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哈佛模式职业经理人 3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哈佛模式职业经理人 3](https://www.shukui.net/cover/33/31067397.jpg)
- 刘玉良,阮小芳主编 著
- 出版社: 线装书局;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
- ISBN:7801060113
- 出版时间:2001
- 标注页数:2296页
- 文件大小:114MB
- 文件页数:706页
- 主题词:企业管理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哈佛模式职业经理人 3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新产品开发1617
第一章 技术开发1617
一、技术开发的含义1617
(一)技术开发的概念1617
(二)技术开发的种类1618
(三)技术开发的内容1620
二、技术开发的方法1621
(一)独创型技术开发1621
(二)引进型技术开发1622
(三)综合型技术开发1622
(四)延伸型技术开发1624
(五)总结提高型技术开发1624
三、技术类型、结构、配套与开发周期1624
(一)技术类型1624
(二)技术结构1626
(三)技术配套1628
(四)技术开发周期1629
第二章 新产品开发一、新产品开发的概念及类型1633
(一)现代的产品定义1633
(二)产品的三层次理论1633
(三)新产品1634
(四)新产品分类1634
二、新产品开发对企业的意义1640
(一)革新——企业的根本任务1640
(二)产品不能停留在一个样子上1642
三、新产品开发的风险1645
(一)新产品开发具有广泛的风险性1645
(二)风险分析和管理1649
四、新产品开发的主要方式1652
五、新产品开发策略1654
(一)新产品开发策略概述1654
(二)制定新产品策略时应考虑的因素1655
(三)新产品开发策略的类型1657
(四)现有产品的改进1662
六、新产品开发组织1666
(一)新产品开发的典型组织形式1666
(二)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的作用1671
(三)新产品开发负责人员的选择1672
七、新产品开发过程1674
(一)消费性新产品的开发过程1674
(二)工业性新产品开发过程1676
(三)新产品开发过程的典型模式1678
八、新产品概念开发1680
(一)新产品设想的形成1680
(二)新产品设想的筛选1691
九、新产品样品开发1702
(一)影响新产品设计决策的因素1702
(二)新产品实体特征1704
(三)新产品的包装1705
(四)新产品的品牌1709
(五)新产品伴随服务1712
(六)新产品设计1714
(七)新产品试制1716
(八)新产品样品试验1718
(九)价值工程在新产品开发中的应用1720
十、新产品商品开发1725
(一)新产品市场试销1725
(二)新产品的商品化1725
十一、新产品工艺管理1737
(一)产品设计的工艺性分析与审查1746
(二)工艺方案的编制与经济评价1747
(三)工艺技术文件的编制1749
(四)工艺装备的设计1751
第三章 发展科技策略1755
一、发展科技策略1756
二、科技评估1757
(一)指出重要科技1757
(二)分析目前和未来重要科技的可能变化1757
(三)分析科技的竞争冲击1758
(四)分析公司在技术上的优、弱势1759
(五)选择暂时性的排序1759
三、选择科技组合1759
第四章 企业的生存和发展1763
一、科技进步对企业的影响1763
(一)科技进步使市场需求发生变化,市场需求促进企业技术创新1763
(二)科技进步对用户需求变化的影响1764
(三)产业革命与企业产品结构的调整1765
(四)生产方式的变革与空间的扩大1766
(五)科技先导型企业1766
二、企业科技管理的任务和内容1767
三、高科技时代的来临1768
案例:西屋公司的技术领先战略1770
国际化经营1770
第一章 持续创新1775
一、加强以技术中心为核心的技术创新工作1776
(一)确定了企业技术创新工作的三个原则1777
(二)超前研究开发提到议事日程1780
二、提高企业综合实力1781
(一)市场占有率稳步提高,市场领先地位进一步巩固1781
(二)产品结构得到优化,畅销产品种类品种最多1782
(三)技术中心超前研究能力进一步提高1782
三、形成技术创新为先导的不断上升的三角结构1783
(一)从市场需求产生市场细分化的创新1783
(二)通过质保和服务体系满足消费者潜在需求1783
(三)经过市场检验发现新的需求,引导新的创新1784
四、合理有效的运行机制1784
(一)开发课题不断优化调整的决策机制1785
(二)不断挖掘潜能的人才激励机制1785
(三)充分运用全球科技资源的科技协作机制1785
(四)运用OEC管理法提高开发效率1785
(五)确保优先的科技投入机制1786
五、跨国发展战略1787
(一)产品出口与海外投资状况1787
(二)跨国发展战略的成因1788
(三)国际化发展过程中的指导方针与实施手段1789
(四)海外子公司的建设与管理经验1793
第二章 策略联盟1797
一、策略联盟的概念1798
二、联盟的理由1799
三、联盟的核心内容1801
(一)目标的一致性1802
(二)策略优势1802
(三)互相依赖1802
(四)承诺1803
(五)沟通与冲突的解决方法1803
(六)工作协调1804
(七)规划1804
四、策略联盟的生命周期1805
五、联盟经理人1808
六、临时性联盟1811
(一)生命周期的比喻1813
(二)关系属性发展的比较1814
(三)信誉的重要1817
第三章 国际企业管理1821
一、国际投资的动机1822
(一)外国公司可能有的竞争优势1822
(二)国外作业的缺点1825
(三)国外现金流量的评估1825
二、分歧的来源1826
(一)互相依赖性1826
(二)汇款限制1828
(三)课税1828
(四)补助1829
三、政治及作业上的风险1829
(一)监视发展1834
(二)预期政策1834
(三)适应环境1836
四、外币汇率1838
(一)规避汇率风险1840
(二)购买力平准1841
五、组织跨国公司1842
(一)跨国公司的研究1842
(二)跨国公司的管理1843
第四章 企业国际经营1847
一、企业国际经营的模式1847
(一)企业国际经营的一般模式1847
(二)企业国际经营的最新模式1855
二、国际市场的进入策略1859
(一)灵活变通的所有权安排1859
(二)国际市场进入突破口的选择1862
(三)一步到位和逐渐进入策略1865
(四)跳板动机和进入策略1866
三、全球战略1868
(一)全球战略1868
(二)全球战略的目标及其管理1869
(三)全球战略目标的实施手段1870
(四)全球战略制定的参考程序1872
(五)成功的全球战略调整的几种方案1874
四、转移定价与国际避税1878
(一)转移价格1878
(二)转移定价的两种方法1878
(三)转移定价的形式及支付方式1879
(四)利用转移价格进行国际避税1880
(五)转移价格的其他功能1883
案例一:跨国企业转移定价的成本计算1884
案例二:伯奇造纸公司的转移定价1886
第五章 跨国管理与国际竞争1889
一、席卷全球的国际化浪潮1889
(一)经济全球化时代1889
(二)跨国公司的力量1892
(三)21世纪的国际经济环境1894
二、国际争夺战1896
(一)美日汽车战的较量1896
(二)永无胜负的技术战1899
(三)世界经济大战争夺的制高点1906
三、以知识经济为中心的国际管理1908
(一)知识经济区域集团化1908
(二)知识经济时代的国际合作1913
四、相互依存的跨国管理1917
(一)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基础和目标1917
(二)建立新型的国际合作关系1918
(三)世界经济的整体管理1919
(四)增强世界性相互依存管理1920
职业经理人工作检测1920
第一章 职业经理人工作状况分析1925
一、执行工作分析1925
(一)经理人行为准则1925
(二)工作态度诊断1927
(三)工作行为诊断1928
(四)工作计划诊断1929
(五)业务执行的自我诊断1930
(六)与成员合作的自我诊断1931
(七)职责合作诊断1932
(八)职责履行诊断1933
二、领导作风分析1942
(一)经理人行为准则1942
(二)领导作风诊断1943
(三)领导策划诊断1944
(四)领导目标诊断1945
(五)领导艺术诊断1946
(六)领导风格诊断1947
(七)领导魅力诊断一1948
(八)领导魅力诊断二1949
(九)领导魅力诊断三1950
(十)领导魅力诊断四1951
(十一)领导协调诊断一1952
(十二)领导协调诊断二1953
(十三)领导能力诊断一1954
(十四)领导能力诊断二1955
三、沟通技巧分析1970
(一)经理人外交沟通行为准则1970
(二)沟通态度诊断1971
(三)沟通方法诊断1972
(四)与上司沟通诊断1973
(五)与部属沟通诊断一1974
(六)与部属沟通诊断二1975
(七)与部属沟通诊断三1976
(八)与部属沟通诊断四1977
(九)与部属沟通诊断五1978
(十)沟通行为诊断1979
(十一)沟通能力诊断一1980
(十二)沟通能力诊断二1981
四、辅助上司分析1994
(一)行为准则1994
(二)辅助态度诊断1995
(三)辅助方法诊断1996
(四)报告与情报提供自我诊断1997
(五)辅助关系诊断1998
第二章 职业经理人管理状况分析2005
一、解决问题分析2005
(一)行为准则2005
(二)解决态度诊断2007
(三)解决方法诊断2008
(四)解决要点诊断2009
(五)宣传激励诊断2010
(六)灵活处理诊断2011
(七)能力评价诊断2012
(八)综合解决能力诊断2013
二、改善职责分析2021
(一)行为准则2021
(二)职责改善态度诊断2022
(三)职责改善方法诊断2023
(四)推动职责改善诊断2024
(五)职责改善提案诊断2026
(六)职责改善行为诊断2026
(七)部门改革诊断一2027
(八)部门改革诊断二2028
三、灵活管理分析2037
(一)行为准则2037
(二)活性管理态度诊断2039
(三)活性管理方法诊断2040
(四)活性启发管理诊断2041
(五)活性管理准备诊断2042
(六)小组化活性管理诊断2043
(七)活性启发能力诊断一2044
(八)活性启发能力诊断二2044
(九)活性环境诊断2045
(十)自我活性激励诊断2047
(十一)活性条件诊断2048
(十二)职能活性诊断一2049
(十三)职能活性诊断二2049
(十四)职能活性诊断三2050
(十五)职能活性诊断四2051
四、培训部属分析2067
(一)行为准则2067
(二)培育部属态度诊断2068
(三)培育部属方法诊断一2069
(四)培育部避方法诊断二2070
(五)培育部属需求诊断2071
(六)培育部属计划诊断2072
(七)培育部属策略诊断一2073
(八)培育部属策略诊断二2074
(九)培育部属策略诊断三2075
(十)培育部属启发诊断2076
(十一)培育部属能力诊断一2077
(十二)培育部属能力诊断二2078
五、纪律安全分析2090
第三章 职业经理人职责检测2123
一、职业经理人行政事务责任检测2123
(一)基本准则2123
(二)有关内部行政管理规定的调查事项2123
(三)有关文件会签呈核制度的调查事项2124
(四)有关报告制度的调查事项2126
(五)有关组织部门的调查事项2127
(六)有关职务权限的调查事项2128
(七)有关分析事务工作手续的调查事项2129
(八)有关事务工作安排手续的调查事项2129
(九)改善事务工作的检查表2130
(十)有关单据、账册、报表及其它文件的调查事项2133
(十一)有关新设、修改、统一和废除单据、账册、报表的调查事项2135
(十二)有关自动化处理事务的调查事项2135
(十三)有关工作环境的调查事项2136
(十四)有关检验办事能力的调查事项2137
(十五)有关行政事务工作控制的调查事项2138
二、哈佛经理人人事责任检测2139
(一)基本准则2139
(二)有关录用的调查事项2139
(三)有关教育训练的调查事项2140
(四)有关安置和调换工作的调查事项2141
(五)有关评估工作绩效和能力的调查事项2142
(六)有关退职、解雇方面的调查事项2145
(七)有关工资方面的调查事项2146
(八)有关工作时间的调查事项2147
(九)有关安全、卫生和环境的调查事项2147
(十)有关福利的调查事项2148
(十一)有关劳动纪律和惩罚的调查事项2148
(十二)有关人事咨询和申诉处理方面的调查事项2149
(十三)有关建议提案制度和参与经营的调查事项2149
(十四)有关刊物及激励工作的调查事项2150
(十五)有关法律与团体谈判的调查事项2150
三、职业经理人组织责任检测2151
(一)基本准则2151
(二)有关企业历史的调查事项2152
(三)有关组织机构的调查事项2153
四、信息机构的调查事项2155
(一)信息机构工作内容2155
(二)有关认识能力的调查事项2155
(三)有关搜集及了解信息能力的调查事项2156
(四)有关沟通形式与内容的调查事项2157
(五)有关企业气氛的调查事项2157
(六)有关企业行动准则的调查事项2158
(七)有关态度和保持关系方法的调查事项2158
(八)有关企业看法的调查事项2159
(九)有关部门及阶层间的关系的调查事项2160
案例一:身教重于言教2160
案例二:广开言路,激发热情2163
案例三:危机关头显身手2164
职业经理人生涯设计2169
第一章 生涯设计主题2169
一、管理者必须是战略家2169
二、管理者必须是一位策划者2170
三、管理者必须是一位优秀的组织者2170
四、管理者必须是一位协调者2171
五、管理者必须是一位管理大师2171
六、管理者必须是一位分析者2172
七、管理者必须是一位推动者2172
八、管理者必须是一位改革者2173
九、管理者必须是好的沟通者2173
十、管理者必须是一位好老师2174
十一、管理者必须好学不倦2175
十二、管理者必须是科学决策人2175
十三、管理者必须是宣传鼓动家2176
十四、管理者必须是创新者2176
十五、管理者必须具有鲜明的个性2176
第二章 角色的转变2179
一、管理者人生第一角色——探险家2179
(一)培养探究的心2179
(二)明确目的2180
(三)拓宽视界2180
(四)找更多的资料2181
(五)善于利用一切资讯2182
(六)打破常规2183
(七)敢于冒险2183
(八)克服障碍2184
(九)善于联想2185
(十)作好记录2186
(十一)探险家的责任2187
二、管理者人生第二角色——艺术家2188
(一)适当地加工2188
(二)改变思维方式2189
(三)发挥想像力2191
(四)由反方向观察事物2193
(五)产生意念关联2194
(六)忽视规则2195
(七)做一个艺术家2197
三、管理者人生第三角色——法官2197
(一)正确评判2197
(二)创造性地否定2198
(三)查明危险2199
(四)突破常规2201
(五)从现实出发2202
(六)消除文化偏见2203
(七)防止独断性思考2204
(八)意志的决定2205
(九)明确自己的责任2206
四、管理者人生第四角色——战士2207
(一)勇于实践2207
(二)树立雄心2208
(三)正确对待批评2209
(四)耐心地努力2211
(五)采取行动2212
第三章 职业经理人时间管理2213
一、现代管理者的时间观2213
(一)时间是什么2213
(二)现代管理者的时间观2214
(三)职业管理者的时间感2216
(四)管理者应当讲求时效2218
二、管理者时间运筹原则和方法2219
(一)职业管理者的时间分类2220
(二)利用时间是一个极其高级的能力2222
(三)时间运筹管理的统计法2226
(四)时间运筹管理的ABC分类法2227
(五)时间运筹管理的PERT方法2228
(六)信息时间管理法2230
三、时间运筹要点2232
(一)合理安排时间2232
(二)时间节约2236
(三)控制文件和会议过多地占用时间2240
(四)业余时间安排2243
四、提高时效的途径2245
(一)时间检测七十二招2245
(二)找到浪费时间的症结所在2253
(三)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2254
(四)放弃枝节,做真正重要的事2256
(五)权力下放2256
(六)避免拖泥带水2257
(七)做时间的主人2258
(八)时间管理中的谬误2258
第四章 职业经理人人生规划2265
一、管理者的人生功课2265
(一)生命的蓝图2265
(二)时间计划2268
(三)一日之计2273
二、管理者人生自我建筑2276
(一)自我教导2276
(二)体力·智力·精力2280
(三)将体能转化为智能2281
(四)支配潜意识2285
(五)自我训练2290
(六)坚定自信22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