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论企业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论企业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
  • 张立君著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4201463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194页
  • 文件大小:38MB
  • 文件页数:213页
  • 主题词:企业经济-经济利益-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论企业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总序1

内容提要1

导论1

一、选题的意义1

二、本书的结构2

三、几点说明5

第一章 企业治理结构:纳入利益相关者的分析8

一、企业治理结构的含义8

二、进一步认识企业治理结构10

(一)企业治理问题的产生10

(二)企业治理结构的实质12

三、企业治理问题的兴起14

四、企业治理结构的模式及其转化16

(一)单边治理模式与委托代理理论17

(二)共同治理模式与利益相关者理论19

(三)两种企业治理模式的比较21

(四)企业治理结构的转化23

五、丰富多彩的企业所有权世界25

(一)雇员所有权企业25

(二)顾客所有权企业29

(三)无所有人企业32

(四)享利·汉斯曼的结论35

第二章 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理论概述37

一、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发展37

二、利益相关者的界定39

(一)米切尔等人的归纳39

(二)识别企业的利益相关者41

三、利益相关者的具体分析45

(一)债权人及其治理权利45

(二)雇员及其治理权利46

(三)消费者、供应商及其治理权利47

(四)社区、政府及其治理权利49

四、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的理论基础:已有研究问题50

(一)新制度经济学理论51

(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53

(三)人力资本理论55

(四)经济民主理论56

(五)公司社会责任理论58

五、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的运用: OECD有关规定59

第三章 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的机理分析——资产专用性、专有性与最优企业所有权安排64

一、引言64

二、不完全契约、资产专用性与企业所有权的分布64

(一)契约的不完全性64

(二)资产专用性66

(三)敲竹杠问题67

(四)人力资本产权特征与企业内敲竹杠问题69

(五)企业所有权的分布与敲竹杠问题的成本70

三、资产专有性、谈判能力与最优企业所有权安排73

(一)资产专有性73

(二)最优企业所有权安排75

(三)谈判能力与轮流叫价谈判模型78

四、人力资本的专有性与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80

(一)资产专有性是决定最优企业所有权安排的依据80

(二)人力资本的专有性与最优企业所有权安排81

第四章 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的实践反思——比较公司治理研究与历史比较制度分析88

一、比较公司治理新的视角88

(一)比较公司治理已有的研究88

(二)基于利益相关者的比较90

二、引入历史比较制度分析92

三、美、日等国企业治理结构的变迁95

(一)美国企业治理结构的变迁96

(二)日本企业治理结构的变迁99

四、各国公司治理结构实践比较102

(一)英美模式的公司治理结构102

(二)德日模式的公司治理结构103

(三)各国公司治理结构的趋同105

五、公司治理结构实践的理论反思106

第五章 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的机制设计111

一、已有研究的简要回顾111

二、国外人力资本所有者分享企业所有权的实践113

(一)员工参与决策制113

(二)员工持股制度115

(三)股票期权制度118

三、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机制设计的基本原则123

四、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机制的基本内容128

(一)将人力资本所有者进入董事会和监事会以法律形式确立下来128

(二)构建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的受托人模式129

(三)组建董事会和监事会131

(四)处理好各权力机构的关系132

(五)企业剩余分享机制设计133

(六)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的实施机制134

第六章 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与中国国有企业治理结构创新135

一、企业治理结构创新是国有企业改革的下一个突破点135

(一)从国有企业改革的阶段性看135

(二)从国有企业的特殊性看137

二、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与提高国有企业的效率138

(一)国有企业效率低下的分析138

(二)国有企业效率低下的原因144

(三)提高国有企业效率:国有企业治理结构创新148

三、路径依赖、国有企业解决代理问题的实践与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152

(一)国有企业双层委托—代理关系再分析153

(二)国有企业解决代理问题的实践154

(三)制度变迁中的路径依赖理论157

(四)路径依赖与国有企业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159

四、国有企业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的尝试161

(一)深圳金地模式161

(二)上海期股模式166

(三)涪陵泛股制模式167

(四)襄樊动态股权制模式167

五、向国有企业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过渡170

(一)以法律形式确立职工进入国有企业董事会和监事会170

(二)国有企业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的形式173

(三)标准的员工持股制度再回顾175

(四)构建新型的国有企业员工持股制度176

参考文献180

后记19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