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史学史讲义稿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史学史讲义稿
  • 朱维铮著;廖梅,姜鹏整理 著
  • 出版社: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9115505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374页
  • 文件大小:48MB
  • 文件页数:396页
  • 主题词:史学史-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史学史讲义稿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中国史学史讲义稿3

绪论3

一 中国史学的遗产:数量与质量3

二 研究史一瞥5

第一章 从记神事到记人事10

一 击石与取火10

二 巫与史12

三 从卜辞到金文16

四 史诗与神话21

五 古礼与古文献26

第二章 时间的记录与空间的记录30

一 编年史的诞生:从《春秋》到《左传》30

二 国别史的出现:《国语》和《战国策》42

三 旧档案的分类和新形式的雏型51

第三章 先秦诸子的历史观55

一 诸子争鸣和历史模式55

二 老子的矛盾论59

三 孔子的定数论62

四 墨子的天志论66

五 从孟轲到邹衍的循环论68

六 从荀况到韩非的权力论73

七 庄周的怀疑论80

第四章 继往开来的《史记》84

一 思想统一与思想统死84

二 司马迁和中世纪历史编纂学85

三 “道”变不变?95

四 经学、神学与史学108

第五章 中世纪前期王朝史(上)112

一 引人注目的王朝更迭运动112

二 《汉书》和纪传体断代史114

三 《汉纪》和编年体断代史130

四 《三国志》和正统辨133

第六章 中世纪前期王朝史(下)138

一 《后汉书》、《宋书》和文人修史138

二 注经和注史150

三 清谈与史学160

附:文献资源和体制的控驭164

第七章 中世纪后期王朝史166

一 从私家修史到官修“正史”166

二 必须写歪的“正史”168

三 《晋书》等六史的编撰170

四 《南史》和《北史》174

五 “实录”不实176

六 “正统”与“书法”178

七 十七史、廿二史和廿四史184

第八章 由经验到理论188

一 史部的升格188

二 经传也是历史吗?191

三 怎样才算职业史学家?197

四 《史通》:形式与方法的反省204

第九章 中世纪社会结构历史的百科全书211

一 由动态研究到静态研究211

二 《通典》:中世纪的第一部百科全书215

三 青胜于蓝的《文献通考》220

四 《通志》:会通一切学术史的实验225

五 三通、九通和十通231

六 历史档案和历代会要233

第十章 编年史的复兴236

一 “以史为镜”与思想僵化236

二 《资治通鉴》在历史编纂学上的成就239

三 “长编”的续作与当代史料的保存245

四 “续鉴”的编写与中世纪官方史学的末路247

第十一章 多彩的记录和僵硬的认识249

一 历史编纂形式的改革249

二 所谓“纪事本末体”252

三 所谓“纲目体”260

四 两宋史论268

附录一 关于更新中国史学史教学大纲的想法279

附录二 中国史学史课程教学大纲283

(1)1979年1月、1980年1月教学大纲(第二次修订稿)283

(2)1980年12月教学大纲(第三次修订稿)289

(3)1982年6月教学大纲(第四次修订稿)295

(4)中国史学史教学大纲(估计作于1980年代中晚期至1992年之前)299

(5)中国史学史教学大纲(估计作于1990年代初期)303

(6)1992年教学大纲307

(7)1994年教学大纲307

(8)1995—1996年教学大纲311

附录三 中国史学史课程期终考试试题313

(1)1980年期终试题313

(2)1983年期终试题314

(3)1984年1月期终试题315

(4)1986年1月期终试题318

(5)1988年1月期终试题320

(6)1990年1月期终试题324

(7)1994年6月期终试题327

(8)1996年1月期终试题329

附录四 传统史学和史学传统(中国历史编纂学史导论)提纲331

附录五 中国史学的历史进程(观念史卷)分卷目334

附录六 二十世纪的中国史学提纲336

中国史学导论讲义稿339

引言339

一 中世纪历史编纂学(上)341

二 中世纪历史编纂学(下)345

三 说一说修史体制351

四 观念和史学356

五 历史观念与中世纪史学358

六 历史观念史:民族、宗教和王权——从汉魏到周隋360

七 历史观念史:道统、正统和史统——从中唐到前清363

一、“正史”怎样界定363

二、正统和道统364

三、所谓史统366

八 历史观念史:社会结构与历史认知367

九 历史观念史:社会心态和意识形态370

十 中外史学的比较问题372

一、普世性的跨文化比较史学372

二、中世纪的比较史学(上)372

三、中世纪的比较史学(中)373

四、中世纪的比较史学(下)37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