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学校教育质量保障的系统思考与实践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学校教育质量保障的系统思考与实践
  • 赵国弟著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
  • ISBN:9787807408772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299页
  • 文件大小:106MB
  • 文件页数:312页
  • 主题词:中学教育-教育质量-研究-上海市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学校教育质量保障的系统思考与实践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学校教育质量保障的发展基础1

第一节 学校管理与教育质量保障2

(一)学校管理及其要素2

(二)学校管理的基本特征3

(三)学校管理与教育质量保障5

第二节 质量管理与教育质量保障6

(一)质量管理及其要素6

(二)质量管理的基本特征6

(三)质量管理与教育质量保障8

第三节 教育质量与教育质量保障10

(一)教育质量及其要素10

(二)教育质量的基本特征12

(三)教育质量与教育质量保障14

第四节 影响教育质量保障的主要因素15

(一)教育质量目标缺乏坚定性15

(二)组织成员教育质量观的不一致性16

(三)结果评价的短期性16

(四)绩效评价的片面性与非科学性17

(五)学校高层管理的流动性17

第二章 学校教育质量保障的基本思考18

第一节 学校教育质量保障的认识18

(一)学校教育质量是教育改革深入的核心18

(二)教育质量保障的基础是教育科学研究19

(三)教育质量保障思想是提高教育质量的一次管理变革20

第二节 教育质量保障的对象21

(一)学生的发展21

(二)教师的发展25

(三)学校的发展35

第三节 教育质量保障的基本方法40

(一)文化管理40

(二)学校文化价值观引领43

(三)学习共同体的建设46

(四)提供教育质量保障技术52

第四节 教育质量保障的主要途径56

(一)完善管理制度和发展机制56

(二)制定师生个人发展计划57

(三)制定学校教育质量提升计划58

(四)基于评估与改进的教育质量保障的组织建设59

第三章 学校质量文化建设61

第一节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教育质量62

(一)学校质量文化现状调查与分析63

(二)师生共同教育质量观的形成66

(三)学校质量文化宣传69

(四)增强师生的质量意识73

第二节 教师的教育质量追求78

(一)正确认识学校教育质量的内涵78

(二)学校教育质量成效的体现81

(三)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95

(四)教师自主发展计划的制定99

第三节 学生的教育质量追求104

(一)学生对学校教育质量的认同104

(二)学生成长计划的制定、实施与评价诊断113

第四章 教育质量保障制度与机制建设119

第一节 以教学质量为中心的制度120

(一)教学质量阶段分析制度120

(二)课堂教学质量分析制度123

(三)教学质量责任追究制度131

(四)学生评教制度133

第二节 学生发展预警机制135

(一)学生学习状况预警135

(二)学生在校情绪预警139

(三)学生身体素质发展状况预警142

(四)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预警143

第三节 教师队伍预警机制149

(一)教师年龄结构和能力结构的分布及变化149

(二)教师专业发展成效151

(三)教师在校情绪预警153

第四节 学校发展预警机制156

(一)教师对学校行政干部的评议157

(二)学校教职工对党员的评议158

(三)校园服务满意度测评159

(四)学校社会形象调查160

第五节 评价与激励机制165

(一)学年度教师教育教学评价奖励机制166

(二)年度教职工综合考核机制168

(三)教师评价从一元到多元选择的理论分析171

第五章 学校教育质量提升策略174

第一节 学生素质全面提升策略174

(一)校本课程的开发与优化175

(二)学生体能提升计划179

(三)学生综合能力发展计划185

第二节 学科教学有效性提升策略202

(一)学科课程标准的解读203

(二)课程纲要的编制211

(三)学科学习实况的检测与纠正224

(四)师生教与学的行为标准228

第三节 教学过程各环节的优化策略230

(一)教学岗位手册的制定231

(二)课程教学安排与教学目标设计233

(三)“个性互动”课堂探索235

(四)作业的布置、批改和评价237

(五)考试的设计与组织评价239

第六章 教育教学的日常诊断246

第一节 教师反思性日志246

(一)教师反思性日志的设计247

(二)如何让日志信息具有真实性249

(三)反思性日志信息的统计250

第二节 学生作业情况调查与分析259

(一)基于学生的作业实效性调查259

(二)保障教学质量的作业要求260

(三)教师作业布置与批阅行为的调整261

第三节 课堂教学情况调查与分析262

(一)教师课堂教学情况调查表262

(二)课堂教学情况调查与分析263

第四节 教学行为的自我诊断266

(一)教学理念与教学行为的自我检测266

(二)有效教学策略与教学行为的自我检测268

第五节 教学质量保障的指导意见274

(一)教学工作评估指导意见275

(二)教学环节落实指导意见276

(三)教学过程管理指导意见277

(四)教学质量分析指导意见278

第七章 学校教育质量保障系统的运行280

第一节 学校教育质量保障的基本阶段281

(一)学校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研究思路281

(二)学校教育质量保障阶段的简要说明281

第二节 学校教育质量保障运行周期表284

(一)学校教育质量保障运行周期表284

(二)学校教育质量保障运行周期表说明287

第三节 学校教育质量保障的信息化平台288

(一)信息化平台设计的基本思想289

(二)信息化平台的基本结构290

(三)信息化平台建设的实施与管理291

参考文献295

后记298

热门推荐