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心理健康教育学 第2版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心理健康教育学 第2版
  • 孙宏伟主编;唐峥华,冯正直,郑爱明副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ISBN:9787117172998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320页
  • 文件大小:210MB
  • 文件页数:335页
  • 主题词:心理健康-健康教育-医学院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心理健康教育学 第2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心理健康教育学概述2

一、心理健康教育学的基本概念2

二、心理健康教育学的意义6

第二节 心理健康教育学的学科定位及其相关学科9

一、心理健康教育学的沿革9

二、心理健康教育学的学科定位11

三、心理健康教育学及其相关学科12

第三节 心理健康教育学研究的目标、内容、任务和方法15

一、心理健康教育学的研究目标15

二、心理健康教育学的研究内容15

三、心理健康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任务16

四、心理健康教育学的研究方法18

第二章 心理健康教育学的主要理论21

第一节 个体健康行为理论21

一、知-信-行理论21

二、健康信念理论23

三、合理行动理论及其扩展理论——计划行为理论25

四、行为分阶段改变理论27

五、自我效能理论30

第二节 群体健康行为理论33

一、传播理论33

二、创新扩散理论37

三、Green理论模型38

四、社会网络理论42

五、社区组织和组织改变理论43

六、其他有关理论43

第三节 积极心理学理论45

第四节 幸福理论47

一、幸福感的概念48

二、主要观点48

三、在心理健康促进中的作用49

第三章 心理健康教育规划设计51

第一节 规划设计的意义51

一、规划设计的概念51

二、规划设计的意义51

第二节 规划设计的原则52

一、目标原则53

二、整体性原则53

三、共同参与原则53

四、前瞻性原则53

五、灵活性原则53

六、可行性原则53

七、积极性原则54

八、优先原则54

九、资源整合原则54

十、成功原则54

第三节 规划设计的模式(PRECEDE-PROCEED模式)54

一、PRECEDE-PROCEED模式的简介54

二、PRECEDE-PROCEED模式应用的基本步骤56

第四节 计划设计的步骤58

一、前期准备58

二、需求评估58

三、确定目标及目标人群60

四、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健康促进策略61

五、制定评估方案与项目管理方案62

第四章 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健康促进的实施与方法67

第一节 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健康促进的实施方法67

一、根据心理健康教育手段进行分类67

二、根据不同的教育目的分类68

第二节 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健康促进的实施模式70

一、个别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模式70

二、群体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健康促进的实施模式72

第三节 心理健康教育者应该具备的素质75

一、心理健康教育者的职业道德75

二、心理健康教育者的专业素质77

三、心理健康教育者的能力素养78

四、心理健康教育者的心理素养79

第五章 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健康促进效果评价84

第一节 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健康促进评价的概述84

一、评价的概念84

二、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健康促进评价的目的与意义84

三、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健康促进评价的种类和内容85

四、对评价结果的科学解释88

第二节 评价方案的设计89

一、不设对照组的前后测试89

二、非等同比较组设计89

三、实验设计90

第三节 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健康促进评价的常用指标体系90

一、近期指标91

二、中期指标91

三、远期指标92

第四节 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健康促进常用评价工具93

一、心理健康知识调查问卷93

二、情绪变化评价工具93

三、人际关系改善评价工具94

四、自我意识提高评价工具94

五、人格完善评价工具95

六、整体心理健康评价工具95

七、总体积极心态评价工具96

第五节 影响评价的主要因素96

一、评价的影响因素96

二、注意事项97

第六章 人生三阶段的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健康促进99

第一节 人生准备阶段的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健康促进99

一、人生准备阶段的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健康促进目标99

二、人生准备阶段的心理健康教育策略101

三、人生准备阶段心理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内容102

第二节 人生保护阶段的心理健康教育104

一、人生保护阶段心理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目标104

二、人生保护阶段的心理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策略和措施106

三、人生保护阶段的心理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内容107

第三节 晚年生活质量阶段的心理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109

一、晚年生活质量阶段心理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目标109

二、晚年生活质量阶段的心理健康教育策略及方法111

三、晚年生活质量阶段心理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原则和内容112

第七章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健康促进116

第一节 概述116

一、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含义与特点116

二、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117

三、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118

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119

五、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120

六、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历史与发展121

第二节 学校心理健康的形式123

一、心理健康教育课123

二、个体心理咨询128

三、团体心理咨询131

第三节 健康促进学校133

一、健康促进学校的目的133

二、健康促进学校概述134

三、健康促进学校的建设135

第八章 社区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健康促进138

第一节 概述138

一、概念138

二、社区心理健康教育促进的意义139

三、社区心理健康教育促进的对象及特点139

四、社区心理健康教育促进的种类139

五、社区心理健康教育促进的原则140

六、社区心理健康教育促进的方法141

七、效果评价143

第二节 城市社区心理健康教育143

一、城市社区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144

二、城市社区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和目标145

三、城市社区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147

第三节 农村社区的心理健康教育152

一、农村社区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和概述153

二、农村社区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和目标153

三、农村社区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155

第九章 医院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健康促进159

第一节 概述159

一、医院心理健康教育的概念与内涵159

二、医院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160

三、医院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162

第二节 医院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和方法163

一、医院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内容163

二、医院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164

第三节 医院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及效果评价168

一、医院心理健康教育的组织机构168

二、医院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步骤及效果评价169

第四节 心理健康促进医院171

一、健康促进医院的概念、基本理论和发展历程171

二、国内外健康促进医院的实践172

三、未来发展方向175

第十章 社会公众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健康促进177

第一节 概述177

一、社会公众心理健康和社会心态177

二、社会公众心理健康的主要影响因素179

三、社会公众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健康促进181

第二节 社会公众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健康促进的方法与实施182

一、社会公众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方法182

二、社会公众心理健康教育的场所184

三、社会公众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185

四、社会公众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步骤186

五、社会公众心理健康教育实施的保障措施187

第三节 职业人群的心理健康教育189

一、职业人群心理健康教育的概念和意义189

二、职业人群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190

三、职业人群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191

四、职业人群心理健康教育的评价193

第十一章 家庭心理健康教育195

第一节 家庭与心理健康195

一、家庭的含义195

二、家庭对心理健康的影响196

第二节 家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意义199

一、家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199

二、家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奠基工程200

三、家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家庭成员健康生活的有效手段201

第三节 不同家庭生活周期的心理健康教育201

一、国外研究情况202

二、国内研究情况203

第四节 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步骤及效果204

一、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思想204

二、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和原则205

三、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案设计与实施206

第十二章 人际沟通与心理健康教育211

第一节 人际沟通的概述211

一、人际沟通的概念211

二、人际沟通的功能213

第二节 人际沟通与心理健康教育214

一、心理健康教育对人际沟通的作用和意义214

二、人际沟通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215

三、人际沟通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222

四、人际沟通的心理健康教育效果评价227

第十三章 情绪情感与心理健康教育230

第一节 情绪情感概述230

一、情绪情感230

二、情商234

第二节 情绪情感与心理健康教育235

一、情绪情感与心理健康235

二、情绪调节的概述236

三、情绪调节的对象238

四、情绪调节的方法241

第十四章 挫折的心理健康教育248

第一节 挫折的概述248

一、挫折的定义248

二、挫折的作用249

三、挫折感的影响因素249

第二节 挫折的基本理论及成因250

一、挫折产生的基本理论250

二、挫折产生的原因252

三、挫折的防御机制253

第三节 挫折与心理健康教育255

一、心理健康教育对挫折的意义255

二、挫折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256

三、挫折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和途径256

四、各年龄段挫折的表现及心理健康教育方法260

第十五章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健康促进267

第一节 概述268

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心理、社会的影响268

二、心理健康教育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作用270

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群体心理干预模式272

第二节 灾难性事件的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健康促进274

一、灾难性事件对心理、社会的影响274

二、灾难性事件的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健康促进277

第三节 中毒事件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健康促进280

一、中毒事件对心理、社会的影响280

二、中毒事件的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健康促进281

第四节 重大传染病防控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282

一、重大传染病疫情对公众心理的影响282

二、疫情发生前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283

三、疫情发生时的心理危机干预283

四、疫情发生后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283

第五节 自杀相关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283

一、自杀的定义283

二、自杀相关心理健康教育所需背景知识284

三、自杀相关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的原则286

四、自杀相关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的设计要素286

五、自杀相关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项目的实施287

第十六章 信息技术在心理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中的应用291

第一节 信息与现代信息技术概述291

一、信息的概念291

二、信息的含义与特征291

三、信息的作用与层次292

四、现代信息技术的理念294

五、信息化社会的特征295

第二节 现代信息技术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简介296

一、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界定296

二、开展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机遇和挑战298

三、开展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301

第三节 关于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和实施途径301

一、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内容301

二、基于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途径303

三、网络环境下心理健康教育的注意事项305

四、网络环境下心理健康教育的措施与对策306

五、21世纪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趋势展望309

参考文献313

中英文名词对照索引31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