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李汉秋弘扬中华文化实录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李汉秋弘扬中华文化实录
  • 李汉秋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 ISBN:9787506737678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477页
  • 文件大小:45MB
  • 文件页数:511页
  • 主题词:传统文化-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李汉秋弘扬中华文化实录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瞬间永恒1

初晋政协知天命1

志襄中华文化兴·在全国政协第七届大会上1

壮心哪肯伏花甲2

牧马天山岂古稀2

在全国政协十届四次全体大会上讲仁义礼智信3

在全国政协十届五次会议上父女合影3

主持国际《儒林外史》学术会议4

主持纪念吴敬梓诞辰300周年学术研讨会4

同前国家主席、全国政协主席李先念5

同全国人大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长卢嘉锡5

同卢嘉锡、刘延东、蒋正华、郭秀仪6

同全国人大副委员长蒋正华6

同北京大学老校长陆平及夫人7

同北京大学现任校长许智宏7

在张岱年先生书房8

小说史四学者在吴小如先生家8

跨世纪的两代“鸿儒”,前排左二起是季羡林、张岱年、任继愈9

天人和谐9

在陈中凡先生南京府邸10

在钱南扬先生南大鼓楼寓所10

同全国政协副主席周铁农等视察南昆铁路11

同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社科院院长陈奎元视察广西11

同全国政协副主席张梅颖在布达拉宫12

同全国政协副主席罗豪才视察贵州12

同丁关根部长、宋堃副部长13

同全国政协秘书长郑万通两家人在那拉提草原13

同文化部长孙家正在中央电视台做传统文化节目14

在中央电视台讲《我们的节日》14

同农工党各省宣传干部15

同李泽厚在全国政协八届三次会议上15

同李希凡视察黄骅港16

同余秋雨、谭家健在廉泉16

同霍达、王为政视察福建17

同吴冠中、邓友梅、赵士英视察云贵17

同李光羲放歌新疆天池畔18

《新三字经》赠全国政协青联组代表关牧村18

人文学家19

《儒林外史》研究专家20

李汉秋教授简介1

附件6

国家级全国高校教学优秀成果奖6

国务院特殊津贴证书6

出席中共中央领导人主持的座谈会名单7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专家组名单8

中国图书奖的函件8

引言9

综绪11

1990年的弘扬中华文化宣言:把弘扬民族文化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大事来抓(全国政协七届三次会议发言)11

链接:为弘扬民族文化呐喊——记古典文学专家、农工党中央宣传部长李汉秋14

亲历文化战略调整16

链接:人文学家的人文情结21

卷一 人生经历和感悟25

诞生梦的湖25

重返未名湖29

北大中文系1955级3班同窗重聚未名湖29

张炯、谢冕等北大中文系1955级福建籍同学30

初入北大、在南京大学、在文学研究所30

人文人生31

愿我附着《儒林外史》而长远36

吴组缃先生手书41

张岱年先生题词42

张岱年先生赐函42

吴小如先生题词42

周谷城副委员长题写书名43

《儒林外史会校会评本》奖状44

省部级教学优秀成果奖状44

在宁波天一阁接见瑞士安如峦45

同遇笑容等研究《儒林外史》的外国学者45

《儒林外史》俄译者、著名汉学家华克生来信46

美国学者斯定文评《儒林外史会校会评本》47

受领导推介的一篇短文48

李韵带紫祺在光明日报50

我的2005年51

我的2006年54

如歌的政协岁月56

通过政协呼唤文化自觉58

政协如何成就一个人文学家59

中共中央文明办屡邀参加研讨传统文化(3帧)63

同农工党中央副主席章师明、沈其震、方荣欣、田光涛65

同全国政协副秘书长齐续春、卞晋平三家人及民革中央副主席李赣骝65

同吴祖强在万泉河66

同李君如、舒乙、梁晓声66

卷二 建立中华新道德体系67

代绪:67

十年倡德展远识67

倡德十年始终不渝72

农工党中宣部同仁74

一、较早在全国政协疾呼道德建设75

加强道德建设(全国政协七届五次会议发言)75

同农工党宣传干部77

道德建设再议(全国政协八届二次会议发言)78

把道德建设提到更加突出的地位(全国政协八届四次会议发言)81

干部道德建设不可忽视83

同中国奥委会二位副主席视察鸟巢84

应该规范干部道德85

提倡自省86

勤以励志俭以养德88

莫滥贺“发财”89

二、《新三字经》影响大90

编制“新三字经”促进童蒙教育90

许多学校开展读《新三家经》活动90

《新三字经》正文91

卢嘉锡题词93

钱学森来信93

张岱年题词94

张岱年来信94

黄汲清来信95

马玉涛来信95

台湾各大报1994年8月9日迅速报道《新三字经》96

台湾《中央日报》96

《台湾青年日报》96

著名学者赞《新三字经》96

李汉秋《新三字经》日译后记97

一部新三字经引出十六位委员联名提案:扎扎实实抓好爱国主义教育100

《新三字经》赠全国政协会议农工党组组长章师明、宋金升101

三、《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法德互补”102

道德建设的当务之急(全国政协八届四次会议提案)102

中宣部对提案的答复104

中宣部长指名送来《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初稿104

《纲要》最初稿《公民道德建设大纲》105

《纲要》后续文件《关于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进一步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的意见》105

应当着手建设基本道德规范(全国政协八届五次会议发言)106

建设新的道德规范108

发展传统美德建构新道德规范110

东亚道德教育论坛112

以法彰德以德辅法113

四、隆重为“仁义礼智信”恢复名誉115

弘扬传统美德的代表——仁义礼智信(在全国政协十届十次常委会上的发言)115

全国政协信息专报120

弘扬仁义礼智信(在全国政协十届四次全体大会上的发言)121

核心五德:公仁诚义勤125

立“诚”做人128

卷三 建设中华节日体系132

代绪:为建设中华节日体系而努力132

节日体系建设的当务之急135

提升民俗文化助兴民族精神137

我们如何设计节日141

让传统佳节温润民族精神147

《关于运用传统节日弘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的意见》152

国务院法制办的答复152

国家发改委的答复153

中国年的文化精神(即《过个啥样的中国年》)154

闹元宵——中华民族的狂欢节156

清明新风吹绿柳——提升清明节的文化内涵159

同女排健将161

让“牛郎织女”星闪耀奥运夜空162

打点七夕迎奥运164

七夕情侣节及节歌特荐166

建议定七夕节为中华情侣节168

星节月节与人文奥运170

同奥运冠军172

建议以孔诞为教师节173

孔子讲学的杏坛174

创设中华母亲节175

在首届中华母亲节曲阜庆典上同副会长王殿卿一起接受各地贺礼177

李汉秋等十六名专家建议设中华母亲节178

作为中华母亲节促进会会长在首届中华母亲节邹城庆典上讲话179

孟母教子懿范千秋180

在中华母亲节促进会成立大会上的讲话183

共创中华母亲节——致全国班主任和语文老师的公开信185

在首届中华母亲节石家庄庆典上同周秉德、段惠军一起剪彩187

李汉秋等60位全国政协委员提案设置中华母亲节188

全国政协60位委员签名190

全国妇联对提案的答复191

中华母亲节如日东升192

首届中华母亲节庆典199

李汉秋等60位全国政协委员吁请设置中华母亲节200

中华母亲节促进会会长同秘书长吕宗海、常务理事张晓华在石家庄大会上203

“弘扬民族精神,并非狭隘民族主义”204

“我们不能丧失文化主体性”208

卷四 建构中华人文精神与和谐文化体系211

建构中华民族的现代人文精神211

人文关怀到苗寨214

为洋溢人文精神的文章喝彩215

以人为本——中华民族的人文精神216

唤醒青少年最基本的人文意识219

建设和谐文化要宅心仁爱221

政协文史委员会的硕学227

建设和谐文化要有战略规划228

建设体系 安顿精神232

建立核心价值观:公平、正义、仁爱、和谐236

卷五 伟大戏剧家关汉卿(兼及人文奥运)239

关汉卿画像239

纪念关汉卿实施人文奥运240

文化部答复242

中国文联答复242

关汉卿应是北京奥运的嘉宾243

关汉卿——瓦舍书会哺育的伟大戏曲家250

关汉卿喜剧探胜265

在云梦山元代戏台上体验关汉卿280

《窦娥冤》的悲剧艺术281

《救风尘》结构纵横谈301

在首届海峡两岸元曲研讨会上演说311

《望江亭》新探312

《单刀会》的颂剧艺术324

《蝴蝶梦》的悲剧性333

同研究生在关汉卿墓前339

《鲁斋郎》里的权贵和包公340

卷六 伟大的古典小说《儒林外史》及其作者吴敬梓诞辰三百年纪念347

我们为什么纪念吴敬梓347

吴敬梓的文化探索350

精神解放路在何方——《儒林外史》的精神探索358

反省“士”的人格362

李汉秋三书献吴诞367

同研究生在吴敬梓纪念馆367

李汉秋发掘的《儒林外史》文献368

《儒林外史》里的儒道互补370

链接:学术界评价389

李汉秋研究《儒林外史》成果综评389

会见“莫斯科的孔夫子”嵇廖拉399

李汉秋的《儒林外史》研究400

“三端”相济游刃有余403

同北大陈平原、王晓秋在纪晓岚故居405

卷七 农工党人物406

邓演达与孙中山、毛泽东406

卢嘉锡传409

同作者在靖边天然气点火处423

同作者在赴武夷山途中423

一位专家型领导的优势——记蒋正华424

全国政协副主席李蒙同龚心瀚和作者428

李蒙在四川429

姚守拙守住什么432

刘来村,好教授438

卢嘉锡同作者在闽西永定土楼441

附录一:李汉秋书目442

附录二:李汉秋著述年表446

附录三:对李汉秋的评论和报道468

在中华传统美德研讨会主席台上47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