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唐诗与民俗 时代精神与风俗画卷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唐诗与民俗 时代精神与风俗画卷](https://www.shukui.net/cover/53/31007084.jpg)
- 赵睿才著 著
- 出版社: 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
- ISBN:7202068591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253页
- 文件大小:54MB
- 文件页数:261页
- 主题词:唐诗-诗歌欣赏;风俗习惯-中国-唐代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唐诗与民俗 时代精神与风俗画卷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引言1
服饰第一6
一 一个民俗性悖论:服饰定尊卑与紫绯的滥赐6
服饰定尊卑6
紫绯的滥赐12
二 一种民俗性审美:雍容与瑰奇并存17
作为审美意象的裙18
干练的男装与戎装20
含蓄而瑰丽的眉饰21
灵动而瑰奇的首饰23
艳而奇的面饰与口饰26
三 服饰民俗的伦理性展示29
吉服与凶服29
舞服与戏装33
四 “胡服”成“时服”:服饰民俗的“异化”37
“胡服”成“时服”38
“异化”带来的启示43
饮食第二46
一 富有特色的食与菜46
民俗意味浓重的汤饼与药粥46
富有诗意的饭48
雅俗共“尝”的鲙、羹、菜50
二 新滋味的容受:胡族饮食风俗的影响53
美不可言的胡饼53
鲜美异常的乳酪酥55
香美的炮肉与甜美的葡萄(酒)56
三 嗜酒风尚58
嗜酒风尚的表现58
嗜酒风尚的成因61
四 多样的宴会66
出仕宴67
文字宴72
五 好茶风尚74
中唐好茶风尚的形成75
茶之清新与诗之新变80
茶之清灵与诗之苦思82
茶之俭德清形与诗之清寒瘦硬84
好茶风尚的影响89
居行第三93
一 庭堂的民俗文化内涵93
明堂、东堂:权力的象征94
高堂、北堂:亲情、母爱的象征96
作为天地象征的庭与庭堂的充实之美98
二 住宅、别业之豪奢99
别业集中点之一:长安东郊浐灞两河流域99
别业集中点之二:长安南郊的樊川102
三 作为书院的寺庙与丹味浓郁的道观104
作为书院的寺庙104
丹味浓郁的道观107
四 胡式居俗110
毡帐110
毡席与胡床112
五 情系驿馆113
主题之一:望乡114
主题之二:行路难117
六 利在舟中121
乐还是愁:世俗对商人的看法122
天下货利,舟楫居多124
七 唐人离别方式的民俗观照128
祖送风俗128
折杨柳等风俗135
婚姻第四143
一 人文精神的积淀:婚礼程序论析143
纳采中的奠雁143
亲迎、合卺中的婚俗146
二 浮华的士子婚恋之风154
浮华的士风导致浮华的婚风155
浮华的浪漫的恋情158
三 公主婚姻浅论160
畏尚公主现象161
公主再嫁现象162
公主和亲现象164
四 长恨与宫怨的民俗解析166
《长恨歌》之再认识166
宫花寂寞红:宫怨的民俗背景168
宫怨怨未了:宫人出宫以后171
五 唐代婚俗奇葩:敦煌婚歌173
喜用吉利数字173
惯用植物以通媒、通情174
婚礼程序富有诗情画意176
《下女夫词》特有的民俗价值178
丧祭第五181
一 厚葬与惩厚葬181
皇族的厚葬182
民间的厚葬187
惩厚葬的呐喊188
二 植松与树碑之风189
墓地树松:以长青象征不朽190
碑铭:“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标志191
三 程式化的挽歌194
唐人的挽歌实质上是赠献挽诗194
程式化的具体表现196
四 祀神如神在200
雅祀:皇朝祭祀201
俗祀:民间祭祀202
五 祖祭:慎终追远208
繁文缛节:皇朝祖祭208
人文精神尤浓:民间祖祭209
六 多功能的社祭212
启丰年:官方的社祭213
人神共娱:民间的社祭214
节令第六218
一 唐人对节令习俗传统的沿革218
唐历219
传统节令的新形式及其民俗价值220
二 祛灾与祈福民俗的诗化再现221
主题之一:驱除灾邪、祈求平安221
主题之二:祈祥、祝福225
三 人生嗟叹与魏阙大志的诗化浓缩232
人生嗟叹:归心、乐业的渴望与期待233
仁者心之写照234
稷契之志的悲吟238
四 娱乐与游赏的风俗性考量242
养生保健242
怡情悦志245
狂欢与奔腾性格的展示247
五 唐特色宫俗管窥248
敬天祈天仪式及其寓意248
则天顺气为了利物济人250
千秋节的民俗性解剖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