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舞蹈表演心理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平心主编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
- ISBN:9787552301014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385页
- 文件大小:23MB
- 文件页数:413页
- 主题词:舞蹈艺术-艺术心理学-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舞蹈表演心理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总序&李续1
前言&平心1
第一编 序篇:基础理论5
第一章 舞蹈本质论5
第一节 再现说与舞蹈本质5
一、再现说:古典艺术与古典主义的理论基础5
二、再现说:古典芭蕾与戏剧舞蹈的本质8
第二节 表现说与舞蹈本质13
一、从浪漫主义运动谈起13
二、移情说:浪漫主义的余波、表现主义的先声16
三、表现说:表现主义的灵魂、现代主义的精髓20
(一)表现主义美学20
(二)表现主义音乐22
四、表现主义:现代舞的灵魂22
(一)表现主义舞蹈的诞生:从魏格曼到玛莎·格莱姆22
(二)表现主义舞蹈的发展:现代芭蕾与心理芭蕾25
第三节 现代主义与现代舞26
一、现代主义的概念26
二、现代舞是现代主义的产物30
三、中国现代舞的发轫与中国舞蹈的表现性33
第四节 后现代主义与后现代舞蹈38
一、后现代主义的自然科学基础38
二、后现代主义的心理学基础39
三、后现代主义舞蹈与新先锋派41
第二章 舞蹈本体论47
第一节 舞蹈本体论的概念与外延47
一、舞蹈本体与身心关系48
二、舞蹈本体与“知情意”:三位一体的篇章结构50
三、舞蹈本体与“精气神”53
四、舞蹈本体与“时空力”54
(一)《舞蹈心理学》关于“时空力”的观点54
(二)吕艺生教授关于“时空力”的思想与观点56
第二节 舞蹈本体论与艺术本体论64
一、艺术的两大本体:内容与形式64
二、舞蹈本体与艺术本体的关系68
三、舞蹈本体与本质的关系69
第二编 表演理论篇75
第三章 世界三大表演理论与舞蹈表演75
第一节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体验理论:第一种表演理论76
一、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体验表演理论:古典主义表演理论76
二、第一种表演理论的美学依据:再现说78
第二节 布莱希特的间离理论:第二种表演理论79
一、德国布莱希特的间离表演:理性主义表演理论79
二、布莱希特表演理论的心理学依据:心理距离说83
第三节 梅兰芳的京剧表演理论:第三种表演理论84
一、梅兰芳京剧表演的程式化和虚拟化:浪漫主义表演理论84
二、梅兰芳京剧表演的灵魂:扮相86
三、焦菊隐的戏剧表演理论:心象86
(一)从生活来孕育心象87
(二)心象——产生艺术形象的必由之路89
(三)掌握形体自我感觉,内外结合89
(四)心理训练——内外统一,形成心象的重要手段90
第四节 三种表演理论在舞蹈表演中的应用与范例91
一、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体验理论在舞蹈表演中的应用91
(一)演员的人物体验在舞蹈中的重要作用:以中国古典舞蹈作品《七步》为例91
(二)体验派舞蹈表演的典型范例:《中国妈妈》96
二、布莱希特的间离理论在舞蹈表演中的应用99
(一)从“心理距离”看《天鹅湖》99
(二)间离理论在《梦红楼》中的体现101
三、中国戏曲舞蹈表演理论在舞蹈表演中的应用107
(一)舞蹈《金山战鼓》赏析与创作分析108
(二)从舞剧《红色娘子军》看中国表演风格的继承与发展111
第四章 第四种表演理论:表现主义表演理论与舞蹈表演——现代舞和现代芭蕾表演、音乐剧表演和即兴舞表演114
第一节 第四种表演理论:表现主义表演理论114
一、表现主义戏剧与舞蹈表演115
二、表现主义舞蹈表演的特征116
三、中国表现主义舞蹈的先声118
(一)中国表现主义舞蹈代表作:《黄河》119
(二)中国表现主义舞蹈的时代强音120
第二节 第四种表演理论与现代舞表演122
一、现代舞表演的特点122
二、现代舞作品举例分析:《薪传》125
第三节 第四种表演理论与现代芭蕾表演128
一、现代芭蕾的诞生128
二、现代芭蕾表演赏析:从《天鹅之死》到《仙女们》《牧神的午后》128
(一)《天鹅之死》128
(二)《仙女们》130
(三)《牧神的午后》131
第四节 第四种表演理论与音乐剧表演133
一、音乐剧的表现性和表现主义特点133
二、音乐剧表演的特点134
三、音乐剧赏析139
(一)国外音乐剧赏析:《猫》139
(二)中国音乐剧的成功范例:《英雄》144
第五节 第四种表演理论与即兴舞表演——后现代主义舞蹈的灵魂145
一、即兴舞蹈的定义与即兴表演145
二、即兴舞蹈表演的历史148
原始舞蹈与即兴148
三、即兴舞蹈表演的美学特征与实践理念152
(一)即兴舞的美学特征152
(二)即兴舞的实践理念155
四、即兴舞蹈表演教学与示例158
(一)即兴舞表演示例160
(二)即兴舞示例与讲评162
第六节 第四种表演理论的拓展:舞蹈表演的心理控制论模型169
一、《控制论》与舞蹈表演:熟能生巧169
二、《控制论》及其反馈原理在舞蹈表演中的应用171
三、表演理论分析176
第五章 四大表演理论与舞蹈心理学表演理论178
第一节 行为主义舞蹈表演理论:从条件反射到动力定型178
一、行为主义心理学的诞生与发展179
二、行为主义舞蹈表演理论180
第二节 精神分析舞蹈表演理论:快乐原则与本能宣泄181
一、心理分析的基本概念与理论181
二、心理分析舞蹈表演理论185
第三节 人本主义心理学表演理论:自我实现186
一、第三思潮:人本主义心理学186
二、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基本理论187
三、人本主义舞蹈表演理论189
第四节 超越心理学表演理论:超越自我191
一、超越心理学的发展与现状191
二、超越心理学舞蹈表演理论195
第三编 舞蹈表演实践篇201
第六章 舞蹈表演与舞蹈感觉201
第一节 舞蹈表演与舞蹈表演心理学概述201
一、舞蹈表演的概念与特点201
二、现当代舞蹈表演的发展203
三、研究舞蹈表演心理的意义204
四、舞蹈表演心理学与艺术心理学的关系206
五、舞蹈表演心理学与普通心理学的关系208
六、舞蹈表演心理学与格式塔心理学的关系209
第二节 舞蹈感觉:形象的模仿与再现214
一、从感觉的概念谈起214
二、从感觉到知觉:艺术知觉215
第三节 从舞蹈感觉到艺术感觉218
一、自我感觉和自我意识的重要性218
二、舞蹈感觉的概念219
第四节 舞蹈感觉与本体感觉221
一、本体感觉的概念与内容:动觉与静觉221
二、舞蹈表演中的动作感觉与动作语言感觉221
第五节 舞蹈感觉与自我意象224
一、自我意象的发现224
二、对自我意象的感觉225
第六节 舞蹈感觉与音乐感觉226
一、音乐感觉226
二、音乐知觉227
第七节 艺术通感与联觉228
一、艺术通感的概念228
二、舞感、乐感及其通感的关系232
第八节 第六感觉:动觉和直觉的统称235
一、舞蹈动作思维与直觉思维235
二、第六感觉研究的新进展236
第九节 舞蹈感觉与舞蹈观察239
一、敏锐而细致的观察力240
二、如何观察一个人240
三、观察生活的基本要求241
四、通过观察生活来确定艺术创作和表演上的想法和立意241
五、舞蹈演员的生活经验与体验242
第七章 舞蹈表情与情感表现245
第一节 舞蹈表情的动作特点245
一、舞蹈语言与表情245
二、身体各部位的情感表达246
三、舞蹈技巧表情251
第二节 舞蹈情感概述252
一、情感概述252
二、舞蹈表情252
三、舞蹈情感的性质253
第三节 舞蹈情感的积累255
一、舞蹈作品创作的情感发生逻辑255
二、舞蹈演员情感的培养与积累256
(一)直接经验256
(二)间接经验257
三、舞蹈情感表现与艺术素养的提高258
第四节 舞蹈情感的激发260
一、情绪与情感理论260
二、演员情绪创造的具体步骤265
三、舞蹈表演中激情的发动方法270
第八章 舞蹈想象与即兴创作274
第一节 舞蹈想象与舞蹈创作概述274
一、想象的概念与种类275
二、想象表象的概念与特征:意象超越性275
三、创造想象的方法与艺术创作277
第二节 舞蹈表演与舞蹈创作278
一、创造力、创作灵感与舞蹈创作278
(一)创造力的概念与内涵278
(二)创造想象与创作灵感279
二、鼓励演员发挥想象力的方法285
第三节 舞蹈表演与二度创作286
一、教学示例:舞蹈《风吟》表演中二次创作表演赏析287
二、作品评述289
第四编 舞蹈演员篇295
第九章 舞蹈演员人格295
第一节 人格的概念与形成295
一、人格的概念与结构295
二、舞蹈演员人格的形成与培养296
三、影响人格形成与发展的因素298
(一)遗传对人格的影响298
(二)环境和教育在心理发展中的重要作用299
第二节 气质与艺术气质300
一、气质的概念与类型300
二、演员的气质类型与角色安排301
(一)气质的主要特点与变化规律301
(二)演员的气质类型与角色安排302
第三节 舞蹈演员角色的塑造303
一、舞蹈演员塑造角色原则304
二、舞蹈演员塑造角色心理技术与创作方法305
(一)从生活来孕育心象306
(二)心象——通往形象的必由之路307
(三)掌握形体自我感觉,内外结合308
(四)练——内外统一、形成心象的重要手段309
(五)其他309
三、角色塑造举例312
(一)王铁成塑造领袖人物《周恩来》的例子312
(二)舞蹈《谢公屐》中的角色塑造315
(三)舞蹈《孔乙己》角色塑造316
(四)舞蹈《海浪》角色塑造320
第四节 舞蹈演员角色的性格塑造322
一、性格的概念与结构322
(一)性格的概念322
(二)性格特征的各个方面323
二、表演性格分类与性格化324
(一)人物性格形象的类别324
(二)人物个性形象的本质特点——性格化325
三、角色个性内涵与动作表达326
四、舞剧角色个性塑造举例327
(一)在情节的发展中揭示人物个性327
(二)在舞剧的戏剧冲突中揭示人物个性形象329
(三)舞蹈动作是塑造人物个性的基本手段334
第五节 舞蹈演员的表演风格338
一、艺术风格的定义338
二、艺术风格的形成原因339
三、艺术风格的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341
四、舞蹈演员表演风格举例342
(一)舞蹈表演艺术家赵青342
(二)舞蹈艺术家刀美兰348
五、舞蹈演员的民族民间舞表演风格简介353
第十章 舞蹈表演人才的智能结构与选才358
第一节 能力的概念与结构358
一、能力的概念与分类358
二、能力与知识和技能的关系359
第二节 智力理论361
一、斯皮尔曼双因素理论与瑟斯顿的多因素理论361
二、多元智力理论及其在舞蹈中的应用362
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362
第三节 舞蹈演员的智能结构与必备的心理素质366
一、舞蹈演员的智能结构366
二、演员必备的素质368
(一)生理与技能素质368
(二)心理素质368
第四节 舞蹈演员选材373
一、中专舞蹈学员选材374
二、舞蹈演员的生理解剖指标与选材376
三、舞蹈演员的心理素质调查与选材379
后记&平心3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