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共产党宜昌历史 第2卷 1949-1978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中共宜昌市委党史办公室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
- ISBN:9787509805992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538页
- 文件大小:98MB
- 文件页数:555页
- 主题词:中国共产党-地方组织-党史-宜昌市-1949~1978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共产党宜昌历史 第2卷 1949-1978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出版说明1
第一编 新民主主义建国纲领的贯彻实施(1949年7月—1952年12月)3
第一章 新生的人民民主政权的建立和巩固3
一、宜昌解放初期的形势和党的任务3
宜昌的政治经济形势3
中共七届二中全会精神的学习贯彻6
二、党对宜昌的接管10
三、巩固人民民主政权的斗争15
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的召开和人民政权、群团组织的建立15
支援前线和抗美援朝运动23
清匪反霸斗争28
镇压反革命运动33
四、稳定物价和统一财政经济37
工商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37
稳定物价和统一财经的斗争41
第二章 农村土地改革和城市民主改革48
一、农村土地制度的改革48
减租减息和土地改革的准备48
土地改革的全面推进55
二、城市民主改革的开展59
码头搬运业和工矿企业的民主改革59
街道的民主改革65
三、宜昌的社会变革67
贯彻实施《婚姻法》67
禁烟、禁赌、禁娼,扫除旧社会遗毒69
开展司法改革运动和取缔反动会道门74
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建设的全面展开79
一、新民主主义经济政策的贯彻实施79
没收官僚资本和国营经济建立79
增产节约运动和“三反”、“五反”运动82
工商业的调整和城乡贸易的沟通89
二、农业生产互助合作的兴起93
生产救灾和兴修水利93
引导农民走互助合作道路99
三、新民主主义的思想文化建设102
党的宣传工作的加强102
文教事业的调整和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的开展106
卫生事业的调整和体育事业的起步112
四、执政初期党的建设115
党组织发展和干部队伍建设115
开展整党整风运动119
五、新民主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122
第二编 社会主义制度的初步建立(1953年1月—1956年9月)127
第四章 贯彻过渡时期总路线和开展大规模经济建设127
一、学习宣传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127
二、宜昌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制定130
三、工业化建设的起步132
工业、交通运输业的恢复和发展132
统购统销政策的贯彻实施136
第五章 围绕实现过渡时期总路线进行的政治建设和文化建设143
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宜昌的建立和《宪法》学习宣传活动的开展143
二、统一战线工作的新发展147
知识分子工作的加强147
政治协商制度在宜昌的建立和各民主党派组织的建立149
三、文化卫生事业的发展153
文学艺术的初步繁荣153
卫生防疫工作有计划的推进157
四、党的建设的进一步加强160
党的建设和纪检工作的加强160
“新三反”运动和审干工作及肃反运动的开展165
第六章 抗御1954年特大洪水的斗争169
一、遭遇百年来特大洪水,全区军民抗洪总动员169
宜昌人民的抗洪斗争和百里洲分洪169
宜昌人民对荆江分洪工程的支援173
二、灾后重建和水土保持工作的加强175
第七章 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180
一、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80
二、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88
三、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92
第三编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前进(1956年9月—1966年5月)201
第八章 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步探索201
一、社会主义建设的良好开端201
八大精神的贯彻、全区工作重点的转移和“一五”计划的成就201
当阳跑马乡车子化运动205
二、整风运动和反右派斗争209
人民内部矛盾的逐渐显现和学习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209
整风运动210
反右派斗争212
第九章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217
一、“大跃进”运动217
“大跃进”运动揭开序幕217
农业战线竞放虚假“卫星”220
二、“大跃进”运动的全面展开225
工业“大跃进”和群众性大办钢铁225
科教文卫等领域的全面“跃进”231
三、人民公社化运动的迅猛发展235
人民公社的建立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快速实现235
人民公社的体制和弊病238
第十章 纠“左”过程中的曲折245
一、纠正“左”倾错误的最初努力245
八个月的纠“左”和国民经济指标的压缩、调整245
农村整社和工业整顿250
二、“反右倾”斗争与继续“大跃进”261
全区“反右倾”斗争261
继续“大跃进”的错误265
持续“大跃进”和城市人民公社的建立270
三、以反“共产风”为突破口的初步调整275
以安排好群众生活为主要内容的初步调整275
整风整社、贯彻省委《十项措施》和掀起大办农业高潮279
贯彻中央“十二条”和反“五风”的运动292
第十一章 以“八字”方针为指导的全面调整297
一、农业政策的调整297
“八字”方针的贯彻和农村政策的调整297
人民公社基本核算单位的改变300
二、工商业政策的调整302
工交、财贸政策调整和七千人大会精神的贯彻302
压缩基本建设和经济关系的调整305
职工的精简和城镇人口的压缩308
恢复农村供销社和逐步开放集市贸易316
三、政治关系和文化等领域的调整319
执政党自身建设的加强319
纠正反右扩大化和甄别平反工作322
调整知识分子政策和加强统一战线工作325
第十二章 1963年—1965年对国民经济的继续调整329
一、调整的主要进展329
农业基础地位的继续加强329
工业企业的整顿和改革331
二、“三线”建设332
“三线”建设的布局332
“三线”建设的良好开端333
三、国民经济调整后的新局面和宜昌建设的新成就335
国民经济继续调整和经济建设的重大成就335
文化建设的成就338
社会风尚的改善340
第十三章 宜昌城乡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的开展342
一、农村和城市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342
中共八届十中全会精神的贯彻和对“单干风”的批判342
“小四清”运动的开展346
“小四清”运动转向“大四清”运动351
二、城镇的“五反”运动355
“五反”运动的部署355
“五反”运动的分批开展356
第四编 “文化大革命”的内乱和对“文化大革命”的抵制、抗争(1966年5月—1976年10月)361
第十四章 “文化大革命”的开始与全面内乱361
一、“文化大革命”的发动361
政治思想文化领域的错误批判361
批判“资产阶级反动路线”引发的造反浪潮365
“文化大革命”扩展到工农业领域371
二、宜昌全区内乱骤然升级373
造反派组织“全面夺权”,内乱局面的形成373
武汉“七二○”事件对宜昌的影响377
第十五章 革委会的建立和“斗、批、改”运动的展开381
一、各级革命委员会的成立381
各群众组织的“大联合”381
按照“三结合”的方式建立各级革委会383
制止武斗和稳定社会局势387
二、“斗批改”与“反复旧”运动391
“清理阶级队伍”逐步开展391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和干部下放劳动395
解放干部和对所谓“反复旧”运动的制止399
三、长阳乐园公社的合作医疗制度402
四、宜昌地区各级党组织的恢复404
整党建党、整顿和恢复党组织404
中共宜昌地区第一次代表大会的召开407
第十六章 纠“左”的反复和“文化大革命”的结束411
一、林彪反革命集团的覆灭和批林整风运动的开展412
对农村经济政策的初步协调412
从批林整风到“批林批孔”416
二、1975年的全面整顿421
全面整顿方针在宜昌的贯彻实施421
社会治安秩序的整顿426
三、庆祝粉碎“四人帮”斗争的胜利431
对“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的抵制431
“文化大革命”的结束436
第十七章 宜昌经济建设在抗争中艰难前进440
一、“文化大革命”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严重破坏440
国民经济在“三五”、“四五”计划期间遭受严重损失440
党风和社会风气受到严重破坏445
二、宜昌地区三线建设的重大成就449
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开工兴建449
三线建设和宜昌的经济发展454
三、工业、交通运输业的发展459
工业学大庆运动459
公路建设和水路运输的发展464
四、农业生产和建设取得的新进展469
农田水利建设的较大成绩469
农业机械化的较大进展474
林业、畜牧特产业和社队企业的发展479
“农业学大寨”运动484
第五编 初步拨乱反正走向伟大的历史转折(1976年10月—1978年12月)493
第十八章 揭批“四人帮”和国民经济的恢复493
一、“揭批查”运动的深入开展493
“揭批查”运动的全面展开493
清查和处理“四人帮”在宜昌的帮派体系498
各级领导班子的整顿和加强501
二、各级组织机构的恢复503
撤销宜昌地区革命委员会恢复宜昌地区行政公署503
统一战线和群团组织活动的恢复504
三、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的恢复、发展505
工业、交通的恢复和发展505
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510
科教文化事业的恢复和振兴514
第十九章 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520
一、开展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520
冲破“两个凡是”的思想束缚520
开展真理标准的大讨论522
二、平反冤假错案和政策落实工作的开展525
开始平反冤假错案525
各项政策的进一步落实527
三、走向伟大的历史转折530
后记5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