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红壤质量演变与调控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红壤质量演变与调控
  • 何园球,孙波等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030221131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375页
  • 文件大小:29MB
  • 文件页数:387页
  • 主题词:红壤-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红壤质量演变与调控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概述1

第一节 红壤地区的自然资源与社会经济状况1

一、红壤地区自然资源概述1

二、红壤地区自然资源特点与潜力3

三、红壤地区农业发展现状与问题6

第二节 红壤质量现状、演变与发展趋势9

一、红壤质量现状9

二、红壤质量演变12

三、红壤肥力质量演变的主要趋势15

第三节 红壤质量评价20

一、红壤样品采集与分析20

二、红壤肥力质量评价(以赣东北6县市区为例)21

三、红壤环境和健康质量评价(以鹰潭市为例)25

参考文献28

第二章 红壤侵蚀示踪研究与红壤质量30

第一节 红壤侵蚀作用137Cs示踪的理论基础30

一、概述30

二、137Cs的来源及物质循环31

三、137Cs示踪技术的理论基础及其优点32

四、137Cs示踪技术应用中的问题与实践32

第二节 红壤区137Cs基准值及空间变异性33

一、研究区域概况与样品采集33

二、137Cs基准点的选择35

三、137Cs基准值在不同空间尺度下的变异38

第三节 137Cs在红壤剖面中的分布特征41

一、非耕作土壤的137Cs剖面分布41

二、耕作土壤的137Cs剖面分布44

第四节 红壤侵蚀动态与红壤环境质量47

一、红壤侵蚀与区域生态47

二、红壤侵蚀与洪涝灾害48

三、土壤侵蚀退化导致土地资源遭到严重破坏49

四、土壤侵蚀退化导致的其他非原位环境后果50

第五节 红壤侵蚀预测与定量模型50

一、红壤侵蚀估算模型50

二、137Cs法及其他土壤指标在侵蚀示踪中的联合应用58

三、其他放射性核素侵蚀示踪法68

参考文献75

第三章 红壤侵蚀与结构变化的相互作用机理与调控79

第一节 侵蚀退化红壤的结构特征79

一、红壤侵蚀退化类型与分布79

二、几个典型红壤的结构状况82

三、侵蚀红壤结构及其理化性质84

第二节 红壤结构对侵蚀的影响86

一、土壤及团聚体的溅蚀特点86

二、红壤细沟侵蚀及其影响因素88

三、侵蚀过程中团聚体破坏89

四、表土结皮形态特征及其影响因素91

五、表土结构变化对坡面降雨径流与侵蚀产沙的影响95

第三节 侵蚀红壤的水分运动特征与结构关系99

一、不同侵蚀退化红壤的水分入渗特征和持水性能的变化99

二、不同大小土壤结构体内的水分特性104

三、红壤结构变化对水分运动的影响105

四、红壤结构特征与土壤孔性对土壤持水性能的影响108

第四节 红壤可蚀性K值113

一、土壤可蚀性研究回顾113

二、典型红壤可蚀性K值研究118

三、样区土壤可蚀性空间分布与变异研究119

第五节 红壤侵蚀与肥力质量120

一、红壤侵蚀与土壤物理性质120

二、侵蚀土壤的养分状况121

三、侵蚀退化红壤的肥力评价123

第六节 侵蚀退化红壤的恢复措施123

一、提高红壤抗蚀性的机理123

二、生物措施是侵蚀红壤恢复的主要途径124

三、农业结构调整是侵蚀红壤恢复的重要方面126

四、合理的农业技术措施有助于侵蚀红壤恢复127

五、结构改良剂是恢复侵蚀红壤的重要手段127

参考文献128

第四章 红壤酸化过程及生态环境效应132

第一节 红壤酸度特征132

一、土壤酸化的概念132

二、土壤酸中和容量133

三、质子的去向134

第二节 红壤酸化过程的动力学136

一、质子反应动力学136

二、铝的反应动力学140

三、K+吸附反应动力学特征144

四、Ca吸附反应动力学145

五、Ca的解吸动力学152

六、Cd的解吸动力学155

七、腐殖酸对红壤中有效态镉、铅释放动力学的影响158

第三节 红壤酸化与红壤环境质量160

一、土壤酸化和元素淋失特征160

二、土壤酸化对阳离子迁移的影响162

三、酸雨淋溶对土层酸度的影响164

四、腐殖酸对重金属污染土壤环境质量影响166

五、酸性条件下红壤中铝的活化及环境意义171

参考文献182

第五章 红壤肥力退化过程与机理185

第一节 红壤肥力的时空演变规律185

一、第四纪红黏土红壤丘陵区土壤肥力的时空演变185

二、花岗岩红壤区土壤肥力的时空演变192

第二节 红壤肥力质量的演变过程199

一、瘠薄红壤旱地肥力质量的演变199

二、红壤水稻土肥力演变211

三、红壤人工林地土壤肥力的演变216

第三节 红壤肥力质量演变的关键机制222

一、农林复合系统中土壤有机碳氮的积累过程222

二、农林复合系统中红壤养分的地表径流过程228

三、旱地红壤养分的淋溶过程232

四、复合农林系统中红壤养分的竞争过程237

五、复合农林系统中光合生理生态过程241

第四节 红壤肥力质量的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245

一、土壤物理学肥力演化的评价247

二、红壤化学肥力演化的评价250

三、红壤生物学肥力演化的评价251

四、红壤综合肥力的评价253

第五节 红壤肥力质量演变的模拟模型254

一、农田生态系统养分循环平衡与红壤养分含量的变化254

二、区域红壤碳含量变化的模型模拟256

参考文献262

第六章 植被与管理影响红壤肥力质量的过程与机理267

第一节 植被影响红壤肥力的过程与机理267

一、不同林型对红壤肥力质量的影响267

二、不同旱作方式对土壤肥力质量的影响271

三、农林间作对红壤肥力质量的影响274

四、利用方式对红壤肥力质量的影响278

第二节 耕作措施影响红壤肥力质量的过程与机理279

一、对红壤肥力的影响280

二、对微生物数量的影响283

三、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284

四、土壤肥力因子的相关性285

五、土壤肥力演变机理286

第三节 长期施肥影响红壤肥力质量的过程与机理287

一、对红壤旱地养分库重建的影响287

二、对红壤旱地有机质重建的影响295

三、对红壤旱地物理结构重建的影响298

四、对红壤旱地养分平衡的影响300

参考文献304

第七章 土壤动物在红壤生态恢复中的作用与机理308

第一节 不同红壤生态系统土壤动物群落特征308

一、蚯蚓群落特征308

二、线虫数量特征310

三、节肢动物群落特征314

第二节 土壤动物与红壤质量的关系及其指示意义319

一、土壤动物与土壤性质的多元回归分析319

二、土壤动物与土壤质量的典型相关分析323

第三节 土壤动物在红壤质量恢复中的功能327

一、土壤动物活动对有机物分解的影响研究327

二、土壤动物对养分转化及有效性的影响329

参考文献330

第八章 高质量红壤的定向培育与农业持续利用332

第一节 高质量红壤的基本特征332

一、物理学特征332

二、化学特征333

三、生物学特征335

第二节 高质量红壤的定向培育理论336

一、物理学原理336

二、化学原理337

三、生物学原理341

第三节 高质量红壤培育的主要措施342

一、侵蚀退化红壤的培育措施342

二、瘦瘠红壤的培肥措施344

三、高磷红壤的培肥措施347

四、酸化红壤的控制与修复349

五、污染土壤的修复351

六、红壤水肥耦合调控技术355

七、退化红壤的种养结合调控措施359

第四节 红壤资源持续利用的原则、对策与建议362

一、红壤资源持续利用的调控原则362

二、红壤资源持续利用的宏观对策363

三、红壤资源持续利用的宏观建议364

参考文献366

第九章 红壤质量演变的研究展望369

第一节 红壤肥力质量演变研究展望369

第二节 红壤环境质量演变研究展望370

第三节 红壤健康质量演变研究展望372

第四节 红壤持续利用的综合管理对策374

参考文献37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