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一级注册计量师基础知识及专业实务 下 第3版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一级注册计量师基础知识及专业实务 下 第3版](https://www.shukui.net/cover/9/30988365.jpg)
- 中国计量测试学会组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计量出版社
- ISBN:7502637514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461页
- 文件大小:43MB
- 文件页数:264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一级注册计量师基础知识及专业实务 下 第3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册3
上篇 计量法律 法规及综合知识3
第一章 计量法律、法规及计量组织机构3
第一节 计量法律、法规及计量监督管理3
一、计量立法的宗旨和调整范围3
二、我国计量法规体系的组成4
三、计量监督管理的体制5
四、法定计量检定机构的监督管理8
五、计量基准、计量标准的建立和法制管理10
六、计量检定的法制管理12
七、计量器具产品的法制管理22
八、商品量的计量监督管理和检验27
九、产品质量检验机构计量认证31
十、计量法律责任31
习题及参考答案32
第二节 计量技术法规及国际计量技术文件35
一、计量技术法规的范围及其分类35
二、计量检定规程、国家计量检定系统表、计量技术规范的应用38
三、国际计量组织机构及国际计量技术规范40
四、OIML证书制度47
五、“互认协议”(MRA)48
习题及参考答案50
第二章 计量综合知识52
第一节 量和单位52
一、量和量值52
二、量制、量纲和量纲为一的量55
三、计量单位和单位制56
习题及参考答案81
第二节 测量、计量83
一、测量83
二、计量86
三、计量学92
四、计量在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94
习题及参考答案99
第三节 测量结果100
一、被测量及影响量100
二、量的真值和约定量值101
三、测量结果和测得的量值101
四、描述测量结果的术语102
习题及参考答案107
第四节 测量仪器及其特性109
一、测量仪器(计量器具)109
二、测量仪器的特性120
习题及参考答案132
第五节 测量标准135
一、测量标准概述135
二、量值传递与量值溯源138
三、计量基准140
四、计量标准141
五、标准物质144
习题及参考答案146
第六节 计量技术机构管理体系的建立和运行148
一、计量技术机构管理体系的基本要求149
二、检定、校准、检测工作公正性的要求149
三、管理体系文件的建立和有效运行150
四、资源的配备和管理151
五、计量标准、测量设备量值溯源的实施156
六、与顾客有关的过程157
七、检定、校准和检测方法及方法的确认158
八、检定、校准和检测物品的处置161
九、检定、校准和检测中抽样的控制161
十、检定、校准和检测质量的保证162
十一、原始记录和数据处理163
十二、检定、校准和检测结果的报告164
十三、不符合工作的控制165
十四、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的实施166
十五、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的制定和实施167
十六、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168
习题及参考答案168
第七节 计量安全防护170
一、计量安全防护的定义170
二、计量安全防护的基本方法和要点171
三、影响计量人员或仪器设备安全的危险源分析及防护措施172
四、开展现场检定、校准、检测时有关安全的注意事项177
五、计量实验室的安全防护制度178
六、事故的预防及应急处理179
习题及参考答案180
第八节 职业道德教育181
一、道德和职业道德181
二、注册计量师的职业道德183
习题及参考答案186
附录189
附录1 相关计量法律法规、规章、规范及标准目录189
附录2 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191
附录3 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实施细则194
附录4 国务院关于在我国统一实行法定计量单位的命令201
附录5 全面推行我国法定计量单位的意见202
附录6 中华人民共和国强制检定的工作计量器具检定管理办法204
参考文献206
下册209
下篇 测量数据处理与计量专业实务209
第三章 测量数据处理209
第一节 测量误差的处理209
一、系统误差的发现和减小系统误差的方法209
二、实验标准偏差的估计方法213
三、算术平均值及其实验标准差的计算215
四、异常值的判别和剔除216
五、测量重复性和测量复现性的评定220
六、加权算术平均值及其实验标准偏差的计算方法221
七、计量器具误差的表示与评定222
八、计量器具其他一些计量特性的评定228
习题及参考答案230
第二节 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与表示233
一、统计技术应用233
二、GUM法评定不确定度的一般步骤240
三、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方法241
四、表示不确定度的符号261
五、GUM法及蒙特卡洛法262
习题及参考答案263
第三节 测量结果的处理和报告266
一、最终报告时测量不确定度的有效位数及数字修约规则266
二、报告测量结果的最佳估计值的有效位数的确定267
三、测量结果的表示和报告268
习题及参考答案270
第四章 计量专业实务272
第一节 计量检定、校准和检测的实施272
一、检定、校准和检测概述272
二、检定、校准、检测过程277
三、校准测量能力的评定285
四、检定周期和校准间隔的确定285
五、周期检定(校准)计划的编制285
六、计量标准器具和配套的测量仪器的管理286
七、仲裁检定的实施288
八、检定和校准实务举例289
习题及参考答案311
第二节 检定证书、校准证书和检测报告315
一、证书、报告的分类315
二、校准证书中测量不确定度的表述要求316
三、证书、报告的审核和批准317
四、证书、报告的修改和变更317
五、证书、报告的质量保证318
六、证书、报告的管理319
七、计量检定印、证320
八、检定证书和原始记录举例321
习题及参考答案348
第三节 计量标准的建立、考核及使用350
一、建立计量标准的依据和条件350
二、计量标准的命名规则351
三、计量标准考核的原则和内容352
四、计量标准的考核要求353
五、计量标准考核中有关技术问题357
六、建立计量标准的准备工作364
七、计量标准考核(复查)申请资料的填写方法366
八、计量标准考核的程序和考评方法372
九、计量标准考核的后续监管379
十、计量标准的保存、维护和使用380
习题及参考答案381
第四节 计量检定规程和校准规范的编写和使用384
一、计量检定规程的编写384
二、计量校准规范的编写396
三、计量检定规程、校准规范的使用400
习题及参考答案402
第五节 比对和测量审核的实施403
一、比对和测量审核的定义和作用403
二、比对的类型和组织404
三、比对技术方案的制定406
四、比对结果的评价411
五、比对过程举例411
六、比对总结报告及相关事项412
七、测量审核相关要求415
习题及参考答案416
第六节 期间核查的实施418
一、期间核查418
二、期间核查的策划420
三、期间核查的实施423
四、核查记录的内容及记录的形式和保存425
五、核查标准的保存427
习题及参考答案427
第七节 型式评价的实施428
一、计量器具的型式428
二、计量器具型式评价的目的和要求428
三、计量器具型式评价的范围和实施机构429
四、型式评价的程序429
五、型式评价的要求430
六、型式评价的实施434
七、型式评价结果的判定434
八、计量器具型式批准标志和编号的使用435
习题及参考答案435
第八节 计量科学研究436
一、计量科学研究概述436
二、计量科学研究方法439
三、计量科学研究的程序444
四、我国重要科技计划简介454
习题及参考答案456
附录458
附录1 综合案例题举例458
附录2 相关计量法律法规、规章、规范及标准目录4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