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梁启超中国哲学史研究评述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梁启超中国哲学史研究评述
  • 陆信礼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516118948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262页
  • 文件大小:67MB
  • 文件页数:279页
  • 主题词:梁启超(1873~1929)-哲学思想-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梁启超中国哲学史研究评述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中国哲学史学:近代化与民族化的统一之路(代序言)&方克立1

引言1

一 梁启超研究中国哲学史的系列成果2

二 中国哲学史学史上的一位不可忽视的人物6

三 梁启超与中国哲学史研究的范式转换11

第一章 文化观念的转捩:从“拿来主义”到“送去主义”16

第一节 梁启超文化思想的分期16

一 “四期说”16

二 “三期说”18

三 “两期说”21

第二节 梁启超前期的文化观24

一 对传统文化:淬厉本有而新之24

二 对西方文化:采补所无而新之27

三 梁启超的中西文明“结婚”的思想31

第三节 梁启超后期的文化观36

一 对西方文化的深入反思36

二 对中国传统文化正面价值的积极肯定39

三 中西文明“化合”的思想42

第二章 梁启超的先秦诸子哲学研究47

第一节 梁启超前期对先秦诸子哲学的研究47

一 对先秦学术思想的宏观研究48

二 对墨子思想的研究54

三 对中国先秦法理学思想的研究59

第二节 梁启超后期对先秦诸子哲学的研究63

一 关于儒家哲学64

二 关于道家哲学71

三 关于墨家哲学73

第三节 梁启超后期研究先秦诸子哲学之特色75

一 全方位、多层次的比较研究76

二 多学科研究方法的综合运用78

三 更趋深入、完善的考源镜流法80

四 学术评判中的客观态度和辩证意识81

五 学术研究与人格教育相结合的整体取向83

第三章 梁启超的佛教哲学与佛学史研究86

第一节 前期对佛教教理与中国佛学史的研究86

一 梁启超早年的佛教启蒙87

二 对佛教教理的初步阐发89

三 对中国佛教史脉络的梳理97

第二节 后期对中国佛学史的研究100

一 一部未完成的《中国佛教(学)史》100

二 中国佛教变迁史105

第三节 后期对佛学哲学的研究113

一 佛教哲学的特点113

二 佛教哲学的基本内容114

第四节 梁启超佛学史及佛教哲学研究之特色118

一 以“普渡众生”为旨归,具有经世意识119

二 以国外研究方法为参照,具有宏阔视野121

三 以图表统计为重要法门,具有明晰优长124

四 以文献学研究为基础,具有史家风范126

第四章 梁启超的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研究130

第一节 梁启超前期的近三百年学术史研究131

一 《论私德》对清代学术的评述131

二 《近世之学术》对近三百年学术史的研究134

第二节 梁启超后期的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研究142

一 对近三百年学术史研究的理论创构143

二 对各时期学术发展的分疏148

三 对近三百年哲学思想的研究150

第四节 梁启超后期清代学术史研究之特色163

一 全面性:全方位论列各派学术思想,双向度寻求学术发展根据163

二 客观性:以忠实态度研究学术史165

三 现实性:联系当时的思想实际166

四 前瞻性:提出新的研究课题168

五 可读性:对重要学术问题和人物勇于作出论断170

第五章 梁启超对中国哲学史方法论的探讨173

第一节 梁启超的哲学观173

一 西方哲学史家的哲学观174

二 现代中国哲学史家的哲学观176

三 梁启超的哲学观177

第二节 梁启超的哲学史观180

一 历史观180

二 哲学史观183

第三节 梁启超的中国哲学史方法论探析190

一 颇具学术史特色的撰述视角190

二 近乎历史主义的态度立场193

三 结合中西优长的研究理路198

四 注重多角度的切入方式201

第六章 梁启超对20世纪中国哲学史研究之影响204

第一节 梁启超与中国哲学史学科之建立204

一 中国哲学史学科前史——中国传统学术史205

二 近代化中国哲学史学科之建立209

三 《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对《中国哲学史大纲》的影响218

第二节 梁启超对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的批评及反响221

一 梁、胡关于中国哲学史研究之争222

二 梁、胡中国哲学史研究之争的余波227

第三节 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哲学史研究的民族化转向232

一 冯友兰与中国哲学史研究的民族化232

二 张岱年与中国哲学史研究的民族化236

三 侯外庐对“学术中国化”的贡献240

主要参考文献246

后记26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