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发展实践论 实践哲学视域的现代社会发展观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发展实践论 实践哲学视域的现代社会发展观
  • 雷龙乾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ISBN:9787509742846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271页
  • 文件大小:16MB
  • 文件页数:285页
  • 主题词:马克思主义-发展-研究-中国;社会发展-研究-中国-现代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发展实践论 实践哲学视域的现代社会发展观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实践地论说发展——现代中国社会发展实践的话语变革1

一 变革动因——中国社会现代化转型发展实践的话语危机1

二 变革契机——作为转型发展新型话语系统的实践哲学的缘起4

三 变革路径——从构建优良社会生态看转型发展路向8

第一部分 哲学实践论:哲学是关于人的存在方式的学问13

一 哲学观的历史演化:哲学的自我定位随历史发展而发展14

(一)哲学诞生的意义14

(二)古希腊罗马时期的哲学观19

(三)欧洲中世纪和中国封建社会的哲学观25

(四)欧洲近代历史上的哲学观28

(五)现代哲学的哲学观33

二 哲学观新论:哲学更是实践观的学问38

(一)所谓“世界观哲学”及其主要缺陷38

(二)实践是人与“世界”的生成方式39

(三)哲学史就是实践观思想的发展史42

(四)哲学是实践的大智慧45

三 广义实践观释论:从实践是人类特有的存在方式来看49

(一)实践是人类特有的存在方式50

(二)广义实践观包括世界观52

(三)广义实践观概念是新哲学观的基石54

第二部分 视域实践论:实践哲学的理论视域与解读进路57

一 世界观与实践观的关系:亦并行,亦包容57

(一)世界观哲学的实践观57

(二)实践观哲学的理论缘起61

(三)实践观哲学视角中的世界观63

二 实践观哲学与实践哲学的关系:实践哲学逻辑地通向实践观哲学67

(一)实践哲学的源流与早期发展67

(二)作为实践哲学的实践唯物主义70

(三)实践哲学逻辑地通向实践观哲学73

三 时间、概念和精神:马克思实践哲学的解读进路76

(一)从时间积层解读根基和特性76

(二)从概念构成展现对象和方法79

(三)从现代影响揭示内核与趋向84

第三部分 发展哲学论:发展成为现代哲学的理论主题88

一 西方发展主义哲学的缘起和发展89

(一)西方发展主义哲学的缘起89

(二)古典发展主义哲学的系统建构93

(三)现代发展主义哲学的多维度反思101

(四)西方现代化理论:一种扩张西方发展模式的实践哲学108

二 中国现代化哲学的历史演进114

(一)“中体西用”是中国现代化哲学的起步形式114

(二)进化论是第一个超出封建主义哲学传统的实践观理论117

(三)文化的哲学反思拓宽了中国现代化哲学的探索视野119

(四)马克思主义哲学把中国现代化哲学提升到科学世界观的理论水平122

三 中国现代化哲学的出场路径125

(一)近代西方现代化哲学是中国现代化哲学的必要思想前提126

(二)中国传统哲学是当代中国现代化哲学的重要本土资源129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当代中国现代化实践的哲学理论基础132

(四)马克思主义对社会现代化问题的研究和主要理论观点134

第四部分 发展本体论:发展成为人类现代存在方式的时代精神137

一 历史实践的能动性——“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138

(一)实践哲学的超越性——马克思的实践哲学同时扬弃了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139

(二)实践活动的对象性——人的本质是“物质一精神”性实践关系的总和142

(三)实践发展的革命性、批判性——“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145

二 发展现代性——发展是现代社会特有的时代精神148

(一)现代社会的形态特征:人的类本质力量的显著提升和实践志趣的重大改变149

(二)转型发展的动力与阻力:处境不同、机制不同157

三 发展本体论:中国改革开放实践的本体论阐释160

(一)历史发展的普遍本体是人的存在方式的自我扬弃160

(二)中国现代化的历史本体是对“人的依赖关系”和“物的依赖性”的相继扬弃164

(三)改革开放实践的目标本体是构建现代水准的优良社会生态168

第五部分 发展价值论:发展有代价,但终究是个“硬道理”174

一 转型发展的代价:在发展中失去的价值174

(一)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代价175

(二)现代化的政治代价176

(三)现代化实践中的文化危机178

二 现代化发展实践的价值思辨:基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考察181

(一)现代化怀疑论思潮的辩驳:基于对比和思辨181

(二)分析社会实践历史价值的思想方法185

(三)当代中国发展实践的基本历史价值187

三 中国现代化过程中的哲学危机与资源萃取190

(一)三次重大的哲学信任危机:“中、西、马”相继遭遇信任危机190

(二)中国现代化的哲学性征候:哲学危机的本体论阐释194

(三)“中、西、马”新互补结构:走出危机的哲学资源及其萃取原则197

第六部分 发展路径论:社会主义是现代社会的事业201

一 马克思的现代性批判理论:一种方法论镜鉴201

(一)“物的依赖性”理论对资本主义现代性的客观解读201

(二)“物的依赖性”理论的成熟度和科学性206

(三)资本主义“物的依赖性”对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积极意义210

二 中国现代化发展的历史定位:两条历史线索的视界融合212

(一)当代中国现代化与社会主义的历史关系213

(二)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进程215

(三)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220

三 革命、计划与改革: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现代化的契合路径222

(一)时代相通和理想同构:革命是中国启蒙与救亡相结合的历史方便门径223

(二)历史落差与特殊国情:路径依赖是中国现代化的经常误区227

(三)人的局限性与反思性现代化:在当代处境里争取高阶契合的路向231

第七部分 发展方略论:汲取历史经验,开辟特色道路236

一 社会发展观的实践哲学理念:从人类存在方式的视角看236

(一)人本与科学相统一仍然是当代中国社会发展观思想的基本哲学信念237

(二)借鉴中外现代化的历史经验是中国现代化发展哲学的内部条件239

(三)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哲学是当代中国现代化实践哲学的哲学基础242

二 发展的方略设计:中国现代性重建的探索与实践243

(一)现代化实践的制度选择:树立致力于有效发展的现代实践信念244

(二)建构蕴涵科学的社会发展机制的社会实践体系248

(三)科学发展观和新型现代化方式:在科学轨道上推动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252

三 禁欲、人本与包容:生态文明哲学基点的演进理路与趋向260

(一)敬畏未知,自发禁忌:文明初级阶段的生态策略和哲学形态261

(二)以人为本,改造自然:近代文明的生态哲学意义262

(三)和解包容,科学发展:建构新型生态文明的哲学基点263

参考文献265

后记27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