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古史辨伪学者的古史观与史学方法 《古史辨》读书笔记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梁韦弦著 著
- 出版社: 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207101600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300页
- 文件大小:164MB
- 文件页数:312页
- 主题词:史评-中国-古代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古史辨伪学者的古史观与史学方法 《古史辨》读书笔记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古史辨学派的古史观与史学方法的时代性1
第一节 中国近代社会的政治诉求与古史辨学派的治史宗旨1
一、顾颉刚破坏传统文化的“四种偶像”说1
二、关于中国民族是否衰老的问题的思考2
第二节 中国近代学术的发展对古史辨学派之古史观与疑古辨伪方法的影响5
一、康有为对古史辨学者的影响5
二、胡适与顾颉刚的古史观和史学方法15
第三节 清代的考据学与古史辨学派21
一、顾颉刚与《古今伪书考》21
二、顾颉刚与崔述24
三、清代学风及唐宋以来之疑古成果的影响25
第四节 关于古史辨伪学术思想之时代性的反思26
一、关于疑古学者对传统文化的认识27
二、关于疑古学者的考证方法28
三、时代要求与史学研究29
结语30
第二章 康有为的《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31
第一节 康有为的《新学伪经考》31
一、后人有关《新学伪经考》的认识31
二、《新学伪经考》有关古史文献的观点32
第二节 《孔子改制考》34
一、《孔子改制考》的内容34
二、后人关于《孔子改制考》的认识36
第三节 关于《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之学术价值和影响38
一、康有为之理论观点和方法的意义与影响38
二、康有为之考证方法上的一些问题39
结语44
第三章 胡适的“历史演进”说45
第一节 胡适的《古史讨论的读后感》45
第二节 胡适对刘掞藜的批评52
一、关于古史讨论对“人心”的影响问题52
二、对刘掞藜考察古史之态度与方法的批评53
第三节 胡适的“历史演进”说56
一、胡适的“历史演进”说与顾颉刚的“层累地造成古史”说56
二、关于胡适“历史演进”说的认识57
第四节 胡适对古史讨论影响的估价59
一、胡适与顾颉刚对一些问题认识的异同59
二、胡适对古史讨论影响的估价62
结语64
第四章 顾颉刚先生的《诗》《书》研究及其古史观65
第一节 顾颉刚先生关于《诗》与禹的研究65
一、顾颉刚论《诗》与禹65
二、钱玄同对顾先生关于《诗》与禹说的意见68
三、当时学者对顾先生的批评70
第二节 顾颉刚关于《尚书》与尧舜禹的研究77
一、顾颉刚论《书》与尧舜禹77
二、钱玄同关于禹及尧舜及六经史料价值的认识79
第三节 有关古史讨论的持续85
一、顾颉刚、钱玄同对刘、胡质疑的答复85
二、刘掞藜的《讨论古史再质顾先生》87
第四节 对顾颉刚尧舜禹研究的认识91
一、关于顾先生之《诗》与禹研究的认识91
二、关于顾先生之《书》与尧舜禹研究的认识93
结语97
第五章 顾颉刚和钱玄同的《周易》经传研究98
第一节 顾颉刚研究《周易》卦爻辞故事的目的和方法99
一、关于以往《周易》经传作者说法的评述99
二、顾先生确定《周易》卦爻辞制作时代的方法102
第二节 顾颉刚关于《周易》卦爻辞中故事的考证103
一、关于王亥丧牛羊于有易的故事103
二、关于高宗伐鬼方的故事107
三、关于帝乙归妹的故事108
四、关于箕子明夷的故事110
五、关于康侯用锡马蕃庶的故事112
第三节 关于《周易》卦爻辞中所无的故事114
一、关于没有尧舜禅让的故事115
二、关于没有汤武革命的故事116
第四节 顾颉刚论《易系辞传》中观象制器的故事118
一、关于孔子与《周易》经传的关系问题119
二、关于观象制器说中的卦象问题123
三、关于《说卦传》与孟京《卦气图》相合的问题127
四、关于《系辞传》观象制器故事的史学认识138
第五节 钱玄同关于今文《易》篇数的研究142
一、关于今古《易》坤卦卦名的写法问题143
二、关于今文《易》的篇数问题145
结语147
第六章《古史辨》关于禅让说的讨论148
第一节 尧舜禹问题之提出及讨论状况148
一、关于尧舜禹讨论的发生和国内学者的观点148
二、日本人关于尧舜问题的讨论149
三、杨宽的颛顼与尧为一帝分化说150
四、对尧舜禹问题之提出及相关说法的认识150
第二节 顾颉刚论禅让说起于墨家152
一、关于禅让说起于战国152
二、顾颉刚论禅让说起于墨家的理由154
三、关于孔子的政治主张与《论语·尧曰》章之真伪156
四、关于禹受命说及舜禹禅让故事的发生159
五、关于禅让在古史上是否发生过161
六、对于顾先生《禅让说起于墨家考》的认识162
第三节 钱穆的《唐虞禅让说释疑》168
一、唐虞禅让虽为传说古史,但亦不全出捏造168
二、孔孟之言禅让非为托古而伪造169
三、《尚书·尧典》传说不全出后人捏造171
第四节 所谓尧舜禹禅让为争夺说172
一、关于争夺说的来龙去脉172
二、疑古学者对争夺说的否定174
第五节 吕思勉的《禅让说平议》175
一、《禅让说平议》175
二、关于《禅让说平议》的认识177
结语178
第七章 王国维的古史研究方法181
第一节 王国维的《古史新证》181
一、“二重证据法”的提出181
二、关于传世古史文献的认识182
第二节 王国维与疑古学者对古史文献认识之不同184
一、关于《今文尚书》认识的异同184
二、关于《周易》经传等古文献认识的异同186
第三节 王国维与顾颉刚关于禹的考证188
一、顾颉刚论禹188
二、王国维论禹及顾先生的回应190
第四节 由?公盨铭看王国维和顾颉刚的研究方法192
一、?公盨的研究193
二、由?公盨铭反思疑古学者的研究方法194
三、王国维研究方法的启示198
结语199
第八章 杨宽的神话演变分化为古史说200
第一节 童书业对杨宽神话演变分化说的评价200
一、关于神话演变分化说的介绍200
二、神化演变分化说与顾颉刚“累层地造成的”古史观之关系202
第二节 杨宽对当时几种古史研究方法的评论203
一、杨宽关于古史研究之四派研究方法的评介204
二、对考古、释古方法的批评206
第三节 杨宽自述其神话分化演变说208
一、神话演变分化说的形成208
二、神话演变分化说的主要内容209
第四节 杨宽的《古史传说探源论》210
一、古史传说之造成的辗转讹传与“积誉”“积毁”211
二、对于古史成因三家说的评述212
第五节 关于夏代的传说与夏代之有无228
一、杨宽对夏代存在论的批评228
二、对杨宽否认夏代存在论的认识231
第六节 关于古史传说的演变规律与古史传说系统的形成232
一、关于古史传说的演变规律232
二、关于“东西民族神话之融合与古史传说系统之组成”234
结语236
第九章 《古史辨》关于老子其人其书的讨论238
第一节 罗根泽关于晚清以前学者对老子其人其书研究之回顾238
一、宋以前和宋人有关《老子》的研究238
二、清代学者对老子其人其书的研究239
第二节 近人诸家对老子其人其书的研究240
一、梁启超对胡适“仍依旧说”的批评240
二、冯友兰、顾颉刚的老子晚出说242
三、胡适对《老子》晚出说的反驳244
四、马叙伦、钱穆、高亨、唐兰等论老子其人其书245
五、叶青、郭沫若、谭戒甫、罗根泽等论老子其人其书249
六、《史记·老子传》,荒诞不可信。250
七、有关老子其人其书之观点的归纳252
第三节 对《古史辨》关于老子人和书讨论的认识253
一、对《古史辨》各家有关《老子》说法的认识253
二、当代学者对于《古史辨》关于老子其人其书讨论的反思256
结语257
第十章 当今学者关于古史和古史文献的认识258
第一节 关于五帝和夏史传说的认识258
一、关于“五帝”的认识258
二、关于尧舜禹禅让的认识264
第二节 关于夏代的认识269
一、关于大禹治水269
二、关于夏代历史的认识274
第三节 考古学与五帝传说和夏史279
一、考古学与五帝及尧舜禹禅让传说279
二、考古学与夏史传说283
第四节 地下材料与传世古文献289
一、甲骨金文材料与传世古文献289
二、简牍帛书与传世古文献291
结语294
主要参考文献296
后记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