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走出书斋看法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秦前红著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 ISBN:9787542649355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377页
- 文件大小:153MB
- 文件页数:388页
- 主题词:法学-文集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走出书斋看法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制度之厄:人大、政协、执政党及其他2
浪漫主义的表述,理想主义的安排——简评宪法文本关于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制度安排2
中国国家结构形式制度运行的有关问题4
现行宪法国家机构制度的修改问题刍议6
中国地方人大常委会制度的运行实践及其问题——在香港大学的演讲9
全国人大的困境素描18
不能以人民代表小组会议代替人民代表大会21
地方人大的困境与突破——与《南风窗》记者谈人大履职经历与体会23
关于加强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度建设的思考28
地方人大常委会的任期制度应该坚持30
电子票决的威力31
人大代表界别安排制度略评34
如何解读“申纪兰现象”36
拥有外国国籍的人不应担任人大代表39
人大代表审议报告时为何多是“歌德派”41
高价贿选为哪般?44
官员任期制为何难以坚持?47
人大会议速记49
政协宪法地位的迷思50
政协制度可欲可为的发展空间51
政党活动的边界53
执政党工作报告应有别于政府工作报告56
尊重司法规律是衡量执政党能力的重要标志57
运用司法的能力是衡量政党执政能力的标志之一59
党委书记兼任同级人大的体制值得省思60
各级人大中的党员代表发挥作用的空间在哪里?62
从行政预算到人大预算64
预算执行的宪法观照66
从司法民主的视角来看人民陪审员、人民监督员制度68
智慧的统治、贵族阶层与律师制度——评《宪政视野下的中国律师制度研究》70
“干部下派挂职”制度应该慎行75
机构改革必须树立程序法治意识77
制度运行不可忽略细节之变79
保姆式的政府决策应当缓行81
强市扩权,其利其弊?82
体制内为什么总喜欢组织集体学习?84
为什么很多官员口才很差?86
第二章 实践之困:立法与监督、司法与个案90
地方立法中的共识协商90
宪法学者为什么总是缺席国内重大立法活动?92
再谈宪法学者参与立法活动94
地方立法为什么难有地方特色96
较大市的地方立法权是否有续存的必要?97
广州市人大常委会的改革值得关注98
未可乐观的预期——我看《国家公务员法草案》100
跳出圈外看国家赔偿法修改争议103
校园安全立法——歧路苍黄105
关于《校车安全条例》(草案)的几点意见106
关于《武汉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办法》执法检查的几点意见108
网络立法没有芝麻开门那样的神奇功效110
人大代表为何要提请全国人大收回征税权112
一个值得认真解读的法律监督事例114
政府风光,人大尴尬117
租客超生,房东“反坐”实属立法败招118
理性对待最高人民法院废止齐玉苓案“批复”之举121
六机关颁布的《两个规定》是向司法规律的回归125
对香港终审法院就刚果金案提请人大释法问题的若干政策建议126
中国司法的缺憾是如何形成的130
司法公正的前提是程序公正132
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的角色及其权力136
在司法与政治之间进退失据的最高人民法院139
冷眼以观“司法能动性”141
维稳压力下的司法与民意152
若法律没有了权威,又何论其他?154
“捉放王”背后的深层思考157
罗彩霞案件中的宪法问题159
从唐慧诉永州市劳教委案说开去162
法治国建设过程中的不谐音——评深圳警方强令“嫖客妓女”游街事件164
从治安维稳到人权保护167
将警察权关进制度的笼子170
宗教的“遗物”与法律的“遗产”173
法院为什么经常“不予受理”?176
国企高管亦能成为渎职犯罪主体179
谷开来案一审判决及其他181
薄熙来之全国人大代表资格终止的法律解读182
第三章 理念之维:民主与法治、宪法与宪政184
从“两会召开”看中国民主政治184
民主,离我们的理想还太遥远186
欲治法律权威不彰之弊必须依赖民主187
民主有时会让人疑惧188
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之我见189
共和、任期制与政治试错191
说说君主世袭制与威权世袭制192
关于平等的法律思考193
当代中国法治发展所面临的社会挑战196
法治饱受攻讦的三重困境200
政党法治化的理论困境202
法治如何实现对利益的调整204
关于省域法治建设的有关问题206
依法治国首先必须是依照宪法治国215
服膺先智,继往开来——解读乔石有关法制的论述217
基本权利的中国面向与宪法制度形成223
中国宪法关于公民基本权利的限制性规定229
八二宪法实施以来基本权利理论与实践发展之路232
转型社会时期的宪法变迁问题235
现行宪法的修正与检察制度的完善发展237
和谐社会的宪政观240
宪政是民主的基本方式249
关于中国宪政发展的几点看法——在北大和新浪微博联合举办的宪政论坛上的演讲词253
《论社会主义宪政》出版后记256
对话与超越257
中国地方的兴起所引发的宪政问题258
国家紧急权力的最后边界260
“因公违法”的宪政透视262
宪法“司法化”与违宪审查问题探究264
第四章 热点之惑:官员腐败、政府决策、社会管理及其他268
从高官纷纷“落马”看中国实现宪治的希望268
“纪委反腐”面临的挑战269
法院院长何以“前腐后继”?271
法官腐败的另一种解读273
制度化反腐的可能及其变异275
民意时代的反腐困惑279
腐败赦免欲语还休281
选择性反腐,会越反越腐283
从谢亚龙遭遇所谓“逼供门”说开去284
微博问政给社会管理带来的挑战及其对策286
中国的官员为什么总是特别忙碌?289
市长们不知自己不可以干什么291
吸烟是不是一种权利?292
为什么说“嫖客妓女”也有人格尊严——答博友荆楚野人部落294
奥巴马当选有感295
我看到的台湾选举296
我看拆迁298
有多少规划可以重来?300
政府经营城市,功过何论?301
内陆平原争办化工园区是自断生路302
从高速公路免费通行来看行政决策科学性304
醉驾入罪与利益团体的意见表达306
“地方精神”之说是一个伪命题307
政法高官为什么在出问题后想到了请律师?308
游行示威中的集体行动困境310
“平坟运动”与灵魂归依313
公务员报考为何“高烧”不退?316
当权利遭遇权力318
守规未必需要知规懂规319
权利时代的教育困境321
籍贯有什么法律意义?324
法官穿法袍上访并非咄咄怪事326
第五章 为学之道:治学态度、研究方法与法学教育328
且洒泪酒祭先生328
关于“传统”的断想332
又见教师节333
台湾之行杂记334
偏见如何能消除?336
法律人的驿站337
戏谈两岸三地的法律人338
一个值得尊敬的法律人339
法学人的“围城”340
学者何能自存341
学术期刊的贫瘠与学术的快餐化342
宪法学研究的拨偏与反合344
历史分析与个案分析346
问题面向决定方法面向347
如何研究人物的宪政思想348
重视宪法解释方法的研究349
关于宪法原则研究的一点浅见351
学法不能食洋不化352
并非多余的话——写在《比较宪法》出版之前353
为叶海波博士《政党立宪论》出版所写的话355
为《宪法基本权利规范在刑事法中的效力》一书出版致贺357
为什么大学争办法学院?359
困难的本科教学360
法科研究生教育之弊361
《宪法通识》出版前言363
法科新生如何走进宪法之门——给武大法学院2012级新生的入学讲座364
我为什么愿当本科生的“班导”373
当今大学少书痴374
留学生造假及其他375
关于基本法教育和人才培养的几点看法3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