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德意志公法史 卷3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德意志公法史 卷3](https://www.shukui.net/cover/36/30972718.jpg)
- Michael Stolleis著;王韵茹译 著
- 出版社: 元照出版有限公司
- ISBN:9789862551851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611页
- 文件大小:73MB
- 文件页数:633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德意志公法史 卷3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前言1
第一章 漫长的告别5
1.重大转捩点5
2.与19世纪漫长的告别8
3.战争之前的国家法与行政法24
第二章 战争27
Ⅰ.战争爆发、战争结束与大学27
1.战争爆发27
2.大学教师与大学29
3.战争中之宪法修改33
Ⅱ.战争时期的国家法理论40
Ⅲ.战时行政法45
1.1914年之前的起点45
2.新的法律形式47
3.期刊杂志54
4.小结56
第三章 革命、帝国宪法与凡尔赛条约59
Ⅰ.革命59
1.共和的创伤59
2.革命与其结果61
3.外部连续性64
4.内部连续性66
Ⅱ.威玛与凡尔赛68
1.Hugo PreuB与制宪68
2.通往最后定稿之路72
3.凡尔赛条约与国际法学77
Ⅲ.国家法与新宪法82
1.新的正当性82
2.宪法效力——实证主义与反实证主义立场85
3.宪法著作89
Ⅳ.宪法解释的重点97
1.国家统一体97
2.议会主义与政党国家101
3.基本权与宪法修改界限109
4.帝国总统地位116
5.国事法院119
6.中央集权的联邦国家122
7.「普鲁士政变」与帝国改革之触礁124
第四章 各邦宪法与行政法131
Ⅰ.导论131
Ⅱ.德意志各邦133
1.普鲁士邦133
2.巴伐利亚邦143
3.萨克森邦146
4.图林根邦148
5.符腾堡邦150
6.巴登邦153
7.黑森邦155
8.小邦国156
9.城市邦国159
10.小结161
Ⅲ.奥地利162
1.德国与德意志—奥地利162
2.宪法164
3.行政法165
4.转向等级专制国家168
第五章 方法论争议与国家危机173
Ⅰ.起点与框架条件173
Ⅱ.在学术与政治阵营中的国家法学者180
1.威玛时期的实证主义182
2.奥地利与「维也纳学派」188
3.「反实证主义(Triepel 、 Koellreutter 、 Smend、Kaufmann、Holstein、die 《Jungen Rechten》、Schmitt、Heller)200
Ⅲ.德意志国家法学者协会(1922-1933)222
1.创立222
2.学术会议:1924年耶拿大学、1925年莱比锡大学、1926年明斯特大学、1927年慕尼黑大学、1928年维也纳大学、1929年法兰克福大学、1931年哈勒大学225
3政治紧急状态240
第六章 行政法学与行政学245
Ⅰ.导论245
Ⅱ.德意志国家法学者协会学术会议论文中的行政法249
1.1924年至1928年249
2.1928年至1932年252
Ⅲ.变迁255
1.释义学的推移255
2.行政法的分化261
Ⅳ.教科书288
1.新的教学素材288
2.各邦行政法教科书289
3.Fritz Fleiner—Zaccaria Giacometti291
4.Julius Hatschek292
5.Walter Jellinek293
6.成果296
Ⅴ.行政学299
第七章 权力移转后之国家法学与行政法学305
Ⅰ.导论305
1.研究范围的限制305
2.知识史的阶段308
3.1933年夏季学期311
Ⅱ.大学内的解聘与调职317
1.柏林大学320
2.波昂大学327
3.布列斯劳大学328
4.爱尔朗根大学332
5.法兰克福大学333
6.弗莱堡大学336
7.基森大学339
8.哥廷根大学340
9.格拉兹大学341
10.格赖夫斯瓦尔德大学343
11.哈勒大学345
12.汉堡大学347
13.海德堡大学350
14.因斯布鲁克大学351
15.耶拿大学353
16.基尔大学357
17.科隆大学361
18.柯尼斯堡大学365
19.莱比锡大学366
20.马堡大学369
21.慕尼黑大学370
22.明斯特大学373
23.罗斯托克大学375
24.杜宾根大学376
25.维也纳大学377
26.符兹堡大学383
27.布拉格大学385
28.史特劳斯堡大学386
29.波森大学387
Ⅲ.期刊杂志388
1.德国法律人杂志390
2.公法丛刊与国家学期刊391
3.帝国行政学报与普鲁士行政学报394
4.行政丛刊395
5.德意志行政杂志397
6.公法年鉴399
7.德意志法律学期刊400
8.帝国—人民秩序—生存空间期刊401
9.邦行政法的期刊402
Ⅳ.德意志国家法学者协会的结束405
第八章 学科的摧毁与自我消灭411
Ⅰ.新国家与理论的结束411
1.宪法失效411
2.学科意义之丧失415
3.新论述421
Ⅱ.争论424
1.国家法人或「共同体」?424
2.关于法治国的争论432
3.公法与私法442
Ⅲ.教学与考试447
1.考试条件的变更447
2.纲要与教科书448
第九章 行政法与国际法461
Ⅰ.行政的转变461
1.行政法461
2.1935年大学教育命令与新的教科书467
3.行政法学讨论的基本论题473
4.行政学的「复兴487
Ⅱ.国际法500
1.1933年后之国际法学500
2.杂志与制度517
3.教科书524
4.最后的定位527
第十章 结束529
1.战争时期压制与松绑529
2.消灭欧洲犹太人与其他「敌人」531
3.公法作为「共谋」539
4.战争中的大学542
5.起身抵抗的国家法学者543
6.评价的标准?547
地名中德对照表551
期刊名中德对照表555
索引559
参考文献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