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理论与实证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理论与实证
  • 张俊良,郭显超著 著
  • 出版社: 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50414396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265页
  • 文件大小:31MB
  • 文件页数:281页
  • 主题词:人口增长-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理论与实证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1

一、研究背景1

(一)我国人口形势1

(二)我国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形势3

(三)我国人口管理形势6

二、研究意义7

(一)理论意义7

(二)现实意义8

(三)应用前景8

三、研究思路9

四、研究内容9

(一)研究目标9

(二)具体研究内容9

(三)研究重点12

(四)研究难点12

五、研究方法12

(一)理论分析方法12

(二)系统分析方法12

(三)实证分析方法13

六、可能的创新和不足13

(一)可能的创新13

(二)存在的不足13

第一章 关于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文献综述14

一、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研究与实践的进程14

(一)研究发展过程14

(二)政策与实践发展过程15

二、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相关研究成果17

(一)对“人口均衡”内涵的探讨17

(二)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测评18

(三)人口均衡发展与相关问题研究20

三、对已有研究的评价23

(一)理论研究不够深入23

(二)实证研究明显薄弱24

(三)实践价值有待深入发掘25

四、下一步研究的方向25

第二章 关于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理论探讨26

一、人口的含义与本质26

(一)人口的基本内涵26

(二)人口的本质26

(三)人口的内部系统和外部系统27

二、均衡与均衡发展的内涵29

(一)均衡29

(二)均衡发展30

三、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含义31

(一)人口均衡的内涵31

(二)人口均衡发展的定义及状态31

(三)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定义及内容32

(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路径33

(五)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基本特征34

(六)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性质36

第三章 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理论来源37

一、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思想源泉37

(一)我国古代哲学思想37

(二)西方古代人口思想38

二、马尔萨斯的人口理论39

(一)马尔萨斯人口理论的主要内容39

(二)对马尔萨斯人口理论的评论40

(三)马尔萨斯人口理论与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理论的关系41

三、马克思恩格斯的人口理论42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人口理论的主要观点42

(二)对马克思恩格斯的人口理论的评价45

(三)马克思恩格斯人口理论与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理论的关系46

四、人口转变理论46

(一)人口转变理论的发展历程及主要观点46

(二)对人口转变理论的评价49

(三)人口转变理论与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理论的关系50

五、适度人口理论51

(一)适度人口理论的发展历程51

(二)适度人口理论的基本观点53

(三)对适度人口理论的评价53

(四)适度人口理论与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理论的关系54

六、可持续发展理论54

(一)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演变历程54

(二)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基本观点56

(三)对可持续发展理论的评价57

(四)可持续发展理论与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理论的关系57

七、“两个统筹”思想58

(一)“两个统筹”思想的基本观点58

(二)“两个统筹”思想与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理论的关系59

八、人口安全理论60

(一)人口安全理论的主要观点60

(二)对人口安全理论的评价61

(三)人口安全理论和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理论的关系62

九、科学发展观62

(一)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容62

(二)科学发展观与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理论的关系62

十、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理论的发展脉络63

第四章 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要素及其关系65

一、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要素65

(一)人口内部系统的要素66

(二)人口外部系统的要素及其与人口的关系70

二、人口长期均衡发展诸要素之间的“变量均衡”关系73

(一)人口内部诸要素的“变量均衡”73

(二)人口与外部因素的“变量均衡”75

(三)人口总体长期均衡发展的“变量均衡”关系80

三、人口长期均衡发展诸要素之间的“行为均衡”关系81

(一)人口自身诸要素的“行为均衡”81

(二)人口与外部因素的“行为均衡”83

(三)人口总体长期均衡发展的“行为均衡”86

第五章 人口长期均衡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与测度模型87

一、指标体系的设计87

(一)人口长期均衡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结构87

(二)人口长期均衡发展评价指标的选定原则88

(三)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指标的选取90

二、指标权重的确定99

(一)熵权法99

(二)结构方程模型法101

三、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测度模型102

(一)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水平的测度模型103

(二)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系统协调度的测度模型105

(三)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可持续度的测度模型106

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评价尺度107

第六章 四川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实证研究110

一、四川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现状111

(一)四川人口自身发展状况111

(二)四川人口发展的外部条件122

二、四川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实证分析137

(一)数据来源138

(二)指标体系权重设置138

(三)四川主要年份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状况139

三、四川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状况评价153

(一)四川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水平评价153

(二)四川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协调度的评价154

(三)四川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可持续性的评价155

(四)总结156

第七章 四川人口长期均衡发展趋势分析157

一、预测方法和参数157

(一)预测方法选择157

(二)基础数据及资料来源158

(三)预测参数158

二、人口预测结果综合分析161

(一)人口规模预测分析161

(二)人口变动预测分析163

(三)人口结构预测分析165

三、四川人口长期均衡发展面临的问题与挑战170

(一)人口内部长期均衡发展面临的问题170

(二)人口外部均衡面临的问题173

(三)四川人口长期均衡发展面临的挑战195

第八章 四川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政策建议198

一、四川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目标198

二、四川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基本原则198

三、四川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战略举措200

四、四川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具体措施201

五、四川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保障措施210

第九章 仁寿县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实证研究212

一、选择仁寿县作为研究对象的原因212

二、仁寿县人口发展现状213

(一)仁寿县人口自身发展状况213

(二)仁寿县人口发展的外部环境217

三、仁寿县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状况分析225

(一)仁寿县人口长期均衡发展评价指标体系225

(二)仁寿县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现状分析231

第十章 仁寿县人口长期均衡发展趋势分析237

一、仁寿县2011—2030年人口发展趋势预测237

(一)基础数据237

(二)预测参数的设置238

(三)预测结果239

二、仁寿县2011—2030年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态势判断242

三、仁寿县人口长期均衡发展面临的问题与挑战243

(一)人口自身均衡面临的问题243

(二)人口外部均衡面临的问题245

第十一章 仁寿县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政策建议248

一、仁寿县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目标248

二、促进仁寿县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具体措施248

三、促进仁寿县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保障措施251

附表253

参考文献26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