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宋代文人的易学与诗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宋代文人的易学与诗学
  • 程刚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方志出版社
  • ISBN:9787514414813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356页
  • 文件大小:52MB
  • 文件页数:381页
  • 主题词:《周易》-研究-中国-宋代;古典诗歌-诗歌研究-中国-宋代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宋代文人的易学与诗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引言1

第一节 选题缘由1

第二节 易学与文学关系研究的两种范式——易学与文学关系研究综述之一9

一 自上而下的理论研究10

二 平行类比的个案研究26

第三节 《周易》影响文学的七个层次——易学与文学关系研究综述之二34

一 对《周易》语言典故的借用34

二 对《周易》易象的借用35

三 对《周易》易理的阐发37

四 易学对艺术风格的影响39

五 易学对艺术思维方式的影响40

六 易学对艺术结构的启发43

七 易学对文学批评的影响47

第一章 宋代“文人之易”的特点50

第一节 宋代易学特点概述50

一 经学中的显学50

二 经学中的子学54

三 经学中的义理之学58

四 易学的生活化倾向63

第二节 以文解易:宋代的“文人之易”的方法特点70

一 文理文脉72

二 解文释义74

三 文势文风76

四 以易为文81

第三节 “形而下”的易学:宋代“文人之易”的思想特点85

一 “情”与“性”85

二 “异”与“同”91

三 “器”与“道”95

第二章 宋代易学与文学关系总论101

第一节 宋代的太极观与文学本原论101

一 “理为太极”与朱熹的文学本原论102

二 “气为太极”与杨万里的文学本原论106

三 “心为太极”与杨简的文学本原论110

第二节 易学辩证法与宋代文学批评117

一 “物极必反”的辩证法与欧阳修的文艺批评118

二 “通二为一”的辩证法与苏轼的文艺批评127

三 “以有所不同为同”与苏轼的多元文艺观132

四 “致一论”与王安石的一元文艺观141

第三节 易象与宋代文学意象145

一 卦象之象145

二 物象之象147

三 数象之象152

四 读易之象161

第三章 《易童子问》与欧阳修诗学168

第一节 欧阳修易学与诗学概述168

第二节 欧阳修易学学风转变与古文文风转变174

一 疑经精神与文体选择175

二 人情解经与平易文风179

三 切于人事与实用文风183

四 得大兼小与简而有法186

第三节 欧阳修《诗本义》与《易童子问》经学阐释比较190

一 “务明大本”的阐释目的191

二 “人情相通”的阐释根据193

三 “据文考义”的阐释方法198

四 “是非自相攻”的阐释模式200

第四节 宋代易学与朋党论203

一 宋代的朋党之争203

二 易学与朋党论交会的两种途径205

三 易学与朋党论交会的两种方式213

第四章 《东坡易传》与苏轼诗学219

第一节 苏轼易学与诗学概述219

第二节 健与随:苏轼易学影响下的人格理想与文艺理想227

一 不息之健227

二 随物赋形229

三 健与随:苏轼执着与旷达人格的思想根源233

四 刚健含婀娜:苏轼的文艺理想240

第三节 “无所思”与“无邪思”——苏轼、朱熹对“思无邪”的不同阐释249

一 对孔子“思无邪”含义的争论249

二 苏轼对“思无邪”的独特理解252

三 苏轼、朱熹对于“思无邪”的对立阐释262

第四节 苏轼的易象与意象——以《东坡易传·井》卦释义与“井”象为中心271

一 《井》卦卦意272

二 《东坡易传》井卦释意277

三 《井》象在诗文中的体现281

第五章 《诚斋易传》与杨万里诗学287

第一节 杨万里易学与诗学概述287

第二节 杨万里活法诗的泛生命化特征及其易学渊源295

一 诚斋体:江西体的“自赎”295

二 活法诗:泛生命化的诗学298

三 泛生命化与杨万里易学中的“气”论306

第三节 “以史证易”与杨万里诗歌意象选择316

一 “气本论”与“道器观”316

二 “道措于物”与“以史证易”319

三 “以史证易”的方法选择与诗歌意象选择322

主要参考文献328

索引348

后记35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