

2.2 54粒瓶装口香糖包装线的质量问题8

3 54粒瓶装口香糖的包装缺陷问题改善8

3.1 包装缺陷改善活动的步骤8

3.2 包装缺陷改善活动计划9

3.3 包装缺陷改善活动实施9

3.3.1 确定缺陷的起因9

3.3.2 在关键区域恢复机器的原始状态及设定标准18

3.3.3 找出反复出现的缺陷的根源22

3.3.4 执行改进措施26

3.3.5 改善控制体系32

3.4 包装缺陷改善活动效果评价35

3.5 总结37

案例二 H公司MCCB热跳扣调整与测试工序的质量控制38

1 质量控制基本理论39

2 MCCB热跳扣调整工序41

2.1 MCCB产品工作原理41

2.2 MCCB生产工艺42

2.3 MCCB生产测试过程42

2.4 MCCB热跳扣整定工序44

3 MCCB热跳扣质量影响因素分析46

3.1 收集测试数据46

3.2 排列图分析46

3.3 因果图分析48

3.4 PFMEA分析48

3.5 设备参数设置分析50

3.6 双金属片高度分析53

3.6.1 高度测量系统分析53

3.6.2 双金属片高度过程能力分析55

3.7 焊接组件尺寸分析57

4 质量改进措施的实施与验证60

4.1 设备参数优化60

4.2 双金属片高度调整制程能力改善60

4.3 组件焊接位置制程能力改善61

4.4 改善措施实施效果的检验62

4.5 应用均值-极差控制图对改善措施实施效果进行控制63

5 总结65

案例三 佛山依多科公司UBC产品质量控制与改善案例67

1 佛山依多科公司及其UBC产品68

1.1 公司介绍68

1.2 公司产品介绍69

1.3 UBC产品质量问题70

2 UBC产品质量问题原因分析73

2.1 生产流程对产品质量的影响分析73

2.2 原材料对产品质量的影响分析78

2.3 生产设备对质量问题的影响分析81

2.3.1 生产设备81

2.3.2 中、日生产设备比较82

2.4 测试方法对产品质量的影响分析82

2.5 人员素质对产品质量的影响分析86

2.6 产品质量影响原因确认86

3 UBC产品质量改进实施方案87

3.1 配方改良87

3.2 流程改进91

3.3 检验方法改进94

3.4 UBC产品质量控制改进实绩96

案例四 六西格玛方法在产品质量管理中的应用98

1 XK公司的管理现状98

1.1 XK公司组织结构98

1.2 公司产品介绍99

1.2.1 XK公司的产品介绍99

1.2.2 硬盘磁头的发展历程100

1.3 XK公司产品的市场分析101

1.4 XK公司现有质量管理体系与六西格玛管理的整合101

1.5 XK公司产品质量状况和六西格玛改进模式选择102

1.5.1 XK公司的产品质量状况102

1.5.2 XK公司的六西格玛的改进模型选择103

2 六西格玛质量管理和常用工具应用分析104

2.1 六西格玛的数理统计原理104

2.1.1 六西格玛的统计学含义104

2.1.2 六西格玛的漂移问题105

2.2 六西格玛改善的分析工具105

2.2.1 定义阶段常用工具107

2.2.2 测量阶段常用工具107

2.2.3 分析阶段常用工具110

2.2.4 改进阶段常用工具111

2.2.5 控制阶段常用工具112

3 六西格玛在DX产品质量优化中的应用114

3.1 DX产品WPE性能优化项目介绍114

3.2 WPE项目的定义阶段114

3.3 六西格玛项目的测量系统可靠性分析117

3.4 六西格玛项目的分析阶段119

3.4.1 分析产生问题的相关原因119

3.4.2 分析产生问题的回归检验122

3.5 六西格玛项目的改进阶段124

3.5.1 检验测量方法和问题的确定124

3.5.2 因素和实验水平选择及实验安排124

3.5.3 实验结果及数据分析125

3.5.4 重新安排实验和结果验证127

3.6 六西格玛项目的控制阶段127

3.6.1 控制计划的步骤和文件化实施127

3.6.2 SPC控制图127

3.7 项目效果评价131

第二篇 运营管理135

案例五 FKG公司的大规模定制生产案例135

1 大规模定制生产的基本理论135

1.1 大规模定制生产方式及其特点136

1.2 大规模定制生产中的技术应用137

1.2.1 大规模定制生产中的模块化技术137

1.2.2 大规模定制生产中的延迟策略138

1.2.3 大规模定制中的信息化技术139

2 FKG公司生产现状分析140

2.1 FKG公司及其产品介绍140

2.1.1 血袋产品特点及结构140

2.1.2 FKG公司原有的血袋生产模式141

2.1.3 FKG公司原有血袋生产定制点的确定142

2.2 公司原有生产计划与控制143

2.3 公司原有生产模式存在的问题145

2.3.1 制袋车间背景145

2.3.2 工序工效分析145

2.3.3 产能及废品率分析149

2.4 案例问题153

3 FKG公司实施模块化技术153

3.1 FKG公司基于模块化的生产工艺流程改造153

3.2 FKG实施模块化生产模式后的效益156

3.2.1 对生产效率的影响156

3.2.2 对工序产能与废品率的影响157

3.2.3 对制造成本与装配成本的影响162

3.2.4 对库存量及库存成本的影响165

3.2.5 对订单响应速度的影响165

3.3 总结166

4 ERP系统在FKG公司大规模定制生产中的应用166

4.1 模块化技术与ERP的相互关系166

4.2 与大规模定制模式相适应的SAP系统的特点167

4.2.1 FKG公司BOM的维护流程167

4.2.2 FKG公司生产计划与个性化定制流程168

4.2.3 ERP系统对FKG公司生产能力的影响分析和预测175

4.3 ERP系统在FKG公司的应用效果分析175

4.4 总结177

案例六 博能(广州)公司订单实现流程改进案例178

1 流程再造的相关理论178

1.1 流程再造概念及思想178

1.1.1 业务流程再造的含义178

1.1.2 业务流程再造的基本思想179

1.1.3 业务流程再造蕴含的管理思想179

1.2 业务流程改进方法180

1.2.1 SIPOC方法180

1.2.2 ASME方法181

1.2.3 ESIA方法181

2 博能公司订单实现流程现状分析182

2.1 博能公司介绍182

2.2 博能公司订单实现流程现状183

2.2.1 公司各部门业务子流程描述183

2.2.2 企业订单实现业务总流程190

2.3 订单实现流程存在的问题191

2.3.1 采购部门业务流程存在的问题191

2.3.2 生产部门业务流程存在的问题192

2.3.3 品控部门业务流程存在的问题194

3 订单实现业务流程改进方案设计195

3.1 企业采购部门业务流程的改进方案设计196

3.1.1 供应商交货的等待(耗时60天)196

3.1.2 物料需求单的检查(耗时0.5天)198

3.1.3 采购单的创建(耗时0.5天)和采购单的审批(耗时1天)198

3.2 企业生产部门业务流程的改进方案设计199

3.2.1 贴内标签(耗时60分钟)199

3.2.2 物料检查点数(耗时20分钟)和机器调试调整(耗时60分钟)200

3.2.3 质量检验(1440分钟)200

3.2.4 申请序列号(耗时10分钟)和产品分类(耗时60分钟)200

3.3 企业品控部门业务流程的改进方案设计201

3.3.1 品检员对货物分类(耗时60分钟)201

3.3.2 准备图纸工具(耗时3分钟)和打印品检报告(耗时5分钟)201

3.3.3 检测货物(耗时960分钟)201

4 流程改进方案实施效果分析202

4.1 实施情况分析202

4.2 实施业务流程改进前后的效果对比205

4.2.1 工作效率提高205

4.2.2 服务质量改善206

4.2.3 客户订单实现率增大207

案例七 格兰仕集团国际运营战略的艰难选择208

1 国际化运营战略相关理论208

1.1 国际化阶段及路径理论208

1.2 技术地方化理论209

1.3 OEM、ODM、OBM理论209

2 格兰仕国际运营战略的艰难选择211

2.1 格兰仕运营发展历程211

2.1.1 格兰仕的发展历程211

2.1.2 格兰仕国际化发展历程212

2.2 外部环境分析213

2.2.1 中国微波炉国内市场213

2.2.2 中国微波炉出口市场214

2.2.3 制造成本的挑战216

2.2.4 环境保护的约束216

2.3 国内的竞争环境217

2.3.1 主要竞争对手——美的217

2.3.2 双寡头竞争格局217

2.4 格兰仕的运营能力分析217

2.4.1 技术与研发能力217

2.4.2 采购与供应链219

2.4.3 生产制造能力220

2.5 格兰仕的产品出口与OEM223

2.6 格兰仕今天的“烦恼”224

2.7 格兰仕国际化运营战略的决策226

第三篇 工业工程229

案例八 美的饮水机公司生产线平衡优化案例研究229

1 生产线平衡理论229

1.1 生产线平衡概述229

1.2 生产线不平衡原因分析230

1.3 装配线平衡的意义230

1.4 流水生产线的特征230

2 企业现有环形生产线存在的问题232

2.1 设备硬件造成的问题232

2.2 环形生产线平衡前的数据分析233

2.3 装配线平衡优化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234

3 R718温热型饮水机装配工艺流程分析235

3.1 R718饮水机工作原理235

3.2 R718饮水机结构分析235

3.3 R718饮水机的装配工艺237

3.3.1 作业排序237

3.3.2 确定流程的起始点238

3.3.3 排序原则238

3.4 优化R718饮水机的作业顺序241

4 R718饮水机装配的作业测定241

4.1 作业测定概述241

4.1.1 作业测定的意义和作用241

4.1.2 标准时间的构成242

4.1.3 宽放的确定242

4.1.4 评价系数的确定243

4.2 作业测定的方法244

4.3 连续测时法的运用246

4.4 R718饮水机标准生产周期的测定249

5 R718饮水机生产线的启发式平衡优化250

5.1 装配线平衡问题的解决方法250

5.1.1 装配线平衡问题250

5.1.2 两类装配线平衡问题250

5.1.3 启发式装配线平衡方法251

5.2 R718装配线的平衡优化252

5.2.1 确定装配线的节拍252

5.2.2 计算最小装配工位数253

5.2.3 给装配工位分派工作任务253

5.3 R718饮水机装配线改造261

5.3.1 布置方案的设计目标262

5.3.2 装配生产线的平面布置形式选择262

5.3.3 R718饮水机生产线的平面布置方案263

5.4 装配生产线改造后的实际运行效果264

案例九 卡尔蔡司光学科技(广州)有限公司生产线布局规划案例266

1 设施规划与精益设计理论266

1.1 设施规划266

1.2 精益设计267

1.3 设施布局与精益设计的结合269

2 公司、项目、产品介绍270

2.1 公司简介270

2.2 项目介绍270

2.3 产品介绍272

2.3.1 产品类型272

2.3.2 自制或外购决策273

3 生产工艺流程设计274

3.1 现有工艺流程分析274

3.1.1 现有工艺流程介绍274

3.1.2 现有工艺流程的不足277

3.2 新生产线工艺流程设计278

3.2.1 工艺设计278

3.2.2 流程设计与精益物流282

4 生产线平面布局规划286

4.1 车间划分286

4.2 设备需求分析287

4.2.1 工序能力分析287

4.2.2 设备需求数量分析287

4.3 人员需求分析288

4.4 车间面积需求分析291

4.5 平面布局设计293

4.6 设计方案评价297

第四篇 精益生产301

案例十 YORK(广州)公司精益生产实践及其改善案例301

1 精益生产理论与方法301

1.1 精益生产301

1.1.1 精益生产的产生301

1.1.2 精益生产的特点302

1.1.3 精益思想303

1.2 价值流理论303

1.3 工作研究305

1.4 生产线平衡305

1.5 多品种混流生产方式306

1.5.1 混流生产线的运作方式306

1.5.2 混流生产线顺序的基本思想306

2 YORK公司生产现状分析308

2.1 公司简介308

2.2 中央空调的生产工艺流程309

2.3 生产职能部门结构310

3 YEAP产品价值流分析311

3.1 YEAP机组COIL的生产工艺参数311

3.1.1 YEAP生产线的标准工时并制作操作顺序表311

3.1.2 YEAP产品COIL价值流分析的数据收集313

3.1.3 COIL当前价值流图313

3.2 确定精益化的计量标准313

3.3 问题分析314

3.4 描述未来的状态315

3.5 设计持续改善方案与计划316

3.5.1 设计持续改善方案316

3.5.2 设计持续改善计划317

3.6 实施持续改善方案318

3.6.1 方案实施后各工序的标准工时318

3.6.2 改善方案的实施318

3.7 项目效果评价319

4 混流生产方式的应用320

4.1 UPG装配生产线320

4.2 公司实施混流生产方式的目的320

4.3 分析UPG生产线各机组在各工序的标准工时321

4.4 评估实现混流生产方式的可行性322

4.4.1 2007年UPG产品的销售情况322

4.4.2 实现混流拉动的可行性分析322

4.4.3 装配线混流拉动所需要的设备和人工323

4.5 混流生产方式机组的投产顺序32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